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

喜乐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清晨,两对年过七旬的发小夫妇从苏州出发,驱车约一小时,抵达无锡荡口古镇。还未踏入古镇,便被其古朴的气息所吸引。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荡口古镇,古称丁舍、丁村,因地处鹅湖与南青荡交汇之地而得名。古镇位于无锡市东南,东接苏州市相城区,北邻常熟市,地理优越,文化深厚。古镇占地约20.68公顷,是集旅游、休闲、观光与度假于一体的江南水乡胜地。这里保留了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众多古建筑,是无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步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的石板路,两旁店铺林立,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当地特产与工艺品。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车马缓慢、书信遥远的年代,耳边仿佛响起旧日的市井喧哗。</p> <p class="ql-block">古镇双桥横跨水道,桥身古朴,倒影如画,是荡口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桥下舟船缓缓穿行,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江南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王莘故居以《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的生平为主线,分为“歌起荡口”“歌者不息”两个部分,生动展现了这位音乐家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情怀,令人感受到荡口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力量。</p> <p class="ql-block">王莘先生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其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故居中陈列着他生前的手稿与影像资料,仿佛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带回眼前。</p> <p class="ql-block">国学大师钱穆曾寓居荡口,故居中陈列着他的手稿与学术成果,展现了他在荡口潜心治学的岁月,也见证了这座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陶缘居是一家极具江南风情的陶艺馆,馆内陈列着各式精美的陶器作品,既有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有现代艺术的创新,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钱伟长故居坐落于荡口古镇仓河北街92号,是这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的旧居。建筑建于民国时期,2016年被列入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玉祁酒坊是一家传承百年的老酒坊,酒香四溢,古法酿造,令人流连忘返。走进坊中,仿佛置身于一段关于酒香与岁月的故事之中。</p> <p class="ql-block">《朱炳仁~铜》店铺是一家展示铜雕艺术的精品馆,店主朱炳仁是著名铜雕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铜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荡口书香府邸,驿江南,回荡口,品味书香。在这里,游客可入住大户人家的旧宅,尊享一场高订的江南文化之旅,感受书香门第的雅致与风韵。</p> <p class="ql-block">古当铺是古镇中一处极具历史感的建筑,门楣斑驳,柜台高筑,仿佛仍在诉说着旧时商贾往来、典当交易的繁华往事。</p> <p class="ql-block">华蘅芳故居纪念的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之一,他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故居中陈列着他的著作与手稿,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智慧与风骨。</p> <p class="ql-block">荡口巡检司是古镇历史上的行政与治安机构旧址,建筑古朴,格局完整,见证了荡口古镇昔日的治理风貌与社会秩序。</p> <p class="ql-block">须家米行旧址是古镇昔日商贸繁荣的缩影,米行虽已不再营业,但其旧貌犹存,仿佛仍在诉说着当年的市井繁华与百姓生计。</p> <p class="ql-block">厘金总局曾是古镇税收管理的重要机构,建筑保存完好,内部陈列着相关历史资料,令人得以窥见旧时税收制度的运作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古镇居民家用旧物件展示厅陈列着荡口百姓生活中的老物件,从桌子到衣箱,从水桶到油灯,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关于岁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华氏义庄是华氏家族为赈济乡民而设立的慈善机构,建筑古朴庄严,体现了荡口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是古镇文化生活的中心,每逢节庆,台上便锣鼓喧天,唱腔婉转,吸引四乡百姓前来观赏,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纪念馆以这位著名画家、文学家的艺术生涯为主线,展出了其漫画、书法、手稿等珍贵资料,展现了一位文人的艺术情怀与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游览古镇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来到无锡,怎能错过地道的无锡小笼包子?皮薄馅多,汤汁鲜美,令人回味无穷。用过餐后,一行人踏上归途,带着满心欢喜与不舍,返回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