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7日,正值盛夏初伏时节,美丽的中俄双子城-黑河,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清风徐徐,气候宜人。中午,参加此次聚会聚餐活动的爱辉区疾控中心部分退休老同志,最年长的要数韩月芹大姐,今年已是八十四岁高龄,最年轻的是小何和小丁,她俩也都是年近七十的花甲老人了,大家一起欢聚在龙滨路《巧做酱骨店》餐馆的555包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迟来的约定——自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以来,再加之其它多种因素,我们自发组织的退休老同志聚餐活动已中断五年之久。如今,来自上海、北京、哈尔滨和黑河等祖国各地的我们,终于又再次围坐一桌。酱骨和各种美味佳肴的香气弥漫,仿佛时光的调味剂,唤醒尘封的记忆。过去,我们年年月月常相聚,谈笑风生,已成惯例;而今,五年隔绝,让这次重逢倍显珍贵。餐馆窗外,夏阳正烈,室内却流淌着别样的暖意。</p><p class="ql-block">相见的那一刻,老同志们激动难抑——拥抱、握手、声声问候,化作眼角闪烁的泪光。这五年,国家巨变,家庭起伏,个人沧桑,都成了席间说不尽的话题。有人谈起自己战胜病魔的经历,有人细数子孙成长的喜悦,还有人感慨时代洪流下的点滴变迁。话语如泉涌,每一句分享,都是岁月的馈赠;每一次笑声,都在对抗时光的无情。疫情曾按下暂停键,却未磨灭这份根植于共同奋斗的深情。酱骨美食的香气混着欢声笑语,定格成最珍贵的画面。时光会老,情谊永存。</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付秀娟、韩月芹、李少馥、王新兰、王振和。后排左起:刘学生、陆银德、滕盘琪、何素杰、张淑西、吴建、丁惠臣、刘振。</p> <p class="ql-block">聚餐终有散时,但老同志们的约定已悄然重启。这场酱骨店餐馆里的重逢,不只关乎美食,更是一场生命的庆典——它证明,无论病毒和病痛如何肆虐,友情总能穿越阴霾,如黑龙江之水奔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大家互道珍重,相约来日再聚。因为,在白发苍苍的年纪,每一次相聚都是对光阴最温柔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附:何素杰的精彩感言</p><p class="ql-block">“酱骨香中话沧桑”—-记录美好、分享感动!感谢刘哥的相册为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曾经奔走在黑河城乡的一代防疫工作者,由青壮年成为现在的白发苍苍老人,感叹岁月的无情!谁也无法让时光的脚步变缓!就连这里最小的丁姐我俩也步入老年!我们中间的大姐韩姐曾因家庭的变故(和院长的离去)无法释怀,一时间精神支柱没了,垮了,我去探望她时还萎靡不振!时间会冲淡一切,如今她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开朗乐观年轻,是我们的楷模!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变故,我们都要坚强地面对生活!李少馥姐姐、张淑西姐、吴建姐、丁姐、刘振哥等这五年内都经历过病痛的折磨,还有王哥失去了爱人、王新兰姐夫患病等等…。这次见面他们都恢复了健康,每个人神采奕奕,还有滕哥戒烟成功,体重增加十斤,面色红润要比上班时年轻许多;学生实现了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活跃在老年大学团体的文艺舞台上;付秀娟姐和姐夫不忘家乡父老同事,连续七年回黑河,每年都能见上一面,他们的精神状态可嘉!岁月无情人有情,愿我们兄弟姐妹保重自己,留下更多的时间我们再聚。还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与明天以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最年轻的。我们大家都要珍惜当下,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乐观开朗,快乐生活。让相册中的我们,成为未来最难忘的珍贵记忆。[微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