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燃途·探访藏区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石道人家

美篇昵称:石道人家<br>美篇号:2646810<br>拍摄地:甘肃玛曲、四川郎木寺<br>拍摄时间:2025年7月9日 2025年7月9日,是“一车四轮·燚”组合,边旅行边拍照“川西草原+甘南小环线”自驾游的第四天。今天我们将从川青甘边缘县城久治出发,经过甘肃的玛曲到甘青川交界处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郎木寺,去探访藏区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因遇到久治至玛曲公路改建施工,去玛曲的青海段有20多公里土路坑洼连连,一路颠簸跑了一个多小时。踏上玛曲的辖地阿群段后道路才平整顺畅起来。 玛曲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县,以黄河首曲而闻名,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这里拥有亚洲最大高寒湿地、“中国最美五大草原湿地”之首的阿万仓湿地;有保留吐蕃文化遗迹的宁玛寺(娘玛寺)院等。一踏上这片土地,就会被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所吸引。 这不,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在海拔3500米,巍峨屹立于世界之巅宁玛寺(被誉为娘玛寺)。它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乡,四周是蜿蜒的黄河支流与广袤的草原环绕,景色壮丽而圣洁,自然景观与宁玛寺的神秘氛围相得益彰。 这里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而声名远扬。这个2018年建成的转经筒,建筑总高42.38米,直径12.43米,重达320吨,筒体由尼泊尔工匠手工锻铸,表面镶嵌60公斤黄金浮雕六字真言,内置11万册《大藏经》,需10余人合力方可转动,堪称一绝。这一壮观的转经筒已成功载入“世界最大的大藏经转经筒”吉尼斯纪录。 离开宁玛寺,我们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同时又深刻体会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前往郎木寺的路上,随处可见各式经幡、藏式红黄相间的鎏金建筑和古塔。 中午1.40左右,我们顺利到达郎木寺镇,在半山坡上俯瞰整个郎木寺镇给人一种震撼。不大的地方到处是层层叠叠的各种藏式建筑、经幡、古塔等,鎏金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光芒,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让人有一种庄重与神圣感。 郎木寺坐落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带,海拔3480米,它的名字来源于藏语中的“仙女”之意,因为该地的一个山洞中有石岩形状酷似亭亭玉立,民间传说这是仙女所化,因此得名。此外,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所以郎木寺也可以被翻译为“虎穴中的仙女”。因其宛如人间仙境般的景致,被誉为“东方小瑞士”和“甘南香巴拉”,是甘南秘境中的藏地净土,每年5-10月,以其无与伦比的纯净美景,吸引着无数旅游者前来探访。这里不仅拥有着壮观的藏传佛教寺院,更将小桥流水与古刹梵音和谐地融为一体,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因此,有人曾戏言:“若不到访郎木寺,等于未曾真正领略过甘南的魅力。”这恰恰印证了这座小镇所散发出的强大吸引力。 一条溪流,一座古镇,两所寺院的郎木寺,在青藏高原明媚的阳光下,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溪流,映衬着寺院辉煌的金顶、银顶、红墙,院落中焚香的烟雾袅袅上升,一只只高山秃鹫滑翔到令你吃惊的低空,我不得不在心底里暗暗惊叹:这完全是一个天地人神的和谐之地! 摄影摄像:罗万实、张晓明、杨政<div>文字编辑:张晓明</div><div>美篇编辑:石道人家</div><div>背景音乐:《般若》纯音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