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兼职研训员暑期高级研修班研修纪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日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紫藤垂荫,蝉鸣沸午。百年学府的文脉书香浸润着每一寸光阴,在这浓绿与火热交织的七月,学员们研思如泉,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新程。</p> 优势之光,照亮心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夏春娣教授,以一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势取向的学生发展》讲座,开启了学员们的心灵探索之旅。夏教授并未从高深理论开始,而是以自身教学与生活的真切体验为引,娓娓道来“期待效应”的魔力,瞬间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也鲜明地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一线教育工作者那份沉甸甸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讲座如一幅精心展开的画卷:从“优势取向”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到其在教育实践中追求的目标与坚守的原则;从一个个鲜活案例中发现的孩子们身上被忽视的闪光点,到将理念落地的具体途径与实用技术。夏教授的讲解既有扎实理论的深度支撑,更充满了实践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教授巧妙设计了“悦动”与“镜子翻译者”等趣味盎然的互动环节,学员们不再是安静的听众,而是积极的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敞开心扉,畅谈活动中的感悟与触动,并将这份体验与日常教学的场景自然融合,共同梳理、提炼着滋养学生心灵的心理健康工作方法。讲座尾声,夏教授深情分享了她亲历的心理教育案例,那句饱含力量的呼吁——“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深深叩击着每一位学员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与精心设计的趣味活动双轨并进,引领学员们真正“从心出发”。这场讲座,不仅传递了“优势取向”的核心理念,更点燃了学员们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探索育人新风的热情。</p> 研路寻真,明晰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心灵探索的余韵仍在心头萦绕,午后一场及时的夏雨骤降,涤净了随园的暑气,也带来了满目清新。学员们带着这份滋养与思索,迎来了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李星云教授。李教授引领大家深入把握《教育科研的核心要素》,为专业成长注入理性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教授开宗明义,指出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课题研究”与“成果产出”的双轮驱动。他强调,一线教师要产出科学、合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扎实的课题研究能力是基石,而这一切始于“会写课题”。李教授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从课题研究的起点——“选题”入手,带领大家拨开迷雾,细致辨析课题研究中“真问题”与“假问题”的本质区别。他提出了真课题研究必备的五大黄金原则:“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优势性”,为学员们的选题指明了清晰的航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教授还将课题申报的流程逐一拆解、精析:如何精准凝练、正确表述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名称?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范围,避免过大或过窄?如何精准梳理、写准文献综述?如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信效度?李教授的讲解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清晰透彻,而他的语气却如雨后的夏风般和煦,语态温润如玉,让看似繁复的科研流程变得条理分明,可触可及。学员们仿佛畅游于科研之河,方向渐明,思路渐清。</p> 浓绿随园,研思如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园的浓荫在暮色中低语,细数着这一日丰盈的收获。夏春娣教授如春风化雨,将“看见优势、点亮心灵”的种子播撒心田;李星云教授则如明灯引路,为“科研求真、方法赋能”的征程梳理脉络。培训第二天,感性与理性交融,启迪与路径并重,为研训员们勾勒出专业成长的双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