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记忆的褶皱里,农村曾是一幅自给自足的画卷。炊烟枭枭升起,田间地头的人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春种秋收,每一粒粮食,每一件手工制品都饱含着生活的质朴与坚韧。而如今,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封闭的自给自足逐步迈向开放多元的发展新态。</p> <p class="ql-block"> 曾经,农村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小世界。农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种自家的土地,收获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大部分用于满足一家一的温饱。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下,妇女们纺线织布,制作一家人的衣裳,家家户户饲养家禽家畜,鸡蛋,肉类等成为餐桌上难得的美味。农闲时,人们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农具,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那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婚丧嫁娶,盖房上梁,大家都会自发前来帮忙,形成了紧密的村落共同体,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承载着浓浓的乡土情怀和简单纯粹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农村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交通的改善,信息的传播,让农民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他们在城市的工厂、工地、服务业中辛勤劳作,将工资寄回农村补贴家用。这不仅改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也为农村注入了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妇女,也开始调整种植结构,不再仅仅满足于种粮食作物,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通过与收购商合作,将农产品销往城市,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p> <p class="ql-block">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成为农村变革的重要催化剂。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农村的优质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许多农民变身″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开设网店等方式,将自家的农产品直接推向全国市场。曾经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土特产品,如今成为网络热销商品。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农村的知名度。此外,互联网也让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农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市场动态,享受远程教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生活质量。</p> <p class="ql-block">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水泥路修到乡村家门口,车辆进了村庄,自来水,天然气接入农家小院,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间小道。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宽蔽明亮的楼房,家中配备了现代化的家电设备。乡村图书室,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娱乐方式,文体锻炼等成为新的时尚。</p> <p class="ql-block"> 从自给自足到多元共生,农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上,更体现在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世界的充实上。尽管在变革的过程中,农村也面临着人口流失,传统文化传承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