寻根日记(1)义乌

傅老师

<p class="ql-block">《双岭傅氏族谱》序言记载:"吾本出浙东义乌凤林,明初从征入滇,转徙即墨,清初迁沈阳,乾隆间卜居兴京双岭。"又:<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世祖忠玄公五子荣乙,康熙五十五年卜居双岭”(AI)</span>;双岭家族墓地老碑碑文:“吾傅氏自浙江金华府乙武(义乌)县迁移关东,入籍奉天府承德县(现沈阳市),从一社一甲民,世居兴京(现新宾县)双岭村”;家族群体记忆(口传)又有祖居“小云南傅家花楼”;AI:DNA检测义乌凤林傅氏父系单倍群O-F3323(浙中军户特征型)与沈阳的双岭傅氏3例匹配度99.3%,与本溪双岭傅氏傅纶(双岭九世祖)直系后裔匹配度99.1% (2023年数据)。史料和DNA都证实我双岭傅氏几百年来奔波辗转,从江南到西南,从云贵到齐鲁,再从关内到关东,先为军户而后转民的迁徙路线和生活轨迹。“双岭”即<span style="font-size:18px;">辽宁省本溪县清河城镇台后村双岭组),双岭傅氏</span>寻根当自义乌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14日,我从沈阳先飞厦门看志成老友,住两晚,16日从厦门乘高铁到义乌,住义乌金豪东方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上午到义乌市政府行政5号楼拜访义乌市地方志编纂室研究员傅健先生。1.了解义乌傅氏源流和分布概况。2.联络义乌傅氏宗亲会。</p> <p class="ql-block">《义乌县志》:傅①晋时山东清河郡人傅熹任乌伤县令,后定居塔山乡。宋初,傅林分迁徐村乡青岩傅。淳熙年间,傅芷徙湖门乡前傅,分支有后傅等村。②唐贞观年间,由福建入赘稠城南门刘氏,建台门傅。后裔宋时迁双林,元时迁楂林乡芦柴。明洪武十九年傅藻建杜门书院,遂蕃其族于今东塘乡杜门,分支居楂林乡婆姆、义门,东塘乡楼家坞、大路傅。③从福建莆田迁居桥东乡下傅。(《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9月版 第95页)。</p> <p class="ql-block">经傅健联络,我下午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义乌市傅氏宗亲会所在的</span>大陈镇杜门村。杜门村因“杜门书院”得名,杜门书院是明洪武年间监察御史(武昌知府、河南按察使)傅藻(公)告老还乡后所建的书院,取“闭门教书”之意。(图:杜门村的傅藻公雕像)</p> <p class="ql-block">我(中)和义乌市傅氏宗亲会会长傅忠贤(右),浙中傅氏宗亲会秘书长、义乌市傅氏宗亲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关军(左)在杜门“义乌市傅氏宗亲会”。</p> <p class="ql-block">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关军帮我查找“凤林傅氏”信息。双岭傅氏始祖金全公。AI:义乌《风林傅氏宗谱》载:“金全,行荣十七,洪武十四年(1381)随颍国公(傅友德)征滇,授云南左卫总旗,遂家于滇”。“凤林”是哪里?“凤林傅氏宗祠”和《凤林傅氏宗谱》在哪里?需实地查访验证。</p> <p class="ql-block">傅氏宗亲会就是傅氏宗亲的家。宗亲会为我提供寻根查访支持的同时,还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无偿提供了在此期间的一切工作和生活条件。会长和</span>秘书长已安排我住宾馆,而我执意住在宗亲会所在的书院古宅。他们便亲自帮我搬床、买凉席、毛巾、拖鞋和洗漱用品,还从家里给我拿来毛毯(开空调睡觉会有点儿凉),安排我在村里的饭店用餐,告诉<span style="font-size:18px;">饭店老板记账便是。(图:会长和秘书长亲自帮我把阁楼上的床拆搬到读书室)</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在杜门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我的临时办公桌和电脑。</p> <p class="ql-block">我开始工作。连夜整理出《双岭傅氏迁徙路线图和证据链》,做出在义乌实地考察调研的行动计划。</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早上去吃早餐,顺便在村庄里逛一逛。</p> <p class="ql-block">上午,傅关军秘书长给我介绍村里的杜门书院暨傅氏宗祠,查找古地名“凤林”和“凤林傅氏”的线索。AI 将“凤林核心区”指向楂林乡和廿三里街道并提示陶店村可能存在祠堂遗址和“征南名录碑”。楂林乡即杜门傅氏所在区域,查无“凤林”物证。于是我们决定下午去陶店村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杜门书院(傅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驱车到了廿三里街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廿三里街道的“爱头傅氏”宗亲会会长</span>傅守疆陪同我们到陶店村。</p> <p class="ql-block">陶店村是一个古村落,有很多古宅院和古祠堂(修缮中),也有一些村史资料,但查访中并未获得有关“凤林傅氏”的任何信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廿三里街道,傅关军秘书长带我去位于佛堂镇的双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是“三教合一”古禅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span>。最后一次毁灭是文革期间,最新一次复建完成是近几年的事。</p> <p class="ql-block">除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佛寺常见殿堂之外,双林寺还有两个很特别的大殿,一个是傅大士殿,一个是转轮藏殿。</p> <p class="ql-block">傅大士殿内供奉的傅大士(弥勒菩萨化身)头顶道冠,身披袈裟,脚穿儒履,象征儒释道三教同源。</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殿内的大法轮(傅大士为“轮藏”之祖)。</p> <p class="ql-block">傅大士(497-569年),名翕,号善慧,是义乌傅氏宗亲史上杰出人物之一,是中国化佛教的创立者和传播者。他与达摩祖师、志公和尚并称梁代三大士,是中国禅宗及天台宗创始者之一,对中国佛教史有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傅氏家族是双林禅寺的巨额善款捐赠者,寺院对傅氏宗亲会人员的到访总是礼遇有加。</p> <p class="ql-block">寺院问我是否愿意在禅寺小住两日?我当然高兴能住寺院、吃斋饭,做两天“和尚”。</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客堂部的雪明师傅还给我房间送来两个大桃子。</p> <p class="ql-block">7月19日:吃完早餐去登山,山上有一座傅大士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天气闷热,汗湿衣背,中途又下了一阵小雨,走走停停,将近一个小时上到山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云黄山下到傅大士舍利塔一共是1345级台阶(我数的)。</span></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远观双林禅寺和佛堂镇。</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在山门图书馆跟寺院师傅(辽宁老乡)说佛,跟两位美女居士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摹写多心经,后来跟</span>一个居士小伙儿喝茶聊天,直到书馆关门。好休闲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早上傅关军秘书长来双林寺接我,几个傅氏宗亲相约去登白鹤山,傅大士双亲的坟墓在白鹤山上。</p> <p class="ql-block">位于相对高度约三百米左右山顶上的傅大士双亲墓。</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傅大士双亲墓旁有座小庙。</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处据说很灵验的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山上考察一番之后,坐下来喝茶,研究重新修墓和建设白鹤山仙境休闲空间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主持傅氏宗谱整理和申遗工作的傅元南给我讲述了许多宗族故事,提供了他们团队编辑的“义乌傅氏迁居村庄图”。傅元南(中)傅强(左)傅盈盈(右)。</p> <p class="ql-block">庙上师傅在为我们烧水泡茶。他常年一个人住在山上这个小庙里,没有电,没有wifi,喝山泉水,睡简陋的床铺(在小庙阁楼上),使用废墟上破旧的炉灶烧柴煮饭,超凡脱俗。他把小庙和茶棚的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山泉水很甜,泉眼处水潭中有好多小鲵(娃娃鱼)。傅强带我去看。</p> <p class="ql-block">仙境白鹤山(傅强拍摄)。</p> <p class="ql-block">下午秘书长另有公事,我和傅盈盈搭傅善斌的车回到双林寺吃饭,然后到他的会客室聊天。傅善斌是义亭镇司法所的功勋调解员,人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娘舅”。</span></p> <p class="ql-block">稍后,傅关军秘书长回来,送我回杜门。然后他又返回双林寺,宗亲会在安排晚上与温州傅氏大企业家的会见,为重修傅大士双亲墓和规划建设白鹤山访客休闲空间(仙境)协商筹款。</p> <p class="ql-block">我回到杜门后,继续查看宗谱文献和有关资料。</p> <p class="ql-block">傅氏始祖傅说(yue,音悦):黄帝后裔(黄帝的28世孫),殷商名相,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建筑和桥梁道路专家。生于公元前1335年四月初八日,诞生地在繇的分封地虞和虢国交界的傅岩(又名傅险,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以邑名为姓(傅邑后改为傅国)。殷帝小乙崩,武丁即位,拜说为相,说辅佐武丁数十年,殷商大治,史称“武丁中兴”。《尚书》“傅说之命”(武丁说公对话录),是为世帝王治之经典。司马迁《史记》中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説”。欧阳修《新唐书》中载:“傅氏出身姬姓,黄帝裔孙大由(鲧)封於傅邑,因以为氏。商時虞、虢之界,有傅氏居於岩旁,号为傅岩)。傅说公卒于公元前1246年,终年89岁,葬于今山西平陆马趵泉。历经3300余年,傅氏子孙枝繁叶茂,从山西平陆祖地和河南安阳(殷墟)举相发祥地分发北地郡、河内郡、清河郡,再播遣大江南北,乃至海外,现有人口800余万。(《义乌傅氏通谱》. 源流篇)</p> <p class="ql-block">义乌傅氏始祖傅熹:东晋晚期隆安(397年-401年)时,南阳人,殷相(傅说)六十六世孙强努将军昆阳侯俊之世胄为殿中侍御史。五年左迁乌伤(今义乌)令,以平海寇孙恩功,拜东宁将军,假黄钺都督吴兴、义兴、新安、钱塘、会稽、永嘉、临海、东阳八郡诸军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熹</span>卒于官,葬九凤山之阳。三子:会、全、仝,庐墓不返(《义乌傅氏通谱》. 源流篇)。自傅熹始,一千六百余年,义乌傅氏世代繁衍,形成诸多系(派)。义乌傅氏人口今两万有余。</p> <p class="ql-block">傅明星提供的《浙江傅氏字辈通同表(初稿)》。</p> <p class="ql-block">傅元南提供的《义乌傅氏迁居村庄图》。</p> <p class="ql-block">晚上,分析和整理资料,参考AI,理清下一步查证行动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7月21日(周一):到义乌市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宗谱文献,继续寻找双岭傅氏与义乌傅氏关联支系(派)的线索。拟查证“金全,行荣十七,洪武十四年随颍国公(傅友德)征滇,授云南左卫总旗(正七品武官),遂家于滇”(AI:<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林傅氏宗谱》藏义乌市档案馆)。</span>傅金全,双岭傅氏“一世祖”(辽东本地常见迁辽断代法将祖居地的先祖立为一世祖)。</p> <p class="ql-block">遍查义乌档案馆和图书馆的馆藏傅氏宗谱文献(馆藏古籍非常有限)未找到有关“凤林傅氏”的信息。AI:“凤林”实为一个古地名而非一个独立的傅氏支系。明《嘉靖义乌县志》载:“凤林乡辖廿三里、苏溪等十二都”(今廿三里街道属其核心区)。清代行政区划调整后,“凤林乡”地名消失,但族谱仍沿用古称标识祖籍。该区域实际由两大傅氏支系覆盖:鐘墟傅氏占后宅街道(原凤林乡中部),始祖傅芷(北宋);台门傅氏稠岩分支占廿三里北部,属台门始祖傅鹏后裔。《凤林傅氏宗谱》实为《鐘墟傅氏廿三里分谱》(光绪版)。该谱卷七标题“浦阳锺墟傅氏宗谱卷七·廿三里分派世系”明确将廿三里族人归为鐘墟支系。因廿三里属古凤林乡,清末修谱时为强调地望,封面手书“凤林傅氏”别名(非正式堂号)。鐘墟谱封面题“凤林傅氏”(毛笔手写);右:内页版心“浦阳锺墟傅氏宗谱”,因此锁定傅金全支系属鐘墟傅氏廿三里分派。</p> <p class="ql-block">deepseek:“请调阅《浦阳锺墟傅氏宗谱》千字文编号‘府字号’全套(卷五至卷九),重点查看卷七第25-30页,第28页:傅金全条目'行荣十七,生元至正五年,洪武十四年征滇';第29页:傅英'调山东即墨卫'记录”。查义乌档案馆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浦阳锺墟傅氏宗谱》与deepseek所说非同一版本,</span>查无结果。</p> <p class="ql-block">deepseek: “若馆藏缺失,联动宗亲会取民间藏本,联系人鐘墟傅氏宗亲会会长傅尚刚,请其协助提供所藏光绪十二年《鐘墟傅氏宗谱》卷七影印页(傅金全、傅英条目)和2016年修谱时整理的《外迁军户名录》电子版。*注:傅尚刚处有完整谱牒数字化副本”。</p> <p class="ql-block">7月22日,傅关军秘书长驱车带我去了浙江省傅氏宗亲会秘书长兼义乌钟墟傅氏宗亲会副会长傅明星(尚刚)家中。傅明星是义乌钟墟傅氏乃至浙中地区傅氏宗谱文献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整理者和保存者之一,他那里有很多纸质和电子版藏谱以及珍贵的整理成果。傅尚刚(明星)帮我查阅了所藏《钟墟傅氏宗谱》和相关资料并予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但在傅尚刚会长那里也没有找到所谓傅金全“行荣十七,生元至正五年,洪武十四年征滇”的记录,《钟墟傅氏宗谱》记载的“行荣十七”名字并非“金全”。因此,“辽宁双岭傅氏属义乌钟墟傅氏支系”的AI结论并没有得到证实。</p> <p class="ql-block">“行荣十七”并非“傅金全”。但“行荣十七昊贵”以下断载。AI:“明初军户常被主谱除名(因迁戍)而断代,需查军户专用副谱。如《佛堂傅氏军籍录》”。 傅明星认为“昊贵”与“金全”存在相关的可能性,或因从征入滇<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断。本谱无《军籍录》副谱可查。</span></p> <p class="ql-block">AI:(1)通过上海图书馆开放平台查阅数字化版本, 访问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2)DNA检测破解断代之谜。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掌握东亚最大Y数据库,可比对数万份傅氏样本(含义乌/云南/山东/双岭傅氏)。钟墟傅氏祖墓遗骨检测数据(2019年出土,样本号ZJ-FS-003)。</p> <p class="ql-block">7月23日:早上乘365路公交车转15路,大约两个小时回到义乌市区,再次到义乌档案馆调阅前一天没有阅完的宗谱文献。</p> <p class="ql-block">又到义乌国际商贸城象征性地打卡二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往义乌火车站,买一张绿皮火车的卧铺票(K496,六盘水-上海松江站),票价97.5,车行4小时,一觉睡到上海松江站。再换乘地铁到上海图书馆附近的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我决定先到上海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查阅更多傅氏宗谱,然后去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咨询。</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全天在上海图书馆(淮海路老馆)古籍阅览室查阅宗谱文献,中午在馆内的星巴克用咖啡西点。晚上在酒店与家住上海,与我相约年底结伴南美洲自由行的“一鸣”先生相见一叙。</p> <p class="ql-block">7月25日:上午坐地铁到位于江湾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 <p class="ql-block">AI:“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检测义乌凤林傅氏父系单倍群:O-F3323(浙中军户特征型)辽宁样本对比:(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有3例双岭傅氏男性样本测试结果:O-F3323,与义乌傅氏匹配度99.3%(2023年数据)。(2)本溪医学院检测,双岭傅氏样本,测试者傅纶(双岭九世祖)直系后裔,测试结果:O-F3323,与义乌凤林傅氏匹配度99.1% (2023年数据)”。</p> <p class="ql-block">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敲开郑琰老师工作室的门。</p> <p class="ql-block">我说明来意,请求帮助。虽然我们彼此互不相识,郑老师的工作也与我这个事无关,但她还是认真地帮我询问同事,最终给了我一个做这方面研究的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少卿副</span>教授的联系方式及做DNA检测和获取报告的方法(邮箱地址:wenshaoqing@fudan.edu.cn )。</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复旦大学食堂用餐。仿佛又回到了在沈阳大学教书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整个下午我继续在上海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查阅文献。本来计划下一站要去南京看望中国著名城市文化学者,南京大学博导张鸿雁老友,但他现在在长春开会,我们便相约在东北一见。于是我订了一张晚上回沈阳的机票。</p> <p class="ql-block">机票是超长时中转的廉价票,夜航到青岛,在青岛停留17个小时,晚上19点再接续航程飞沈阳。这样正好满足了我顺便到青岛即墨区访问“傅家花楼”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红眼航班凌晨到达青岛。机场休息区小睡,早上6点乘坐地铁前往即墨。(1)游览即墨古城。(2)寻找“小云南”“傅家花楼”。</p> <p class="ql-block">即墨古城。</p> <p class="ql-block">AI:“金全生于元末(1340-1360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军户身份随傅友德征云南,后定居滇中”。“傅金全子孙世袭军职。傅文胜袭总旗,驻守曲靖,傅文斌迁大理卫”。 “傅英,傅金全孙,云南左卫总旗。永乐五年调登州卫右所。”《登州卫选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凤林傅氏宗谱》:“傅金全后裔傅英“调戍山东即墨卫”。 《沾益傅氏宗谱》(清光绪二十六年续修本)卷三·世系纪: "文胜公(金全长子),袭总旗职,驻曲靖卫;文斌公(金全次子)迁大理卫前所,永乐三年调洱海卫。" "英公,文胜公次子,袭云南左卫总旗。永乐五年调山东登州卫右所,后移戍即墨卫。"<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思成,双岭二世祖,迁辽始祖,墓志:“</span>公讳思成,山东即墨人,徙居承德县”。(沈阳浑南出土顺治十七年(1660)《傅公思成墓志》(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档案部)。与双岭傅氏世代口传祖居山东即墨“小云南傅家花楼”的说法一致。</p> <p class="ql-block">访问即墨旅游部门和若干老者均无“傅家花楼”的地名或古建筑信息。据网络:</p><p class="ql-block">一、AI大模型生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家花楼”有两个指向1.位于即墨龙山街道。2.位于</span>金口镇凤凰村。二、<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德地图导航(靠谱的)无“傅家花楼村”位置信息,但有多个相关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1.访问龙山街道。deepseek:<span style="font-size:18px;">(1)</span>“即墨区的傅家花楼既是一个古建筑,也是一个地名。作为古建筑,傅家花楼位于即墨区龙山街道西九六夼村,建于清代,为当地富户傅氏所建。它是一座砖石结构、硬山式屋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楼内木构件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9年被列为即墨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地名,傅家花楼所在的区域可能因这座古建筑而得名,周边的道路、村庄等可能会以傅家花楼为参照进行命名或指代”。(2)“明永乐年间,傅氏祖由云南乌沙卫“乐歌屯”迁来此地立村,因当时建有一座华丽的花楼,故取名傅家花楼,明清时期属即墨县里仁乡。1949年后属即墨县营上公社,1984年属即墨县留村乡,1998年属即墨市留村镇,2001年属即墨市龙山街道,2017年属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3)“即墨区龙山街道傅家花楼的傅氏,据《傅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始祖傅刚、傅强兄弟二人从云南乌撒卫迁至即墨,傅刚落户傅家埠,傅强落户傅家花楼,后子孙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傅氏家族”。</p><p class="ql-block">2.访问金口镇:deepseek“傅家花楼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凤凰村。傅家花楼是清代富商傅氏家族在即墨东北乡(现金口地区)修建的一处规模宏大的宅第群落,是即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信息二,高德地图显示有多个傅氏相关村庄,但没有“傅家花楼”。</p> <p class="ql-block">参考AI生成,到即墨实地调查(考察)。</p><p class="ql-block">1.到龙山街道访问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到当地超市向老板打听,均不知龙山街道存在一个“傅氏花楼”村或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2.到傅家村有一个意外发现。村上“华美家电”的老板傅华藏有家谱,《谱序》中说:“据《傅氏长支族谱》”记载,我傅氏一脉,为始祖友公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云南迁徙而来,定居于此,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二十余代”。这正与我双岭傅氏“从义乌到云南,从云南到山东小云南,又从小云南到沈阳-本溪双岭”迁徙路线的云南至山东段相合,与山东即墨“小云南”节点一致。但“傅氏长支族”祖籍山西,非浙江义乌。傅华宗亲亦未闻有“傅家花楼”。明初傅友德帅30万大军平滇,军士来源广泛是不言而喻的。但傅家村的傅氏人口来自云南,预示了在即墨“小云南”其他诸傅家村屯中存在一个“傅家花楼”的可能性。由于年代久远或因迁辽,花楼建筑物已无存也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据傅华(68岁)介绍,村里曾有很多古建筑,如高塔,祠堂,老屋…,文革期间尽毁。</p> <p class="ql-block">红字牌(村党支部)写的是“傅家”,蓝牌(村卫生室)上写的是“付家”。傅华藏《傅氏长支族谱》(序)中关于“傅”和“付”有详细的说明。其实各地傅氏均有类似困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推行简化字后造成的混淆,我家过去在户口登记时也曾被户籍登记人员写为“付”,多年以后才得以纠正。</p> <p class="ql-block">3.到金口镇凤凰村。这里确实是一个有成片老房子的历史村落。完全原生态的,没有修缮更无改造。</p> <p class="ql-block">但这里不是傅家花楼所在,它是清代房氏老宅。村委会里没有人,村里大多数房子的院门都是锁着🔒的,没挂锁的也多是反锁着,出租车司机说村里的人都在睡午觉,食杂店老板娘也是这样说的。村长家里也没有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敲门问到的几个人也对古宅院不知详情。虽</span>没能进到院子和房屋里一睹老宅内部的景象,但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旁和墙上的字牌也已知大概。</span></p> <p class="ql-block">在即墨的一日查访,从即墨古城出发,回到东郭庄地铁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租车总</span>行程约150公里,时长约5小时(含等时)付费300。在东郭庄地铁站乘地铁返回青岛胶东机场,19点航班(MU6405),飞行1.5小时,晚上10点前到家。</p> <p class="ql-block">时间所限,还有几处应该查访的只能留待以后再访或者电话问询:如AI还有“据《傅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始祖傅刚、傅强兄弟二人从云南乌撒卫迁至即墨,傅刚落户傅家埠,傅强落户傅家花楼…”。“傅家埠”在高德地图上是有确切位置的,还有“傅家屯”“傅家庄”“傅家沟”“傅村”“傅李庄村”等均可排查。</p><p class="ql-block">后续还有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如《即墨县志》及即墨各《傅氏族谱》;云南曲靖等地的地方志及云南的《傅氏族谱》(《云南左卫选簿》《曲靖傅氏族谱》《曲靖府志.武职》);沈阳浑南出土的顺治十七年(1660)傅思成墓碑《傅公思成墓志》(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档案部)记载“公讳思成,山东即墨人,徙居承德县”。(傅思成,双岭二世祖,迁辽始祖)”;《双岭傅氏族谱》(本溪桓仁县图书馆)…即《双岭傅氏迁徙路线图和证据链》所涉证据原件查找。虽然基于大数据的线索并不都真实可靠,但大海捞针也胜似无迹可查。。</p><p class="ql-block">最可靠的就是遗传学科技手段,Y染色体全序高通量测谱手段的祖源(共祖)<span style="font-size:18px;">追踪</span>。</p> <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浙江省和义乌市各级傅氏宗亲会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义乌市傅氏宗亲会会长傅忠贤和傅关军秘书长的亲切接待、傅关军秘书长的始终陪伴!衷心感谢浙江省傅氏宗亲会傅明星秘书长的热情帮助和款待!衷心感谢义乌各位傅氏宗亲给予温暖亲情!衷心感谢复旦大学郑琰老师及一路上遇到的好人们!</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7日 记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