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11月1日星期五小雨江口县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午11:30左右,我们越过湘黔边界进入贵州。青山连绵细雨不断。湘黔边界的两边其实没有明显的区别。早晨7:30分外出吃早餐,一碗粥一个包子一个茶蛋,完事。8点到凤凰车站买票上车,随即发车到铜仁。来之前查看网上攻略介绍,凤凰到铜仁行车时间70分钟,实际耗时80分钟,差不多。在铜仁汽车北站买到至江口的车票,不过车票上打印的到站是“镇江”,贵州而非江南的镇江。实际上应该是过了江口。11点坐上这辆标注铜仁至梵净山的小巴车,又是一个小时的山路,全程54公里到达江口县城。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江口汽车站旁入住嘉正酒店,房价80元。这家酒店不错,标准间与普通宾馆大同小异。但是房间里配备电脑可以上网,而且免费打长途电话。关键是电脑还是好用的。二哥和我分别与家里通了电话,互报平安。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住上酒店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我们外出吃饭,在宾馆附近一家“老莫餐馆”要了两个菜一个汤,吃的挺饱。北京有一家著名的“老莫饭店”供应西餐。江口县的老莫餐馆则是因为饭店老板姓莫,一个秃顶的湖南老板。饭后二哥在房间休息。我乘坐江口县公交车去云舍苗寨看看。这座苗寨不是景区,是真正的山间居民村庄。小村庄干净整洁,被列为卫生示范村。我的时间比较紧张,下午4点是返回县城的最后一班车。在村里奔走拍摄,好在村庄确实不大,完全来得及。小村庄古朴安谧,井井有序。太平河水从村中流过,苗寨房屋的白墙黑瓦与环绕村庄的碧秀青山相映成趣,很值得一看。村头有一座颇具规模的风雨桥,我估计此类牌楼形式长廊带顶的桥统称为风雨桥,因为可以遮风避雨。就像昨天在凤凰古城拍摄的风雨桥一样。这也是湘西黔南的特色景观。</b></p> <p class="ql-block"><b>三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天原未安排游览项目,下午的苗寨之行属于格外增加的临时活动。我5点回到酒店,二哥躺在床上看电视。出去吃晚饭小笼包,饭后又在江口的商业街上走走。江口小县城挺有特点,主要是比较整洁干净,而且商业繁华。想象中贵州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大概与内地多数四线城市一样杂乱无序。但江口可以说颠覆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尤其有一点印象深刻——商业街旁边有一所中学,下午外出时正好学生放学。校门口涌出来一大群穿校服背书包的初中生,男孩女孩都特别质朴而灵秀,脸上是山区少年尚未被红尘污染的那种清新的双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在商业街上买了一把雨伞,将从家里带来的有毛病的伞替换掉。贵州继续往前走似乎一直有雨,换一把质量好的大伞很有必要。</b></p> <p class="ql-block"><b>四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铜仁至江口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乘坐的是很破的小巴车。这是此类路线的通用车和常见车。通常的形容是除了喇叭不响什么都响。车上乘客很少,大概不超过5人。但是司机在车站外接上了三个本地老乡。这三个面孔黑黢黢的老乡在铜仁市区边缘的一家建材店,又装到车上三个大桶,估计里面是溶剂之类的易燃易爆物品。这是我几年来外出第1次遇到的公交长途车明显违规情况。三位老乡在江口县郊下车,搬走了了三个大桶,总算没出意外。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等待开车的时候,一位着装简朴的中年人与我搭讪,问我去江口干什么?我说旅行。他很奇怪,江口这里有什么可看的。我说要去梵净山,中年人更不理解,看梵净山有何意义?我问他你是本地人吗?他说不是。我说那就对了,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梵净山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是陕西人,所在的工程公司正在江口建高速公路。我说这可够辛苦的。中年人沉重又略带自豪地说,建高速公路最辛苦,常年漂泊在外,一般人受不了。我要是给别人提建议,就劝他千万别干这个。我说那样的话,高速公路就没有人建设了,也是不行。萍水相逢过往匆匆,旅途上的陌生人随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b></p> <p class="ql-block"><b>五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天在云舍苗寨发现了很多鸟。有白鹡鸰,黑背但没有贯眼眉,与北方白鹡鸰有一点区别。大山雀最多,成群结队。还有一种在水稻田里吃零食的小鸟,以前没见过。类似小体型的食谷类鸟,可能就是文雀。体型大一点的有鹊鸲,也是南方常见鸟。太平河沿岸有很多红尾水鸲,一只白鹭悠然飞过湍急的溪流。再就是很多的普通翠鸟。不知道翠鸟是这里的留鸟还是刚刚从北方迁徙飞回来的。下午外出没拿长焦相机。时间也不太充裕,单纯的观鸟也挺好。</b></p> <p class="ql-block"><b>六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旅行渐入佳境,真令人兴奋。陌生的景色和风土人情总能让我流连忘返。湖南贵州都是我首次涉足,中国实在太大,国土辽阔,而且南北方差异巨大。想要全都走遍是不可能了,不过走马观花的看一看也不错。今天晚上换上第2个8G卡,已经拍了上千张照片了,呵呵。</b></p> <p class="ql-block"><b>附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永远的远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天色不好,阴沉沉的。在这样的天气里旅行,心情不一定忧郁,但是肯定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江口县城出发,破旧的小客车在公路上颠簸而行。公路旁是一条河,太平河。河水还算清澈,即便是在阴郁的天空的映照下,仍不见污浊之流。而且有几处河段,河水甚至是碧绿的颜色,是藏于暗室之中却卓然生辉的那种绿宝石的颜色。于是河水轻松地唱起了歌、浪花在舞蹈,每一处弯道都是变调,每一块河中的石头都在击打着节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公路的另外一侧是高山,并非遮天蔽日、峭崖嶙峋的高山。然而满山青翠并且青翠欲滴,山因此而不同凡响。乳白色的云雾如轻纱般自山坡流淌而下,曼妙的浮动在山凹之间。这是神山的羽衣,粗犷的大山于是飘飘欲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有过这种体会吗?在旅途中,到达一个新的城市,欣赏到从未见过的景色,那些从未接触过的人们。你明知道这是第一次来,完全陌生的遥远的远方。你以为这样的远方是一生之中都不会去到、只是在梦中似曾相识,在思念中熟稔(ren)。现在你却接近她了,好像是你自幼生活过的地方,一切都如此亲切而引发回忆。你讶然于这种陌生的熟悉感,却百思不得其解。走街串巷仿佛是回家的路,柴门青苔、小桥流水,渐渐走近心灵的深处,那是我精神的故乡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霭霭停云,蒙蒙时雨。</b></p><p class="ql-block"><b>八表同昏,平路伊阻。</b></p><p class="ql-block"><b>静寄冬轩,春醪独抚。</b></p><p class="ql-block"><b>良朋悠邈,搔首延伫。</b></p><p class="ql-block"><b>陶渊明《停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陶渊明的诗中,不仅是淡淡的忧伤,不仅是遗世独立,不仅是桃花源。还有一种安详、一种静谧、一种阔达与深远。我以为这是诗人的胸怀和意境,是纯粹精神上的求索。也许是这样;也许,诗人的创作还有真实的来源,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启发。</b></p><p class="ql-block"><b>小客车到达短途交通的终点站,一座土家族村寨。太平河在这里绕村而过,河上有一座漂亮的风雨桥。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写到凤凰古城、沱江上的风雨桥。应该说,太平河上的风雨桥(才落成不久)更大更壮观,而且桥上几乎无人行走。太平河水从桥下静静流过,几只白鹭惊飞。</b></p><p class="ql-block"><b>延目中流,悠想清沂。</b></p><p class="ql-block"><b>童冠齐业,闲咏以归。</b></p><p class="ql-block"><b>我爱其静,寤寐交挥。</b></p><p class="ql-block"><b>但恨殊世,邈不可追。</b></p><p class="ql-block"><b>陶渊明《时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陶渊明站在家乡的桥上,追思孔子与曾点、子路、公西华琴瑟和鸣坐而论道的一幕。那个时代的确很久远了,只能心神往之;而今犹昔也,渊明又何有此叹。沂水之滨舞雩台,太平河上风雨桥。其质朴而空灵之处,斯人独会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云舍古寨。这是一座特别干净整洁的小村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错,这正是《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描绘;最妙的是,这也正是眼前这座土家族村寨的勾画。几位妇女在村中水塘边洗衣服,对走过村庄的陌生人颌首微笑。三五老者坐于场院上,饮茶聊天。村中无人喧哗,鸟儿常飞。一位农人耕作归来,牵水牛自深巷而去,水牛倔强不肯行,隐约有呵责之声。水牛有否喁喁自辩?我就不得而知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悠悠上古,厥初生民。</b></p><p class="ql-block"><b>傲然自足,抱朴含真。</b></p><p class="ql-block"><b>陶渊明《劝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找到梦境中的熟悉感了,远方似乎并不遥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陌上花开,红尘一梦。然而梦境近在咫尺,却永远也无法达到。只需跨出一步,应该就是彼岸,忽然一片白纱般的迷雾飘来,彼岸便消失不见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一条蜿蜒的小路,连接着我的过去与未来。风雨桥在山的这一边,踟蹰而行的水牛在山的那一边;云在水的这边,飘荡的风铃在水的那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p><p class="ql-block"><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b></p><p class="ql-block"><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p><p class="ql-block"><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p><p class="ql-block"><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p><p class="ql-block"><b>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是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谁还在呶呶不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里的远方,是永远的远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3年11月1日写于江口</b></p><p class="ql-block"><b>2025年7月27日编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