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之七月随记

晴水盈盈

<p class="ql-block">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大朵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悠然飘过湛蓝的天空。夏末,骄阳依然似火却已经有了天高云淡的感觉。知了藏在树叶后面,你唱我和地叫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再过几天就要翻开八月的台历了,时间总是那样快的有点让人措手不及。接到通知,要收拾东西准备搬迁到另一个区。这些年,常常是从一个工程到另一个工程,从陌生到熟悉,从荒芜废墟到灯火阑珊 从一个春夏秋冬到另一个四季轮回。</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栋栋楼房从地平线下冒出来,慢慢地越长越高,越长越高。像在土壤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看着它们生根发芽看着它们茁壮成长看着它们枝繁叶茂。或是杂草丛生的荒野或是破壁残垣的旧址,在建筑人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下变成一套套房子一个个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想到即将告别驻扎了四五年的“营地”,不免有些失落。一千多个日出日落里,数不清的风霜雪雨中,有喜悦也有忧伤,有收获也有遗憾,有相聚也有别离。朝夕相伴,似乎与周围的草木好像都有了感情。</p><p class="ql-block"> 那年冬天下过几场很大的雪,等待新图纸的闲暇时间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了两遍。窗外白雪纷飞,屋里的空调似乎也懒得动弹,我裹着棉袄围巾蜷缩在椅子里热泪盈眶。终于明白了莫言说的那句:“如果中国作协只养一个人,那应该只养史铁生。”有人说在史铁生之后谈生叫奢侈,论死是矫情。</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午后,一杯热茶,一本好书,一场灵魂的洗礼。泪眼婆娑,手脚冰凉却内心狂热。荒芜古园、残缺生命,在苦难中的觉醒、母爱的救赎……字字句句,<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都是用生命在歌唱。之后的每一个飘雪的日子,我几乎都会想起那个走进《我与地坛》的自己。内心深处藏起了一个角落,清冷、宁静却也充满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那年春天,领导说给我找了一个徒弟。于是,我便开启了期盼模式。想象该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想象着他(她)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样子。清晨,黄头发白皙脸庞的小姑娘迎着阳光走进办公室。看着她感觉透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却不曾想她却是个东北姑娘。望着柔弱的女孩,心里虽然欢喜却又忍不住惋惜:像这种钢筋混凝土的环境,她能忍耐多少天呢?</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看着细皮嫩肉的姑娘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真的能撸起袖子就干,跟我一起取样、送检不嫌脏不怕累。即使化着美美的妆、做了好看的美甲,也能带上手套、安全帽就去现场搬砖。即使衣服鞋子弄脏了、苹果手机掉混凝土里了,也能乐呵呵的说:“没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乖乖、巧巧地姑娘从烈日当头走到寒风凛冽,让人看了既喜欢又有些心疼。</span></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在我外出学习的一个月里,她更是尽职尽责的完成了安排给她的工作。一个月的时间,本来就不胖的姑娘消瘦了许多。后来她说那段时间,比当年参加高考前备战还紧张。每天忙忙碌碌地从早到晚,感觉特别充实。从同事那里得知她曾哭过几次,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她说怕我担心,想让我安心备考自己哭完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那年我经过了一段白天马不停滴的搬砖拉磨,晚上挑灯夜读的日子。起点低、底子薄、年龄大、记忆力差,尤其是从小不爱学数学,只要是牵扯到加减乘除的事都想略过。加上颈椎、肩周、腱鞘,它们一个个的好像用轮流发炎来抗议。<span style="font-size:18px;">备考的日子很是煎熬,曾经无数次的想放弃。人生苦短,何苦为难自己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可想想还是有些不甘心,不努力一下怎么能证明自己真的是不行呢?有次下班后,打开课件听了一会儿就感觉头昏脑涨。在家里一拿起书本就感觉昏昏欲睡,怨沙发太软怨床太暖。在办公室里又感觉夜晚的灯光太暗,椅子太硬。总是想法设法的个自己找借口,正要关机回家睡觉时忽然从脚手架安全屋内传来清脆的歌声。“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那是朴树的《平凡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虽然有些跑调,但是那种尽情释放的情绪却感染着静静聆听的人。夜色渐浓,站在窗前看着附近小区里万家灯火通明。楼上那些背井离乡的建筑工人却还在加班加点 ,他们是父亲、母亲也是儿子女儿。生活,对于成年人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直面风雨的勇气,更需要苦中作乐的心境。瞬间轻松很多,走出办公室望向夜色中安全网内的灯光感觉像星星落入了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那年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虽然过程艰辛但是结果还是好的。尤其只上过不到半天学的母亲特别的高兴,在她看来自己的闺女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她老人家一向的态度是看我想学习时就说:趁年轻,好好学吧!看我不想学的时候就说:都这个岁数了,不想学就歇歇。虽然她对我的希望只是:别累着,别饿着,别冻着,别热着……</p> <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停工停产。关在家里,感觉好像走到了末日。开始想念在钢筋混凝土里摸爬滚打的日子,想念朝夕相处的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心里满满的都是对解封的期待,对自由出入的向往。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如今想来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却已恍若隔世。</p><p class="ql-block"> 那年办公室门前一盆盆桂花盛开,满院子里的风都是香的。或浓或淡的花香,成了忙碌工作里的一种慰藉。忙到焦头烂额累到精疲力尽时,站在院里深呼吸一下仿佛就有了新的能量。花开忘忧,有花的地方就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有时不需要冥思苦想不需要长途跋涉,它们就在身边在脚下在“叮叮当当”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的两栋楼封顶开始外装,小徒弟欣喜万分说:“感觉真的好神奇,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就这么高高的矗立在这里了,还跟人一样里里外外的打扮打扮。”我跟她说:“等以后你路过这个小区,那种感觉会更神奇。”真的,每每路过那些自己参与建设的建筑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满满的回忆,满满旧时光里的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  如今看着几栋楼房矗立在那里,新鲜、明净。看着它们像看着自家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即将嫁为人妇的姑娘,既欣慰又有些不舍。交工交房后,楼上陆续传出装修的声音。听着听着,时常感觉有些恍惚。好像昨日才刚刚破土动工,怎么这么快就成了人家的房子、人家的家了呢?</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没过多久,细数却已经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翻看过去的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次云卷云舒,点点滴滴都是回忆。春日里门口的海棠花盛开,夏天院里花坛里的三叶草,秋日里满院的桂花香,冬天漫天飞舞的小雪花,伴着钢筋混凝土经过光阴似箭经过酷暑严寒经过岁月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建筑人,从尘土飞扬开始到窗明房净结束。建筑人,每一次转场都是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新的开始。蓝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轻轻地飘过楼顶飘过树梢。深深的回望,默默地告别。是辞旧,也是迎新。明天,即将开始新的征程。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希望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切都好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