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齐鲁十座山 仰望先贤倍感念(下集)

天目

<p class="ql-block">  《攀登齐鲁十座山 仰望先贤倍感念》上集分享了泰山、蒙山、沂山、鲁山、莲花山,下集接着分享五莲山、崂山、成山头、云门山和千佛山,请您接着赏光。</p> <p class="ql-block"> 六、五莲山</p><p class="ql-block"> 五莲山,位于鲁东南沿海城市日照市五莲县东南,属温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特产丰富,山清水秀,河川纵横,素有台湾花莲,"山东五莲"之美誉。五莲山风景名胜区奇石林立、景致奇异,各有千秋。域内万木葱郁,清丽峻茂,燕鹊环谷,山泉绕溪,匹练飞瀑,种种胜境,构绘出一幅清新、雅致、秀美、险绝的画卷。纵观五莲山风景区,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地融于一体,造就了风景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涧等400余景无不透露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谓景点遍布,水水相连,生机勃勃,灵气无限。</p><p class="ql-block"> 五莲山因五莲列峙,耸接云霄,如莲花初放而得名。景区内奇峰林立,遍山峰石,或雄伟,或形奇,或秀美,各具风格,仪表万千;怪石嶙峋,上不见巅,下不见路,奇色异景比比皆是;又颇具灵气,似唤之能应,驱之能动,五指峰、钵盂峰、玉烛峰、万卷书、龟峰、靴石、无字碑等均形成颇具特色的峰石景观。大自然以神来之手给这里创造了许多的洞天福地,并且赋予了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烟雨涧下的水帘洞,巨石叠垒而成,滴水成帘,人入洞中,暑气皆无。似洞非洞的一线天,仰望苍穹,一线尽收,使您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妙。景区内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丰富绚丽,具波澜壮阔之美。黄海之滨,五莲山自古为齐鲁名山。奇峰,怪石,飞瀑,幽潭,神工鬼斧,气势不凡。昔人将此地与岱岳、崂山并提,苏轼盛赞为"奇秀不减雁荡",真是天开图画,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七、崂山</p><p class="ql-block">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黄海之滨,是一颗镶嵌在青岛的东方明珠,它拔海而立,气势雄伟,岚光变幻,云气离合,是闻名遐迩的海上仙山、道教名山。崂山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是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第一高峰,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崂山因地处海滨,岩深谷幽,风景秀美,自古便被人们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古往今来,许多方士、道士及文人墨客纷纷前往山中隐居修炼及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崂山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拍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历有“神窟仙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备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之推崇,深为隐者高士、名道高僧所垂青。传说秦始皇曾登崂山以望蓬莱,徐福由此出海寻求仙药;汉武帝驾临不其祀神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了“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的千古名句。宋、元之后,文人墨客更是纷至沓来。大文学家蒲松龄将崂山视为第二故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崂山名满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成山头</p><p class="ql-block"> 成山头景区,位于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山脉最东端,故而得名成山头。成山头海拔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与韩国隔海相望仅94海里,是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所以被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群峰苍翠延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万千,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1988年,成山头风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10月,成山头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大陆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自古成山头就是兵家必争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最后一战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碑至今还保存于皇庙内。成山头自古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商定天下之后 ,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礼祠名山,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始皇庙"及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古迹;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东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观日出,建成山观,且作赤雁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云门山</p><p class="ql-block"> 云门山位于山东省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群峰突起,平野拔笏,松荫覆足,陡崖峭立,山势巍峨,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端放城南,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独具风貌,自古为山东名山。山顶有一个南北贯通的天然穴洞——云门洞,高阔过丈,远望如高悬于天空的明镜,拱壁镶嵌。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若隐若现,蔚为奇观,缥缈宛如仙境,故被称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壁”,乃为古青州胜景之一,云门山也因此而得名。许多描写云门山的诗句,都描写的出神入画,不管是王心鉴的《游云门山》:“闲访云门山,悠然踏龟鳞。移步皆苍翠,招手即白云。勿扰陈抟梦,恍闻范公吟。明月照青州,仙境蜕俗痕。”还是赵居贞的《云门山投龙诗》,都把云门山的美景,刻画得激动人心。云门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云门山石窟及石刻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山阳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如欧阳修、富弼,王世贞,钟羽正等,给云门山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阴摩崖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云门山“寿”了,距今已400多年的历史。“寿比南山”一词即渊于此。“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当地流传着“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十、千佛山</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主要景点有兴国禅寺、千佛崖、历山院等。千佛山景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地域价值显著,为中国少有的位于城市中的自然山体景观。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千佛山属于泰山余脉,主要分为北向、西南向和东南向三个坡面,植被主要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人工植被为主,动植物种类丰富。</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万佛洞位于千佛山北麓,是千佛山的一大胜景,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全国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经过艺术家精选、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最大卧佛长28米,洞前矗立的大佛高15米,洞内壁画万余平方米,各以精美瑰丽、浑朴雄壮、含蓄秀丽、宏伟粗犷等不同风采交相辉映,再现了中国石窟雕像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在华夏大地的东方,黄河奔腾,泰山巍峨,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那是山东,承载着岁月的厚重,闪耀着文明的华光,如诗如画,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山东,简称“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省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又称“齐鲁”。</p><p class="ql-block"> 山东是一幅大美无言的山水画,东有壮阔海洋,西有宽广平原,北有澎湃黄河,中有雄伟泰山;山东是一部广博深厚的历史书,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思想熠熠生辉,圣贤智者灿若星河,名家巨匠层出不穷;山东是一曲昂扬向上的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攀升,新旧动能转换风起云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敢闯敢试、勇立潮头。</p><p class="ql-block"> 泰山在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在这里入海,奥运在这里扬帆,长城在这里始建,运河在这里重现。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山东的风土人情,独具魅力,每一处风景都是一幅绝美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山东,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齐鲁大地的山光水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哺育了孔孟等先贤圣哲。思接千载,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科圣墨子、兵圣孙武、智圣诸葛亮、工圣鲁班、书圣王羲之、鬼圣蒲松龄等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杰出人物都诞生在齐鲁大地,齐鲁名士如星辰闪耀历史长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东先后出现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等遗址。5000年前,黄帝在曲阜诞生,开炎黄纪元;3000年前,鲁国在曲阜建都,传礼乐文明;2500年前,孔子在曲阜布道,建儒家学说。</p><p class="ql-block"> 大美山东景,好客山东人。山东的人民以豪爽、耿直和仗义著称,是礼仪之邦的代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好山川造就了山东人踏实肯干、忠厚诚信的精神特质,灿烂辉煌的文化积淀涵养了山东人重情重义、豪爽厚道的心性品格。一山一水一圣人就是对山东最好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山东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这里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从沂蒙山区到胶东半岛,从微山湖畔到渤海之滨,山东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沂蒙山区是山东革命老区的典型代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人民用独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红嫂的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这种"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无私奉献,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山东人民的血脉。山东这片热土,孕育了灿烂的齐鲁文化,更铸就了不朽的革命精神。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人文传承与红色基因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p><p class="ql-block"> 山是英雄的丰碑,山是英雄的精神。攀登齐鲁十座大山,仰望英雄的传承,感悟华夏的神蕴,感恩英雄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以历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谢 谢 观 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