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我们和爱人的同学一行六人踏上了甘南旅游之路。实际去甘南我们酝酿三年了,总是不敢去海拔太高的地方游玩,今年终于鼓足勇气开启了甘南环线之游,心理感到特别兴奋,但还有些许的忐忑不安,不过人多,勇气大爆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提前做好了甘南环线游攻略,然后和兰州当地包车司机任师傅落实沟通最佳行程,6月25日下午我们乘坐呼和浩特-西宁k195绿皮火车开始了我们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山都是光秃秃的山,平地上才会有一点绿,如同沙漠绿洲,风景别样,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五点多,到达此站,离兰州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四十到达兰州站,司机已和我们接上头,为了赶路,他让我们在出站口附近简单吃一碗牛肉面,然后就接我们开始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兰州西出城,直接到达刘家峡的炳灵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石窟景区可以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乘游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这样来回耗时大约五个小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乘车,便很快来到石窟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入口处不远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还有黄河水的陪伴,山清水秀,峰险石异有特点,大家一看就喜欢上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后就是姊妹峰哦!</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在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该石窟现存早期重要的洞窟为169 窟,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还有第9号龛的3身立佛,7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半跏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号龛的并列5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当时僧人达到3000多人。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窟龛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为已知中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171龛,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中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中国现存石窟像中最为珍贵的一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p> <p class="ql-block">正在欣赏这里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寺,号称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其艺术价值仅次于敦煌莫高窟。在刘家峡水电站蓄水截流时,为保护艺术国宝,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关心安排防护工程建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陡峭幽深的积石山寺沟峡里。</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是国家AAAAA级景区。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由炳灵湖、炳灵石林、炳灵石林中的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走出炳灵寺石窟景区,有一种还没有看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因临近炳灵寺又被称为炳灵湖,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兰州市75公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水面最宽处6公里,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正常水位1735米。</p> <p class="ql-block">水库湖面辽阔,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水质好,无污染,是甘肃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和水上度假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为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七个梯阶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家都在查资料想更详细的了解刘家峡水库的情况,这就是追求一丝不苟。</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因刘家峡水电站蓄水发电而形成,又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是甘肃省十大热点景区,有着“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三峡”之称。黄河三峡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横跨临夏县、永靖县、东乡县、积石山县,距州府临夏市20公里,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和兰青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刘家峡水电站、炳灵寺石窟闻名于世。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构成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我们看到了炳灵峡和刘家峡,这里境内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是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大桥是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的单跨桁式加劲梁悬索桥,全长568米,主跨536米,为西北地区跨度最大的桥梁,2013年通车,兼具交通功能与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跨越刘家峡水库黄河支沟,连接折达二级公路(临夏折桥镇至兰州达川乡),当地人称为“奔驰沟大桥”。</p> <p class="ql-block">转完了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库、刘家峡大桥,我们继续走环库路寻找真正的洮河与黄河交汇处,边走边问,比较辛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经过的东乡族县城,一问司机,这是东乡族的聚集地,看外表像回族,但经查阅资料,他们和回族是有区别的。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以及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的临夏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临夏市、兰州市、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区。</p> <p class="ql-block">关于东乡族的来源和历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东乡族是一个聚居在中国甘肃地区的少数民族,自称为“撒尔塔”人。撒尔塔原意为“商贾”,在十二、十三世纪时,它是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主要是色目人,包括突厥人、塔吉克人、波斯人等。</p> <p class="ql-block">东乡族与回族的区别:东乡族起源于元代中亚“撒尔塔人”(即蒙古西征军中的中亚工匠、商人等),他们在甘肃东乡地区定居后与当地汉人、蒙古族通婚融合形成。回族则由唐宋时期回纥人演变而来,融合了波斯、阿拉伯移民及汉族等多民族成分,分布更广泛。 东乡族使用含蒙古语底色的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无文字,通用汉语。回族使用汉语,但保留阿拉伯语词汇(如“赛俩目”“都阿”等宗教用语)。 东乡族主要属“门宦”体系(如哲赫忍耶、虎非耶),注重教派传承和仪式。回族以“格迪目”为主,更强调《古兰经》规范,仪式相对简化。 东乡族有独特节日(如“花儿会”)、服饰(男子长袍配马褂)和饮食(面食为主)。回族分布更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节日包括开斋节、古尔邦节,服饰以白衬衫、花色头巾为特色。 </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洮河与黄河交汇处,我们兴奋不已,立即买票坐上摆渡车往景区里走,有一种马上就想看到交汇处景观模样的感觉,几分钟后到达了交汇处的观景台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放无人机,我们也跟着玩,那种喜悦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黄河水在此处呈现清澈碧蓝,而洮河因携带大量泥沙呈现浑浊黄色,两者形成鲜明分界线,宛如天然“鸳鸯锅”画卷。该景观四季皆宜观赏,尤其在初春时节,蓝天白云映衬下色彩对比更鲜明。 </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黄河与洮河交汇处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大坝上游,是黄河与洮河以“Y”字形交汇形成的自然奇观。 </p> <p class="ql-block">交汇处位于刘家峡水库库区附近,周边峡谷地貌壮观,特殊地理条件使两河呈现“泾渭分明”的现象,在观景平台上我们俯瞰全景,感受了它们的自然奇观,我们还兴奋的毫不犹豫的花钱拍了航拍,留下我们最开心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走出洮河与黄河交汇处已是夕阳西下,司机说:我们今晚必须赶到合作市住宿,不然就不能按时完成旅行计划。</p> <p class="ql-block">我们积极配合司机,晚上十点多才到达临夏合作市,完成了第一天的旅游任务,大家感觉还是比较累的,但是旅游就是要有付出辛苦的准备哦!</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包车司机任师傅,虽然互不相识,但是待人真诚,技术高超,年轻有为,非常靠谱,在甘南环线和青甘环线跑了几十年,我们佩服的不得了!如有想去甘南环线和青甘环线游的亲朋好友们,请联系任师傅,电话15348002780,或联系我,帮你推荐给他👌</p> <p class="ql-block">请看下集,甘南环线游(2)-夏河拉卜楞寺、洛克之路👏👏👏</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简介】</p><p class="ql-block">睿圃 一位崇尚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的摄影爱好者,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朗诵,热爱旅游,热爱艺术的学习者。希望我们的摄影作品能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和快乐的心情哦!</p> <p class="ql-block">编辑:睿圃</p><p class="ql-block">制作:睿圃</p><p class="ql-block">摄影:睿圃 清城川 云芳 美玲 雷谦</p><p class="ql-block">音乐:《优美抒情自由叙事古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