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灵渠、古严关,我们自驾广西的行程就结束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发时,总觉得四十天足够把广西的褶皱都熨平,但行色匆匆的我们,四十几天只是浮光掠影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即便如此,内心已积聚了足够的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即将离开八桂大地之时,我们</span>忽然明白:所谓旅程的终点从不是某座地标,而是当你回望时,那些散落在时光里并珍藏于内心的碎片,并已悄悄拼出了对这片土地最温柔的注解。</p><p class="ql-block">离别之际,还有几个难忘的片段值得书写:关于相公山,关于柳州,关于湘江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相公山的惦念</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我们这次自驾游广西,还有什么惦记的,就是相公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公山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我们游览完阳朔,曾两探相公山。头一天晚上,是探路,火燕说先探好路,第二天早上起来拍日出——那时候他对摄影还比较狂热。第二天早上4点多起床奔相公山拍日出,记得从阳朔奔相公山的路很崎岖,路上没有灯火,在黑暗中摸索很有点胆战心惊。</p><p class="ql-block">去相公山观景的人不多,当时只遇到几个老外,感慨于外国人竟然比中国人更善于探索。在最高的观景台上,我们遇到一当地人,其最大特征是“眇一目”,当时他带着两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他说这个景点最初是他父亲发现与经营的,这上山的台阶最开始都是他父亲铺的,不过景点马上要交给漓江大景区了。他说他也是搞摄影的,在山下开民宿,经常带着客人上山拍照。</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们在相公山上如愿拍到了漓江日出!那天的漓江是一个云雾缭绕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那层层云雾先是从江面上慢慢升腾,继而环绕在半山腰,像一条柔软的丝带,它缠绵悱恻,它如梦如幻。而此时,东方的云层慢慢地镶上了一层漂亮的金边,慢慢地红润起来---而江面的云雾则被染成了红色,光亮温润起来---碧波荡漾的漓江变得金光鳞鳞,泛起了万道金光……继尔,红云慢慢变成了淡黄-黛青-亮白,阳光已经跳起来升上了半空。</p> <p class="ql-block">初升的朝阳把江面染成流动的金,几叶扁舟划过,搅碎一河碎金,船影、水纹……仿佛是自然写就的静谧诗行!</p> <p class="ql-block">再访相公山——</p><p class="ql-block">再访相公山,是在阳朔遇龙村看遇龙河上壮观的蓝龙巡游之后的第二天。</p><p class="ql-block">相公山位于阳朔县兴坪镇境内的漓江西岸,在黄布倒影和九马画山两景点之间,距阳朔约28公里。我们这一次的出发路线与第一次探访相公山基本一样,但这一次的感觉是县道036并不那么崎岖!</p> <p class="ql-block">到了相公山景区,跟十几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游客不少,售票中心的停车场已经没有车位。我们到景区已经下午4点多,想要拍摄漓江日出得第二天早上,我们得找个地方住下。售票处旁边就有一规模不小的民宿,“会不会是十几年前我们在相公山上遇见的那个人开的呢?”火燕走进去探寻,发现老板并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人。</p> <p class="ql-block">离开景区到旁边转转,又发现一家比较有规模的民宿,看着就喜欢,就是它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去一看,干干净净的,真不错!火燕又忍不住打听十多年前偶遇的那个人,当提到“眇一目”特征时,店老板说:就是我呀!你说的特征太有独特性了!于是摘下眼镜给我们看。原来他叫赵文君,现在开了这个很大的民宿,也仍然搞摄影,仍然会带着客人上山拍日出,身体不错,生意不错!我们入住的那天晚上就有一批上海来的客人,准备明天早上去拍日出。至于他父亲已经年龄大,安心养老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很为这想象中的“意外”相逢而高兴!</p> <p class="ql-block">—寻白马画山</p><p class="ql-block">办完入住之后,天气还早,“你们可以开车往江边走走,10公里左右就是白马画山”,店老板说!</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风景如画,漓江的山水,是天地绘的就的水墨画,层峦叠翠的峰,如巨人静卧,守着这方山水——漓江的风景真的是看不够的美景!</p><p class="ql-block">您瞧,这就是八马画山了!您看到山上八匹马的位置了吗?</p> <p class="ql-block">看不出来,没有关系,怡然在网络上找到一张照片,八匹马赫然画中!漓江山水作幕,骏马似从画中来。或昂首嘶鸣,或奋蹄奔腾,或静默沉思……俊美山水间,野马脱缰般的生命力,撞破现实边界,在这方天地肆意驰骋!</p> <p class="ql-block">我们突然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从兴坪码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游船游漓江,便是到八马画山掉头回转的——抬眼望间,发现有游船停泊,原来这八马画山可以下船,我们看到有很多游客下船,从这里奔相公山也是很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游船驶离,把游客轻轻搁置在这里,他们是要到相公山看漓江的,他们当中有没有如火燕怡然般,特为相公山而来?</p> <p class="ql-block">——相公山日出</p><p class="ql-block">这是相公山山庄影人之家赵文君先生拍摄的相公山景色,这是在漓江山水间绘就的磅礴长卷。群山如黛,江似玉带,薄雾轻笼,每一缕光、每一抹色,都在诉说漓江这个诗意朦胧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赵文君老师的相公山日出令人心驰神往,但是我们肯定拍不出那么好的照片,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坚守,地利天时人和是也。就说今天吧,一天都是阴沉沉的,这么厚的云层,明天早晨会有日出吗?</p> <p class="ql-block">正在患得患失间,我们拉开房间的窗帘忽然看到,太阳从云层里顽强地钻出来了!本是夕阳西下,但却给人以旭日初生的纯净与美好,还有对明天早上看日出的美好期待!</p>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我们就买好了门票,今天早上5点多起床准备去拍日出,昨天入住的那一批上海人,已经跟着赵文君老板先于我们出门了。</p><p class="ql-block">景区为了满足拍日出的需要,开门早着呢!相公山顶峰有100多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修有四级观景平台。</span>上山的路铺设了防滑垫,还安装了路灯,沿途有绿树成荫、鸟鸣婉转,山顶设有洗手间,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大家爬上山,仍然是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景区有4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人都是满满的。这是第四个观景台,已经找不到插足的地方了,于是便怀念起十几年前那个寂静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关于相公山的名称由来:漓江水流经相公山处蜿蜒回转,从空中俯瞰形如弯弯的镰刀,状似古代宰相的官帽,“相公”是古时对宰相的尊称,因此得名;也有说法称,相公山之名与唐代贤相张九龄有关,当地百姓为纪念他的贤德,将此山命名为相公山。这里的漓江大拐弯有“漓江第一湾”之称,如果说桂林景区排名,漓江第一,遇龙河第二,相公山第三一点也不过分!</p><p class="ql-block">您看,观景台上已经准备好了“长枪短炮”,等待什么呢?等待旭日初升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但是,今天太阳会从云层里钻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地平线上的橘黄色的云霞淡了很多,“今天早上是等不到日出了”,周围的人有些失望,但更多的人还在默默地等待,“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朝云消散之时,太阳会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正在大家踌躇间,太阳从云的罅隙中顽强地跻身出来,只是太阳离开地平线已经有两竿子高,很有点精疲力竭、无精打采的样子,“像渴睡人的眼”,不知怎地,突然不着边际地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p> <p class="ql-block">在阳朔的山水间,朝霞轻柔地洒下,给连绵群山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漓江如灵动丝带,蜿蜒穿过绿野,串起错落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薄雾冥冥、阳光初绽的景色中,怡然忽然找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早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火燕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比怡然拍摄的效果要好一点哦!</p> <p class="ql-block">火燕的航拍,视频短了些,飞机的出现与画面的渲染则借助了AI。</p> <p class="ql-block">怡然火燕的第二次相公山之行,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但却没了初遇时的感动。或许是期待太重,或许是风景也像旧友,重逢时少了初见的惊叹,可那些山、那片水,依旧在暮色里,藏着独属于这一程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关于柳州的片段</p><p class="ql-block">柳州,是广西第二大城市,难道不值得独立成篇吗?当然值得!只是关于柳州的行程有点太敷衍、太浮躁,柳侯祠竟然都没有去,没有深入地了解这个城市,写起来很有点不知所云,但如果一点印记也没有留下,又觉得这次八桂之约太不完整,就这么纠结着,终于形成了八桂之约最后一篇的一个片段——抱愧柳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河池之后我们要一路南下奔南宁,距离归程的时间不多,行程愈是走马观花了!“柳州得去看看,反正也是顺路嘛!”朋友朱哥对我们说。朱哥在鹿寨工作了几年,对于柳州既熟悉又有感情!</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有了匆匆柳州行。在柳州,我们穿梭于柳州的街巷,参观了柳州的文庙、观赏了柳州绚丽的夜景、寻访了柳州的古城墙,吃了柳州的酸辣粉……</p> <p class="ql-block">柳州的文庙——</p><p class="ql-block">匆匆柳州行,最先认识了柳州文庙,因为我们当天晚上就住在文庙的旁边,一晚一早,认识了它的朝晖夕阴。</p> <p class="ql-block">柳州的文庙亦称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文庙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含义,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文庙修建于公元二〇一〇年。重建的柳州文庙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占地面积98.3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棂星门、泮池、泮桥、从心门、杏坛、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等主体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柳州的文庙是南方最大的孔庙!”我们在看文庙的时候,一位当地人很自豪地对我们说。“您去过云南建水孔庙吗?建水文庙是中国第三大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怡然没有,是不忍心惯着他的说法,怕他将来会被人认为坐井观天。</p> <p class="ql-block">柳州文庙,这座穿越千年的文化守望者,见证了柳州乃至中国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但是柳州文庙虽有柳宗元的渊源,现存的文庙规模也很宏大,但是簇新簇新的,少了一种沧桑感,与云南建水的文庙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柳河上的灯光秀——</p><p class="ql-block">在柳州,我们欣赏到一场璀璨的灯光秀!在柳州晚上畅游于柳江,最近距离的欣赏灯光秀,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柳州音乐喷泉位于柳州市区柳江大桥与文惠桥之间北岸柳江江面,柳江大型水上音乐喷泉全长315米,宽40米,设有832套喷头。喷泉开喷时喷头浮在江面,喷出的水景高达100米。</p> <p class="ql-block">柳州江中音乐喷泉超过排名世界第一的阿拉伯迪拜音乐喷泉和世界第二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喷泉,是世界上江面最大升降浮式喷泉。</p> <p class="ql-block">盘龙山夜景——</p><p class="ql-block">柳州有个蟠龙山,现在建有盘龙山公园,公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蟠龙山上建有文光塔与蟠龙塔,两塔均为六角七层建筑,夜间灯光璀璨,与柳江夜景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窑埠古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窑埠古镇是</span>柳州十大重点工程,百里柳江景区点睛之作,位于东堤南路,蟠龙山下,享CBD核心地段,为“百里柳江”璀璨明珠,坐拥一线江景。拥有40万平米风情古镇,打造柳州城市会客厅。记着,这是城市会客厅,不是古镇!晚上这里是灯光璀璨,是观赏柳江音乐喷泉的好地方,但白天的冷冷清清的,观赏性就大打折扣了。</p> <p class="ql-block">柳州锁钥之东城门——</p><p class="ql-block">广西柳州东门楼,又称东门城楼,是柳州乃至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东门楼由城台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城门以大块料石作基,以青砖砌墙,左右与约120米长的明代砖砌城墙相连。</p> <p class="ql-block">柳州东门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元年(1875年)依照明代古城楼的建筑风格重建楼阁;民国十七年(1928年)城下戏台拆掉改建电话局机房大楼,民国36年,中共广西地下党将其作为编辑和印刷《广西日报》柳州版的地点;1998年按“修旧如旧”原则拆除重建,基本恢复明代柳州“粤西著名文物之盛郡”的府城气象。</p> <p class="ql-block">东门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飞檐翘角,精致厚重,外脊设龙吻,凌空向上中透出些许温婉。楼内圆柱无斗拱,直接承支屋顶,为穿斗式木构体系,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构架,大梁为“九架梁”,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的典型特点。梁架上均有花鸟虫兽作装饰,四周设置方格连锁花窗,古色古香。一层“武帝阁”供奉关羽塑像,二层有二十八宿木雕神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乎震——</span></p><p class="ql-block">东门城楼上的大匾“出乎震”三字,只能用于东向城门,如同西门匾额“丽泽兑”三字也只能用于西门同样的道理。“出乎震”语出《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大匾背后的重檐都得涂上青色油漆。古人以东方属木,木旺于春,“其色青”。原匾为柳州籍举人秦昌歧书写,很漂亮的颜体字。现匾 2004 年维修城楼时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法书重刻。</p> <p class="ql-block">明代的登城楼台阶还有遗存,城墙砖与长城砖完全一样,满是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元和十年(815 年),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登城楼极目远望,惊风、密雨、芙蓉、薜荔、岭树、江流,这些岭南柳州的风景和物候,引发作者去国怀友之情。海天愁思而音书无由寄达,其情凄楚,尤为动人。</span></p><p class="ql-block">《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 class="ql-block">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p><p class="ql-block">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p><p class="ql-block">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p><p class="ql-block">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p><p class="ql-block">这首唐诗名作,千百年来引出无数文人的唱和之作。</p> <p class="ql-block">“东门往事”——</p><p class="ql-block">柳州的“东门往事”是一处小型博物馆,主要介绍东门城楼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展览活动。</p> <p class="ql-block">东门长久以来是柳江流域商业贸易的重要场所及物资集散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十四日,旅行家徐霞客到达柳州。期间他多次出入东门,并在游记里记载东门外民居密集、店铺林立的情景:“登涯即阌阌连络”、“其城颇峻,而东郭之聚庐,反密于城中”。</p> <p class="ql-block">咏柳州城戍守</p><p class="ql-block">城居边徼垒遐荒,烟瘴盈眸疠气茫。</p><p class="ql-block">日暮海风摇屋树,春秋溪水泛篱墙。</p><p class="ql-block">思军久成炎蒸地,重镇还劳绥辑肠。</p><p class="ql-block">但愿昊穹舒造化,洗清郁结利同乡。</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作者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历经数十年征战,深知苦难艰危。此诗在对守城将士示以关怀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柳州这座边关重镇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城门楼一层层曾经供奉的“武帝阁”塑像,即关羽塑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中共桂柳区工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正南门古城墙——</p><p class="ql-block">相对于东门楼的完整,南门楼只能采用“遗址嵌入商业体”模式,在曙光东路风情港项目中设置展厅,通过透明观察窗和3D建模技术展示遗址全貌。</p> <p class="ql-block">遗址规模:占地面积1760平方米,现存墙段长76米、宽9.6-11米(不同记载)、残高3-9.6米,采用青砖砌筑,底部铺设红砂岩条石基础。发现蒋桂战争时期的军事密道(长25米、宽0.8米),以及民国“广庆堂”石匾等近代商业活动遗迹。</p> <p class="ql-block">在南门楼出土16430余片陶瓷残片,包括唐代孔雀蓝釉波斯陶片、龙泉窑青瓷等,印证柳州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商贸节点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南门楼也有展览馆,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闭馆。</p> <p class="ql-block">柳州,是山水与烟火的完美交融。千峰环伺,柳江如碧带穿城,龙潭的绿意沁人心脾。螺蛳粉的酸辣香飘满街巷,程阳八寨的风雨桥诉说着民族风情。这里,工业与生态共生,古韵与活力并存,每一步都是画,每一口都是魂,让人来了就不想走。</p><p class="ql-block">匆匆行走间,没能很好领略城市的内涵与风景,留下遗憾,也许以后能弥补之!</p> <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离开灵渠,我们八桂之约的行程已经结束。“咱们得去湘江战役纪念馆看看,还算顺路”,火燕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国唯一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为专题的博物馆。1934年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当地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食湘江鱼”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走上了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前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两岸遭遇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堵。为掩护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江,红五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部死守阵地,腹部中弹被俘后,竟亲手扯断肠子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这场战役,让红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却也让中国革命在绝境中迎来转折。正如展厅出口处的那句话:“血染的湘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红军,从来不是被吓倒、被打败的。”</p> <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贵州苟坝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等在会议上的提议,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之前,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即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全权指挥军事。</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走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纪念馆还有纪念林,这是缅怀先烈的主要场所,安葬有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规划建设有凭吊广场、湘桂古道、石林石阵等,我们无心拍摄,只是默默缅怀!</p> <p class="ql-block">血色早已褪去,但那些为信仰赴死的灵魂,永远活在江水冲刷的年轮里。</p> <p class="ql-block">离开湘西战役纪念馆,我们上了高速,一路奔袭回沪。八桂之约的四十天,是车轮在大地上写的诗,每一道辙痕里,都盛着不期而遇的温暖与生生不息的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