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寂马嵬坡

顾吧

<p class="ql-block">  “下雪了!”冬月十八,一场大雪突降古城西安。今年的第一场雪,不像往年那样先探探路,然后匆匆告别大地,又轻轻地回到天上,等待下一次的飘落。这次强降雪持续三天,雪粒裹着雪花,唧唧有声,就像莫泊桑笔下描写的那样:“鹅毛大雪组成一幅绵延不断的大帷幕从天上放下来,一面放,一面闪闪发光,万物的形象都看不清楚了,一切事情都蒙上了一层薄冰。”一下子,这座严寒笼罩着的古都就披上了银装,美得给人一种惊喜。初雪永远是一个最好的桥段,能使愿望成真。“到马嵬坡去看看。”说走就走。马嵬坡不远,就在兴平市马嵬镇,离西安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p><p class="ql-block"> 雪还在下,纷纷扬扬,刮雨器就像车一样慢条斯礼地移动着。不时堵车,没有影响我一路喜悦和美好的心情。大前年,我就曾造访那个神秘而悲情的地方,一座据说曾埋葬了杨贵妃的墓地。当时,我站在杨贵妃的墓碑前,陷入无穷的遐思:这就是古代世界三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的死葬之地?</p><p class="ql-block"> 传说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是史上最美的女人。她生下的儿子法老图坦卡蒙也是美富帅。1912年法国考古学家博卡发现了奈费尔提蒂的彩色半身像,姣好的面容,均称的脖颈,一时惊艳了世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封面女郎。这位才貌双全的女人为了协助丈夫阿肯那顿法老革新,废除旧神教,崇拜太阳神,殚精极虑却遭不测,38岁就被人打死,面部也遭毁容。</p><p class="ql-block"> 与杨贵妃同时代的日本美女小町,出生在日本秋田县。日本自古就有“秋田美女九州郎”的说法,秋田女人最大的特点是皮肤美,美白细腻透着红润。小町被天皇看中,选为贵妃。小町虽有倾国之貌,但娇媚多病,就像林黛玉一样,常常以泪洗面,人在深宫,日日思念亲人。有一天,她终于鼓足勇气,向天皇提出想回家伺候父母,意外得到天皇应允,终于以贵妃身份回到了秋田家中。美女不仅遭人嫉,更有人爱。家乡一位小伙子仰慕她的美貌,不顾死活,苦苦追求,终于打动了她的芳心。可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小町为了名份,只能默默相爱,坚决不与这位小伙子结婚,结果年纪轻轻的就郁闷而死。日本人以无我为基础的哲学和“像死人一样活着”的态度成全了小町的忠贞,但留下的是无限的遗憾和悲哀。</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车轮碾压着积雪,沙沙作响。穿过马嵬镇,最后在一处坡地前停下。“唐杨氏贵妃之墓”到了。墓园沿山坡而建,坐北朝南。进了大门,过献殿,就是杨贵妃的墓冢。墓冢约二人高,用青砖包砌。墓前黑色大理石墓碑上草书“杨贵妃之墓”。墓后拾级而上,依次是杨贵妃白色大理石雕像、太真阁和观音殿。大雪覆盖下的墓园,一片寂静。雪停了,洁净的雪地上,还没有人踏过的印迹。记得上次来,这条不太长的线路很容易走过。而今,雪没足踝,只能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 马嵬兵变是唐代著名的历史事件,当时朝野上下把安史之乱的罪责归罪于杨贵妃,说她是红颜祸水,必除之。玄宗想保,兵变军士不依,聚而齐吼:“贼本尚在!”唐玄宗只好下召,杨贵妃最后被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上,享年38岁。美人何罪之有?俗话说,狐媚乱君心,撼国本。当时,杨贵妃得宠,是没有皇后的皇后。因她得“道”,杨氏一门“鸡犬升天”,祸乱朝纲是不争的事实。唐玄宗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巧夺儿媳,是因为杨玉环太美了,美得勾人魂魄。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的那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独宠杨贵妃不仅因为她长得美,更因为她是一位舞蹈艺术家,擅歌舞,通音律,诗也写得很好。而唐玄宗本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并引导了盛唐时期的文化走向。可以说,他与杨玉环很投缘。当他面对美人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翩翩起舞时,是何等的痴迷。以至于从“尽日君王看不足”,到纵情声色,沉沦盛世,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时,战火四起,国家动乱,民不聊生。连皇帝都不能自保。唐玄宗在逃难途经马嵬驿时,突遭随驾禁军哗变,不得已,才赐白绫一条,让杨贵妃自行了断。从此,马嵬坡成了杨贵妃的死地,也是杨贵妃死而后生之地,充满了神秘。正如墓园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所云:“梨花含恨一身痛史昭天地,黄土怜香千秋芳冢映日月”。那次来,我写下了六绝句:《马嵬坡感怀(乙未年处暑日游兴平马嵬坡杨贵妃墓有感,归赋六绝句。)》 </p><p class="ql-block">一、兴平西出马嵬坡,青冢孤园已逝波。犹记当年兵祸事,玄宗来去独蹉跎。 </p><p class="ql-block">二、千年功过广传播,自缢匆匆葬此坡。息得当时众人怒,难安屈死鬼魂多。</p><p class="ql-block"> 三、花容自古惹风流,歌舞霓裳百媚羞。宠爱一身鸡犬幸,酿成大祸死方休。</p><p class="ql-block">四、君王本是祸端方,替死红颜泪一汪。毁誉贬褒云散去,孤坟一座向秋阳。</p><p class="ql-block">五、长恨歌词说隐衷,人间死别本相通。来生不侍君王侧,只愿投胎从一终。</p><p class="ql-block">六、唏嘘一出太真阁,萧落千秋一柱香。可叹泰陵无问处,华清宫里演明皇。</p> <p class="ql-block">  “可叹泰陵无问处,华清宫里演明皇。”125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人知道唐玄宗的墓?而杨贵妃墓代代有人凭吊。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为主题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现在在华清宫内天天上演。舞剧以势造情,以舞诉情,刹有介事地演译着帝王的爱情故事,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日本人不但看,看后还不忘带走一张录制的舞剧光盘。我常想,长于史学的唐代文学家陈鸿,抱着“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的宗旨,写成的《长恨歌传》,竟不如“深于诗,多于情”的白居易所作的长篇爱情叙事诗《长恨歌》那样为人们所喜爱,并广为流传。是中国人喜欢的圆满结局,还是日本人追求的浪漫爱情?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史载,贵妃死后,太子在灵武即位,尊称玄宗为太上皇。至德二年(757年)肃宗还都长安,迎回玄宗,先安排在兴庆宫,后移居西内,五年后死亡。唐玄宗曾想为杨贵妃举行丧礼,遭拒,只好秘密迁葬。对于迁葬时情况,《旧唐书》记载:“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则称:“香囊犹在”,未见遗体。白居易把正史中这些闪烁其辞中的“未死”说法写进了《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我迷惑了。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温庭筠在《马嵬驿》诗中是这样写的:“埋血空生碧草愁”,记录了贵妃血溅而死。而刘禹锡《马嵬行》中“贵人饮金屑”,是吞金而亡。就连唐玄宗也以为杨贵妃死在马嵬坡。我杂踏着积雪,在大雪封盖了的杨贵妃墓前徘徊。历史是苍白无力的,遗闻传说是有生命力的。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根据天宝往事及相关遗闻传说而作。这位大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事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真情实感则来自作者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刻骨铭心的体验。恋湘灵,遇盼盼,一往情深。白居易借历史人物,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得有声有情,可歌可泣,“长恨”千年而不衰。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恨歌》能把帝王与贵妃的“爱”写得如此动人,它突出了皇帝好色和贵妃专宠。色者美女也。作为古代世界三大美女的杨贵妃,天生丽质,丰艳白皙,冰肌如脂,有闭月羞花之容和倾国倾城之貌。虽然我们能从古代壁画中得窥唐代美女一貌,但杨贵妃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也只能从现代艺术家们的想象中略见一二。墓后三米多高的白色汉白玉的杨贵妃全身雕像,资质丰腴,体态匀称,雍容华贵,披薄如蝉翼的粉纱,高发髻,微低头,双手交叉垂于腹前,就是一种妩媚娇羞的小女人形象。而华清宫内另一尊白色汉白玉杨贵妃的雕像,丰乳高耸,是贵妃出浴时娇柔无力的形象,充满了诱人的性感。杨贵妃雕像的头上、肩上和脚旁早已堆满了白雪,白雪的白与雕像的白已融为一体,难分伯仲。人说“伸手笑雪黑”的杨贵妃,我想美就美在她洁白的肌肤上吧。</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美人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凄惨的,特别是皇帝宠幸的美女。中国的杨贵妃也是一样。也许这种凄惨的结局更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惋惜,成为人们津津乐道流传至今的凄美故事。</p><p class="ql-block"> 后来,日本使者干脆就把杨贵妃的故事带到了日本。说杨贵妃当年并没有死,死去的只是她的替身,唐玄宗偷偷地派人把她护送到了日本。周作人先生早年著文中就曾这样说过。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中说得更是活龙活现:杨贵妃东渡日本的时间是公元757年,登陆地点是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海岸。现在在太真阁内还有《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这样的记载:久津北长门海洋国家公园“二尊院”内有杨贵妃的雕像和墓,墓上建有“五轮塔”。京都东山的泉涌寺内建有杨贵妃观音堂,堂内有杨贵妃观音像,堂前还种有一棵古垂樱,名“杨贵妃樱”。既然早在唐代民间就流传有杨贵妃在马嵬坡遭缢杀,却并未死去的说法,千百年来,就会有她在亲信们护送下东渡日本的传说,也就有避难贵州、湖南的传说,甚至逃难到美洲的传说。我想,这些传说只不过是人们对于美人一种理想结局的祈愿罢了。何况,真正的爱情总是美丽的。白居易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几经波折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写得感天动地,如泣如诉,正是怕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p> <p class="ql-block">  《初雪之恋》里的天使曾有这么一说:“初雪绽放的那一天,相逢的恋人会感到幸福的所在。”“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我登上望都亭,鸟瞰苍茫秦川,兴平大地白茫茫一片,美得无法言说。</p><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18日星期日写于安庆影竹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