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题记】</b><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人们往往都会有一个美好理想和愿望,起初萌发这个理想和做规划时,总是把美好想的很多,而对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人们普遍心理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而把不好和不堪、自己作难的一面都留给自己,藏在内心深处。这样的心理状态就导致人们在从他人处获得的对一事物和一个行业的了解看法时总是有偏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做出辞职做律师决定的我就是这样的,执业后美好的理想和现实的骨感形成了鲜明和强烈的对比,好在我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这里面有家人无私和坚强的支持。所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站在你身后给予无私支持的人永远是你的爱人你的亲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在榆中一朋友农家乐休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理想撞上柴米油盐</b></p><p class="ql-block"> 理想终归是理想,可一旦与现实相撞,那美好的设想总抵不过现实生活的油盐酱醋。</p><p class="ql-block"> 辞职时做好了三年没收入的思想准备,可习惯了月月有工资收入的我,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没有收入,都还可以接受,可当几个月没收入时,内心的慌乱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及零零年代的律师工作主要是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这些业务都是和公检法打交道,案件来源也是熟人介绍,知道案源的自然也是他们,有律师需求的人也多数通过他们介绍。而律师管理制度又不允许律师做广告。因此熟人介绍、司法人员推荐就成为初期律师案件来源的主要渠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工作后一直在高校和行政机关,人脉熟人都在这些单位,而这些单位的人员恰恰也是对法律需求最少的一个群体。因此摆在我面前的第一困难就是,得让人知道我做了律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03年在办公室和部分同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初期律师的基本生存之道</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个刚有BB机的年代,大哥大、模拟信号手机刚起步,不像自媒体发达的今天,那时人们交流主要是面对面交流和电话。律师两极分化也不是很严重,慕名而来的相对较少,因此那个年代律师案件来源主渠道就是熟人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推销自己就成了律师活下去的主要路径。如何推销,律师们就八仙过海各现神通,公检法机关出来做律师的靠已有的人脉就基本可以满足了,像我这样的或者像我所创始合伙人三个都属于学校出来的人就只有这三板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上门推销,一类是拿上黄页(电话本)从头至尾去上门推销,这类属于内心极为强大的一批,我们所创始合伙人,他们就对着黄页上的单位,一个一个上门推销,发名片。我属于脸皮薄的,也就是有事没事去熟人办公室聊天,告诉他们我辞职做律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聊天喝酒,加深感情和友谊,所以那个年代,喝酒几乎成了每个律师的基本技能,无论男女,这类推销手段也是最伤人身体的,没办法,熟人社会的生存法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与媒体合作,扩大知名度。所有律师及律所,都千方百计和报纸杂志电视台合作,做法律顾问,开办法治宣传栏目,解答法律问题。我们所就先后和省电台、主要报纸、杂志都进行了合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个延伸宣传手段:律协任职、各行业协会做法律顾问和参加行业协会,著书立说、培训演讲,通过各种途径推销自己,总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目的只有一个,路径就各现神通: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是一个律师,若有法律问题能想起我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参加报社组织的法律咨询活动后部分同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这种推销自己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的律师还多数是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方式已经落后时代了,在已经进入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律师的管理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造成了目前律师被法律服务公司吊打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些媒体及律师行内人士分析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被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围剿的原因时,一股脑把它归咎于资本的贪婪、律师的固步自封,往往不愿意或者回避传统管理模式对律师事业的限制,其实我认为目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律师业的发展,律师自身或者律师事务所内部求变就变的力不从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当上层建筑严重制约经济基础时,上层建筑变革就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律师管理制度能够适应目前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改变目前管理模式,把律师的手脚解放出来,我想我们的这个群体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行业的再次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培训之余在深圳海滩放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说了那么多的不易,那只是我个人而言,从律师业整体上来说,与现在白热化的竞争相比,那时从事律师工作还是比较悠闲轻松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因为从业人员较少,业务需求多从业人员少。我刚执业时,全市估计就几百人吧,律所最多二十多家,现在全市律师人数估计已达5000人,律所估计也近两百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律师收费与当时的人们的收入比还是很高的,生存压力不大,甚至有人说:律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再物价及收入水平翻了几番的情况下,现在的律师收费居然比一二十年前还低,就可以想象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压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法律环境相对较好,法律共同体认可程度较高,公检法律师相互配合,对对方工作也比较支持,这点我后面会用专门一篇来描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这三点外,可能与整个大环境变化也有关系,当前各行各业内卷内耗都成为常态。</span></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请关注下篇:</p><p class="ql-block"> 我的律师之路(四)</p><p class="ql-block"> 个体自由与职业道德要求的极限拉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