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行(2025.6.24-7.9)吉尔吉斯斯坦旅程(1)

孙金儒

<p class="ql-block">整整花了一天时间从哈萨克斯坦赶路来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入住当地四星庄园式酒店,一眼望去,酒店给人的感觉不错。舒缓了一路的身心疲惫。</p> <p class="ql-block">趁着天色还早,信步走去,酒店以繁茂的花卉、珍稀绿植、水景庭院为特色,营造出四季如画的沉浸式环境,尤其是这里的牡丹花盛开的特别鲜艳。</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建在伊塞克湖旁,顺着湖边的木栈道,吹着和煦的晚风,领略落日晚霞中的伊塞克湖,彻底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盆地,湖面积约6236平方千米,湖水体积17350亿立方米。在世界高山湖泊中,伊塞克湖按面积仅次于南美洲的的的喀喀湖,是世界第二。</p> <p class="ql-block">但按湖深和湖水量计算,伊塞克湖则居世界首位。现在的伊塞克湖是吉尔吉斯的重要旅游胜地和疗养区。</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渐变暗了,酒店在夜色中又像重新换了装颜,灯光下映衬出闪闪烁烁的星光,该收拾好心情,迎接明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伊塞克湖边的游轮码头,登船游览伊塞克湖。伊塞克湖的湖水盐度约5.8%、地热活动及水体庞大,冬季表层水温仍保持2-3℃,冬季不结冰,被称为“热湖”。‌‌</p> <p class="ql-block">伊塞克湖无出水口,主要依赖118条冰川融水河流及降水补给,年蒸发量高达820毫米,形成动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伊塞克湖,这颗中亚的璀璨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曾长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强行规定中俄西段边界走向,把历来属于中国的山河湖泊和设在中国境内的卡伦指为分界标志,为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制造条约依据,也为伊塞克湖的失去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带着些许惆怅的心情,离开了伊塞克湖,仿佛看到自家的孩子被别人在领养。所以,永远记着这句话,落后是要被挨打的。下一站我们去观看当地牧民的猎鹰表演。</p> <p class="ql-block">猎鹰是吉尔吉斯斯坦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狩猎的重要帮手,帮助他们捕捉野兔、狐狸等猎物,据说,一只出色的老鹰从雏鹰到成年,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而这二十年里,驯鹰人和老鹰是寸步不离的,人与鹰需要不断培育感情,才能狩猎成功。</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场猎人用拉动一张狐狸皮奔跑起来,引诱老鹰扑食的表演。表演开始前,一位牧民先把猎鹰带离约200米远,然后这里的牧民拖着一张狐狸皮在地上狂奔,说时迟 那时快,只是瞬间猎鹰就扑到眼前,一口就咬住了狐狸皮。</p> <p class="ql-block">猎鹰传统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是游牧历史的重要象征。在吉尔吉斯斯坦还保留着这一传统,观看表演过程中,还进行了射箭互动,我射出的一箭正中靶心🎯,看来如果流放丛林还是有存活的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来到了东干村,村里的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他们的长相和中国人无异,吃饭使用筷子,主食为拉面、饺子、大饼等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面食,还会做別具特色的“陕西凉粉”。他们的民族语言为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陕西方言。</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史上一个悲惨的故事:1862年陕甘回民发起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史称“陕甘回变”。起义持续至1877年,最终被左宗棠率领的清军镇压,根据不同资料的统计,这十五年间,陕甘两省汉、回族的人口下降了约1500万,可见当时的战争惨烈。</p> <p class="ql-block">回民起义被镇压后,导致大量陕甘回民流亡。‌我们访问的这个东干人村子称为“陕西村”。村子里约有二千人,已经传承至第十代,我们在这里与当地东干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并在此品尝了一顿吉尔吉斯斯坦风味的陕西餐。</p> <p class="ql-block">布拉纳古塔-诗歌塔,位于托克马克附近的中世纪八剌沙衮市境内,是中世纪城市的见证,这座塔建于10世纪至11世纪,原本是一座清真寺的宣礼塔,高达45米。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雨和多次地震的破坏,15世纪的一次大地震摧毁了塔的上半部分,如今仅剩25米高。2014年,诗歌塔作为“丝绸之路”的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拉纳塔还有一层历史意义,它是八剌沙衮城的遗址的唯一遗存。八剌沙衮是喀剌汗国西部的首都(东部是喀什),喀剌汗是宋朝时期西域颇有影响力的政权,后来被金朝驱逐的辽国宗室耶律大石占领,成为西辽的首都,是个故事很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诗歌塔现在对游客开放,但登塔非常困难,楼梯非常窄也非常陡,登塔时最好什么东西都不带就上去,并且登塔的石梯越上面越窄,中间也沒有休息平台,并且上下无法交汇,所以必须一鼓作气登顶才可以。</p> <p class="ql-block">碎叶城 , 吉尔吉斯斯坦最有“看头”的唐代古城 ,中国伟大诗人李白出生地。 大诗人李白生活到5岁才离开该城。现在这里是一片废墟,据地导介绍当地正在筹划在这里修建一座博物馆,但是建成是五年还是十年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碎叶城遗址现称托克马克,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紧邻楚河,距首都比什凯克约60公里。当年碎叶城仿唐代长安城建城,十二门设计,令西域胡人惊叹,曾为安西四镇之一(与龟兹、疏勒、于阗并列)。2014年入选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李白为什么会出生在这里,当年唐朝实行「流人戍边」政策,李白先祖可能因犯罪被流放至此,其父李客在碎叶城娶当地女子生育李白。‌‌郭沫若等学者支持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城的说法,但这一观点也存在争议。</p> <p class="ql-block">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阿拉阿恰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1976年,位于天山山脉,覆盖了阿拉阿查河流附近的峡谷以及周围的山脉。这里不仅适合野餐郊游,还是徒步旅行、滑雪和爬山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阿拉阿恰国家森林公园是吉尔吉斯斯坦最著名的自然景区之一,位于首都比什凯克以南40公里处,以天山山脉的高山峡谷、冰川河流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特色,包括雪豹、野山羊、獐鹿等珍稀动物。‌‌</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分布着20多个大小不等的冰川和约50座山峰,两条主要河流——Adygene和Ak-Sai由冰川融水形成,形成了小瀑布、温泉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公园是徒步者天堂,初级路线如“徒步者小道”适合家庭游客,专业登山者可挑战Komsomolets峰或科马罗夫峰‌。</p><p class="ql-block">‌冬季时这里滑雪和雪地徒步是冬季亮点,雪松林与雪山构成童话般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阿拉阿恰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丰富,高山珍稀物种‌雪豹‌、野山羊(北山羊)与獐鹿‌:常见于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带,适应陡峭山地环境‌。当然要遇见这些动物也相当不易,但小松鼠、小鸟是不怕人的向你讨吃的。</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