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天、地、水、草

牧步

<p class="ql-block">炎夏,7月27日,陇之南,天气晴朗,气温最高35度。</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趁着盛夏的清晨出发,直奔姚寨沟。烈日虽高悬,却挡不住寻凉的心。一进山沟,热浪便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溪水潺潺、草木清香。脚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水底石子被冲刷得圆润光滑,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碎成一片片跳跃的光斑。青草铺满溪岸,踩上去软绵绵的,像是大地悄悄递来的一句问候。这一刻才明白,真正的清凉不在空调房里,而在自然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天蓝得纯粹,几朵白云悠悠飘过,像是被山风轻轻推着走。山势起伏,绿意层层叠叠,从近处的嫩绿一直蔓延到远处的深青。盘山公路如丝带般缠绕而上,偶尔有车影缓缓移动,却不显喧嚣,反倒为这静谧添了几分生气。路旁一丛丛野花悄然绽放,紫的、粉的,在风里轻轻点头,仿佛在和过路的人打招呼。这样的景致,不需修饰,已足够让人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瀑布是这片山谷的魂。远远就听见水声轰鸣,走近时,凉意扑面而来。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在岩石上溅起细密的水雾,随风拂在脸上,像是大自然亲手递来的一杯冰茶。树冠如伞,遮住了灼热的阳光,只留下斑驳光影在地面游走。几位游客站在瀑布前拍照,笑容被水汽打湿,却格外生动。我索性闭上眼,听水声、风声、树叶沙沙声,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一角清凉。</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间小路往上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像是一路撒下的碎金。路边支着几把彩色遮阳伞,底下摆着简易茶桌,有当地人卖山泉水泡的野茶,清甜微凉,喝一口,暑气全消。小路蜿蜒,通向未知的深处,每转一个弯,眼前就换一幅画——有时是陡峭山壁,有时是开阔山谷,有时只是一片静静生长的树林,却都让人忍不住驻足。</p> <p class="ql-block">溪边停着几辆车,人们三三两两坐在石头上,有的脱了鞋把脚泡在水里,有的孩子在浅滩上追逐水花。一位老人坐在树荫下读报纸,狗趴在脚边打盹,时光在这里慢得几乎停住。我蹲在溪边,看水流绕过石块,形成小小的漩涡,又继续向前。这水,从山里来,带着冷意,也带着生机,一路歌唱着奔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回望,青山连绵,绿得深沉而饱满。一条公路如细线般穿行其间,远处山谷里藏着几户人家,炊烟若隐若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山风拂过林梢的低语,只有溪水不知疲倦的吟唱。陇南的夏天,热得真实,却也凉得彻底——热在山外,凉在山中;热在城市,凉在自然。</p> <p class="ql-block">抬头看天,依旧是湛蓝如洗,云朵洁白轻盈,像是被谁精心摆放过。山峦在阳光下轮廓分明,植被浓密得几乎要溢出绿来。我站在“陇南市武都区”的标识旁,拍下这一刻的风景,时间定格在2025年7月27日11:30。这不是旅游宣传片里的画面,而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夏天。</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又见一处瀑布,水流从岩石上垂落,如一道素练,轻柔却不失力量。岩石上覆满青苔,湿漉漉地泛着光,周围的树木枝叶繁茂,将水声温柔地包裹起来。右下角的时间显示12:04,阳光正好,空气里全是草木与水汽混合的清新。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刻,比任何空调房都奢侈。</p> <p class="ql-block">洞穴口微凉,像是山体呼出的一口气。一位大人抱着孩子站在洞内,孩子戴着遮阳帽,好奇地望着外面的瀑布。洞内光线柔和,岩壁粗糙,却让人感到安心。他们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仿佛在和自然对话。我也停下脚步,感受这份静谧——原来最动人的风景,常常藏在最安静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更多人聚在洞口,有的拍照,有的倚着岩石聊天。阳光从洞外斜照进来,把人影拉得很长。瀑布在眼前奔流,水声轰鸣却不吵闹,反倒像是一首恒久的背景音乐。这一刻,人与自然的距离消失了,我们不是过客,而是这山、这水、这草木间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见一株紫色的花,开得热烈,花穗高高挺起,像是在向夏天致敬。手机扫了一下,原来是大叶醉鱼草,90%的识别率,名字有趣,花更美。它不争不抢,就长在溪边石缝里,却成了整片绿意中最亮眼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好山好水好风光,丝丝水汽送清凉!这么美的天,这么绿的地,这么清凉的水,在这炎热的夏季里,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吗?!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走得慢,看得细。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记住——记住这天的蓝,地的绿,水的凉,草的柔。这个夏天,因一场山行,变得格外清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