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尔兰纪行

闽水

<p class="ql-block">英国,这个世界上最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我很早就想一睹它的容颜。</p><p class="ql-block">7月8日,在国内还是热浪滚滚的夏日里,我们开启了清凉爽朗的英国、爱尔兰10天之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首都机场乘坐国航CA851航班直飞英国伦敦盖特威克机场。</p><p class="ql-block">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却是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风物,不同的人情。</p><p class="ql-block">此时,北京劲吹的是热风。走在室外,浑身冒汗,仿佛身处烤箱般难受。</p><p class="ql-block">而英国、爱尔兰地区,温度均在10—24度之间,微凉舒适,仿如国内的春、秋般爽快。</p><p class="ql-block">七月,是欧洲的黄金旅游旺季。英国、爱尔兰的景色,此时满眼青翠,室外人工栽培的鲜花灿然盛开,路边山上的野花也如繁星般点缀在苍茫的绿色之中,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从伦敦——牛津——伯明翰——切斯特——都柏林——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爱丁堡——纽卡斯尔——约克——谢菲尔德——剑桥,又回到了伦敦,几乎转了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苏格兰一大圈子。每天的行程都是几百公里甚至接近上千公里,虽说不上万里长征,但也是颠簸、辛苦、困顿的几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身体虽累,但10天的自然和社会人文景观真的是日新,日日新。</p><p class="ql-block">我们观瞻了牛津和剑桥的大学校园风光,参观了切斯特、都柏林、伦敦等城市的古老风貌,游览了壮观的莫赫悬崖和神奇的巨人堤等自然奇观,瞻仰了切斯特大教堂、约克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称西敏寺)等宗教场所,观览了爱丁堡城堡、查茨沃斯庄园(又名达西庄园)、温莎城堡、白金汉宫等贵族皇家的宏伟建筑。我们在剑桥的康河中乘坐撑长篙的小船,品味潋潋的河水在身旁吟诗,欣赏油油的青荇在水中跳舞,聆听飘飘的金柳在风中唱歌;我们满载一船的阳光,揣度着徐志摩当年的诗情与浪漫,与康桥对话,与云彩嬉戏,与快乐握手。我们在泰晤士河落日的余晖中乘坐观光的游轮,观赏巍峨的伦敦塔、峥嵘的大本钟,庞然的摩天轮,俊逸的伦敦桥,欣赏这条象征英国大河的滚滚浪花,与海鸥为朋,与晚霞谈心,与欢娱作伴。我们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参观健力士啤酒博物馆,登上博物馆的最高层,坐在环360度落地玻璃大厅的椅子上,手端一杯健力士黑啤酒,一边慢慢品尝这种世界闻名的黑啤酒的巧克力风味,一边遥望浩瀚无垠的蔚蓝色的天空,俯瞰都柏林的城市风光,真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p><p class="ql-block">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世界大学排名名列前茅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是全球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始建于公元1096年。它下设39个学院,各个学院像天上的星星散落在牛津城的各个角落而闪闪发光。剑桥大学创建1209年,下设31个学院,它们的圣三一学院、国王学院、圣约翰学院名满全球,培养了无数精英名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没有围墙和校门,没有宏伟的高楼大厦;各个学院独立办学、独立管理,呈开放式办学思想。我们徜徉在这两所名校的校园中,欣赏它们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观赏它们美丽而又幽静的学习环境,寻找它们作为世界人才摇篮的“秘籍宝典”。我的耳畔想起了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发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声音,真是振聋发聩!</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英国人的文明有礼。</p><p class="ql-block">英国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们的道路并不宽敞。导游感叹说:她喜欢英国,但不喜欢伦敦,因为伦敦老城路网狭窄,堵车实在会堵得人心慌。我们在伦敦游览,印证了导游所言非虚。英国的乡下,一般道路也只有两车道,偏僻处有时只有一个车道,堵车是常有的事。但司机们似乎习惯了这种状况,红灯停,绿灯行,循规蹈矩,不逾越。我们的大巴在乡下的两个来回车道上行驶,前面远处的一辆垃圾车慢悠悠行驶着,后面的几十部大小车子乖乖地跟着慢行,即使对面的车道无车通行,他们没有也不会越过道路中线而超车过去。在没有红绿灯的转弯处,司机们都是礼让在先。有序文明的驾驶行为,使我这个老司机也深感佩服。</p><p class="ql-block">排队也似乎成了英国人的行为习惯。在市区的商场甚至是服务区的厕所旁,人们都是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没有一个人会插队进来;在酒店等电梯,也是女士优先,礼让先行,颔首微笑,让人有一种温暖感。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在他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显山露水。</p><p class="ql-block">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三个阶段。文明的世界是人类向往的境界;但人类文明从来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说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刷在墙壁上的宣传口号;人的文明是经过制度的约束,文化的熏陶,时间的沉淀,几代人的教育才能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文明是深入在骨髓中,流淌在血液中,镂刻在头脑中的一种人性成熟的基因,是表现在日常言行举止中的一种自知、自觉、自制、自治的品德与修养。</p><p class="ql-block">英国的文明同样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至17世纪出现的骑士精神衍生出来的绅士风度,到19世纪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绅士文化由此深深地影响了英国的社会和人心。</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英国人悠闲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英国的酒吧和咖啡厅特多。无论是白天或夜晚,无论是在市区或乡下的酒吧和咖啡厅内外,我们常可看到三三两两的英国人手端一杯啤酒或红酒或咖啡在门内门外的桌子上慢悠悠地品尝。他们长时间地坐在那里,或晒着太阳,或聊着天,或发着呆,安然悠闲的样子像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导游介绍说,英国人的收入其实并不高,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英国是福利型社会。他们没有房贷、车贷、教育和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他们从来不加班加点,赚了钱就花,失了业政府会每个月发放几百英镑的基本生活保障金。英国法律规定人生自由,没有人可以去干涉别人的生活。他们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炒老板的鱿鱼;他们想玩就玩,想喝就喝,悠闲自在。我们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市政厅参观时,正是上班工作日,市政厅大门口花园的草坪里,却有许多人,有的躺着晒太阳,有的坐着聊天,有的在吃冰淇淋,有的拿着电脑在玩游戏。我疑惑地问导游:“市政厅门口聚集了这么多闲人,没人干预吗?”导游笑着回答:“英国没有保安和城管,只要你的言行举止不干扰或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就不会有人干预你”。导游还介绍说:“冬天,这个草坪还是个圣诞集市”。英国人喜欢在公园的草坪上闲坐晒太阳,这种现象在伦敦市区的公园里也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英国的公路两边除了树木房子就是大片大片的草地。车窗外的草地上不时有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着青青的嫩草,没人放牧,也没有围墙隔离。连导游也感叹说:出生在英国的牛羊,幸福指数也相当高哦。</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点。参观大英博物馆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一项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市区的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拥有的藏品达800多万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由于空间限制,日常只有1%的藏品公开展出。</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有十个专题展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镇馆之宝有埃及罗塞塔石碑、埃及木乃伊、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石雕、中国东晋顾恺之唐代摩本《史女箴图》及辽三彩罗汉像等等。</p><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刻有古埃及早期的三种文字,比中国的甲骨文出现早了2000多年,是见证古埃及文明悠久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石雕展现了古希腊建筑和雕塑艺术的巅峰成就,是古希腊人在石头上谱写的华美史诗。帕特农神庙石雕虽有损坏,但其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约23000多件,是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收藏量最多的博物馆。日常展出的中国文物只有大约2000件。这些文物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和艺术类别,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青铜器、汉代漆器玉器、唐三彩、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瓷等等,其中不乏有中国的绝世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许多人走出大英博物馆,心里充满了怨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那些宝贵文物,都是从别国抢过来的,英国人过去是强盗,是土匪!</p><p class="ql-block">是的,博物馆展出的本应是本国本地的历史文化艺术藏品。可大英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全都是别国别人的文物,展出的其他展品基本都是他国他人的文物。800多万件藏品有多少是英国本国的文物?</p><p class="ql-block">按照人性常理,抢却、偷盗或通过非正常交易得到的文物或财富,只能偷偷地藏在家里,束之高阁。哪敢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拿出来展览示众,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p><p class="ql-block">再者,博物馆展品本应是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艺术传统,可如今,他们却在宣传弘扬别国别人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古老文明成就,这不是违反常理、违背基本的逻辑吗?</p><p class="ql-block">我想答案应该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明里展览的是文物,真正展览的是他们的历史,是英格兰小小岛国征服世界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18—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船坚炮利”,开始向外迅速扩张,强行撬开别国的国门,闯进别人的家里,杀人放火,把别人家里的金银财宝夺为己有。据史载:英国至1911年,在海外的殖民地面积超过它们本土的111倍。英国从此号称“日不落帝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英国的国旗迎风飘扬。这辉煌的历史是英格兰民族写在骨子里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当我走出大英博物馆的门口,我的脑海里萦绕的是英国掠夺文物的历史画面,是对中国发起两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烽火。那熊熊燃烧的战火直接摧毁了清帝国闭关自守的大厦。据史载,单火烧圆明园中国就被侵略者掠夺走了150多万件文物,其中有多少文物被置放在大英博物馆里?!</p><p class="ql-block">人类从丛林中走来,无论如何发展,“丛林法则”都是铭刻在人类脑海中的钻石意识。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挨抢,这似乎是世界“永不消逝的电波”。</p><p class="ql-block">参观大英博物馆,我接受的是文史的知识,是思想的触动,是灵魂的拷问!</p><p class="ql-block">10天的旅行匆忙而疲劳,但异国他乡的风物大大增长了我的眼量。</p> <p class="ql-block">英国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大楼</p> <p class="ql-block">牛津大学愽得利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牛津圣玛利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切斯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晚饭间观赏爱尔兰人的踢踏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在都柏林健力士啤酒博物馆最高层品啤、观天地之辽阔</p> <p class="ql-block">爱尔兰圣三一学院校内一角</p> <p class="ql-block">贝尔法斯特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英国的海岸巨人堤景观</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城堡一角</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城堡全景</p> <p class="ql-block">英国大文豪司各特雕像</p> <p class="ql-block">苏格兰司各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约克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达西庄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达西庄园里展览的中国瓷器</p> <p class="ql-block">达西庄园里展览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达西庄园里展览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剑桥康河</p> <p class="ql-block">在剑桥乘坐撑长篙的小船游览康河</p> <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女王学院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牛顿苹果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温莎城堡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温莎城堡里展示的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和卡米拉王后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温莎城堡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里的展出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p> <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上的早期埃及文字</p> <p class="ql-block">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p> <p class="ql-block">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古埃及神像</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红山文化珍宝——玉猪龙</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玉器——玉琮</p> <p class="ql-block">伦敦街道上的苏富比拍卖行</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大门前景观</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品——梵高的油画《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品——达•芬奇油画《岩间圣母》</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品——拉斐尔油画《耶稣受难日》</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品——印在英镑上的国宝级油画</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王居住地——白金汉宫门口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王居住地——白金汉宫</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王居住地——白金汉宫大门</p> <p class="ql-block">英国国王居住地——白金汉宫大门口的卫兵</p> <p class="ql-block">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p> <p class="ql-block">伦敦大本钟与英国的上议院</p> <p class="ql-block">在大本钟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伦敦泰晤士河摩天轮</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