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8步,坚持半个月,孩子自律又优秀,(规划篇)

<p class="ql-block">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焦虑:孩子做事缺乏自律、缺少担当,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p> <p class="ql-block">没有一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自律优秀的人。</p> <p class="ql-block">但是自律不是靠嘴上说教和疯狂补课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在一次次实践中慢慢磨炼出来。</p><p class="ql-block">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从现在开始,持续锻炼孩子以下4种关键能力。</p> 01 <p class="ql-block">不是死板管控,而是教孩子自我管理</p> <p class="ql-block">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特别严,订了一大堆规矩,恨不得时时刻刻盯紧孩子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然而真正有效的规则教育,不是死板地管控孩子,而是让孩子在规则中学会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规则意识,是孩子未来形成自律习惯的起点,也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的第一课。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方法,叫做“自我监控”。当一个人开始记录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己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妨把这个方法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学着“记录”和“管理”自己的日常规划。从小培养这种**“我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他自然会更自律。</p> <p class="ql-block">具体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p> <p class="ql-block">① 让孩子每天自己列出学习任务清单。</p><p class="ql-block">② 让孩子每天自己规划好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③ 每周引导孩子进行一次自我复盘和总结。</p> <p class="ql-block">这种记录和规划的练习虽然很简单,但是可千万别小看,它们能让孩子逐渐习惯自己管自己。当孩子明白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时,他就相当于迈出了自律的第一步!</p> 02 <p class="ql-block">不是娇生惯养,而是锤炼抗挫韧性</p> <p class="ql-block">还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娇生惯养,凡事替孩子铺好路。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长大后,要么心理脆弱而不能接受批评,要么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p><p class="ql-block">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里从未经历挫折,往往会成为未来痛苦的根源。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指出,学会调节情绪、承受失败,是儿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训练场。</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适度的挫折体验,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所以,与其对孩子娇生惯养、百般保护,不如让他在可控范围内体会一些小小的失败和挫折。比如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让孩子经历:</p> <p class="ql-block">① 输掉一两场比赛的滋味。</p><p class="ql-block">② 因为偷懒而被老师批评。</p><p class="ql-block">③ 作品投稿没被选上的失落。</p> <p class="ql-block">也许这些失败对于孩子来说会很难过,但如果我们父母能够细心引导和陪伴,这种失败是完全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的。</p><p class="ql-block">关键是,在失败之后,家长要学会去引导孩子复盘总结:“下一次,我怎么做可以更好?”而不是让孩子处在自责和懊恼中。</p><p class="ql-block">每一次失败后的反思,都会让孩子更具抗压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消化小失败,未来遇见大风浪的时候才会更有韧劲和勇气。</p> 03 <p class="ql-block">不是急于奖赏,而是教会孩子延迟满足</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一个人如果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证明了:能管住自己、推迟享乐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有出息。(篇幅有限,棉花糖实验可以自己去查哦)延迟满足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在短期欲望和长期目标之间学会理性取舍——其实这也是自律的一种体现。</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孩子一有进步就立刻奖励,或者用物质去“交换”他的学习。</p><p class="ql-block">这样做反而容易让孩子只顾眼前的小利益,缺乏长远的毅力。与其孩子一努力就马上给予物质奖励,不如试着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引导:</p> <p class="ql-block">① 帮助孩子把每天的努力和长远的目标联系起来。(告诉他今天背会一个单词,就是在为成为小小翻译家的梦想做积累。)</p><p class="ql-block">② 设定阶段性目标,完成后再给予相应奖励。(比如读完一整本书,周末就可以去看场电影,而不是读几篇就给予零食奖励。)</p><p class="ql-block">③ 当孩子被诱惑分心时,引导他自己权衡利弊。(比如写作业时想看电视,就和他一起分析:现在玩爽了,作业拖到很晚会怎样?学会让他自己做选择。)</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会慢慢明白:真正长久的快乐,不是纵容自己的欲望,而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当他体会到延迟满足带来的成就感时,他的自控力也就在一步步提升。</p> 04 <p class="ql-block">不是包办整理,而是教孩子收拾有序</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房间,常常就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如果房间和书桌总是乱糟糟,往往也反映出他的生活和思维是混乱的。</p><p class="ql-block">相反,一个会自己整理收纳的孩子,他的思路通常也不会太差。毕竟整理的过程,就是在梳理思路和建立秩序感。</p><p class="ql-block">因此,家长不要总是替孩子收拾这收拾那,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该让他学会去自己收拾。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孩子:</p> <p class="ql-block">① 定期整理归纳好自己的学习资料。</p><p class="ql-block">② 自己的房间和书桌需要每天自己收拾干净。</p><p class="ql-block">③ 把时间“整理”好,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学习需要进行规划。</p> <p class="ql-block">也许一开始,孩子会不配合,也做不好,不要去指责、呵斥。但一定要摆明自己的态度并鼓励他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混乱的桌面往往预示着混乱的人生。” 我们要教孩子从整理房间这样的“小事”做起,为他将来的生活与学习打下井井有条的基础。</p> PS <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一寸成长都需要时间、耐心和父母智慧的引导。</p><p class="ql-block">刚开始也许看不到明显效果,但只要家长愿意从现在开始坚持行动,点滴改变都会在将来汇聚成孩子巨大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