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峡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57307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成都市青羊区望仙场街5号锦江河畔矗立着一座“赵渭滨烈士之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墓不仅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和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以身殉国的赵渭滨将军的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上旬的一天,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乘公交82路车从成仁公交站出发,到百花潭公园站下车后,经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赵渭滨烈士墓”处,瞻仰凭吊川军抗日将领英雄。当我走近这座烈士墓时,明显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和川军赵渭滨将军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中的英勇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物综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赵渭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抗日英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渭滨(1894~1938年),字象贤,江苏镇江人,生于四川成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渭滨早年在家乡读旧式小学,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中华民族濒于危亡。入学后,赵渭滨得到当时已倾向于民主革命的成都著名学者李培甫等先生的教育,深受反帝爱国思想的影响,常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议论。1911年,辛亥革命后,四川革命政权为防备清廷残余势力,组编学生进行军训,成立学生军,赵渭滨毅然参加。1912年,转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14年,他在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后,到熊克武部队第1师任参谋。1924年,参加讨贼(曹锟)军,部队屡为北洋军阀势力所迫退出四川,驻防于贵州,湖南一带。不久,孙中山先生任命熊克武为建国军五省联军副总司令,准备北伐,赵渭滨调任第1师参谋长。之后,在四川军界中担任幕僚职务,先后在第28军11混成旅,川康边防军第2师、第3师任职。七七事变前夕,任川军第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3月至4月间,中日双方展开了台儿庄会战。台儿庄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是徐州的门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场残酷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参战人数约29万,日军约5万人,中方以伤亡5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万余人,最终日军“仓皇撤退”,史称“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重大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台儿庄会战分为数个阶段,3月初的滕县、临沂一带的保卫战拉开了台儿庄大战的序幕,3月23日台儿庄保卫战正式打响,4月7日开始对日反击,最终日军溃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台儿庄会战中,赵渭滨所在的122师奉命固守山东滕县。1938年3月18日,山东滕县沦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场惨烈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22集团军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三千川渝子弟兵面对上万日军的围攻,在武器弹药明显落后的条件下,他们与日军精锐师团作殊死搏斗达四昼三夜,甚是惨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41军122师王铭章师长和参谋长赵渭滨等高级将领在这次滕县保卫战中,坚决拒绝了撤退。激战中,他与王铭章将军一起壮烈殉国,牺牲于滕县县城西门,时年44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的英勇抵抗,为滕县的保卫战写下了悲壮的一页。为此,第五战区李宗仁评价:“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国民政府追赠赵渭滨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赵渭滨为革命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赵渭滨名列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么多人都牺牲得,我又怕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铁松:出门因在行进中,未得家中一信,甚念!你学校的通知到了么?何时入校?望你告诉我!”这是1937年10月24日,身在山西抗日前线的川军122师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写给儿子赵世诚的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初,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望仙场街5号的赵渭滨烈士墓前,我有幸听了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秦嘉琦生动讲述赵渭滨烈士的这封家书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赵渭滨家书,图片来源成都市档案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面抗战爆发后,赵渭滨随军出川抗日,参加平型关战役。后转战山西娘子关、芹泉、榆次等地。1938年初,赵渭滨随师长王铭章奉调山东前线,3月随部队固守滕县,与日军激战四昼三夜,后遭攻入城内的日军机枪扫射,中弹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封写给儿子的家书,也成为这位铁骨铮铮的抗日硬汉的遗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嘉琦说,122师出川时,身穿单衣,脚蹬草鞋,武器更是简陋。赵渭滨在信中说:川军的枪等于零,重轻机枪均土造,不能连发,只有以血肉去与敌人机械化的部队飞机炮火碰。结果之如何,不问可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信中,他把在前线看到的一切,一一告诉儿子:“红军之善战,红军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并写道:“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还是要靠共产党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撰写家书时,赵渭滨随部队由山西转战山东参加徐州会战。经过几天的血战和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赵渭滨感触颇多,心潮澎湃。于是他提笔给长子赵世诚写了一封长达1700多字的家书,记述了在山西的战斗经过,分析了对时局和未来的认识,以及对赵世诚学业的叮嘱。在这封长信里,一位父亲对儿女的殷切关怀,浸透信纸,也表露了赵渭滨无畏抗战的决心,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我的安危,我自己晓得。这么多人都牺牲得,我又怕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渭滨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满怀信心,对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无限向往,他告诉儿子:“不是希望你作一个普通工程师了事,还希望准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当一个优良的技师!能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服务!能够在复兴民族恢复失地的工作上作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赵渭滨烈士家书中对子女的期望,也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赵渭滨的三个子女全都从事国防科研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在锦江畔,赵渭滨烈士墓临江而立。2014年,青羊区政府对烈士墓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固翻新了墓碑,并在墓碑旁新修了以芝麻白为底座、黑色花岗岩为碑身的墓志铭,对赵渭滨烈士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墓园广场也更换了护栏,用松柏对墓园进行了绿化,附近的居民和志愿者,还经常前往擦拭墓碑、打扫清洁,缅怀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筚路蓝缕、百年荣光,国家的繁荣富强背后正因为有像赵渭滨将军这样许许多多革命英烈、功臣模范、老战士先进典型……默默奉献自己,才有我们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一定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一定弘扬抗战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