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之旅(4) 鸣沙山月牙泉

陈国雍

2025.6.16. 星期一 晴 从莫高窟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打的也就30多元。<br>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以与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br>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br> 199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br>2005年,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荣誉称号。 <br>201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br> 下午的鸣沙山还是很炎热的,以前总感觉在茫茫沙漠骑乘上骆驼,题名:“沙漠驼铃”是很件很浪漫,也很有诗意的。 当骑上高高驼峰在火辣辣太阳光照射下,骆驼一颠一颠的摇晃着,我攥着驼鞍上的护栏,只能双手牢牢抓紧护卫栏,骆驼的步伐远非想象中那般稳健,每一步都带着剧烈的颠簸,不然就有被摇晃摔下来的危险,真时没有一点儿骑乘的快乐。我们总爱想象夕阳为沙丘镀上金边时,驼队踏着碎金缓缓前行,铃声在寂静中荡开涟漪,连风沙都变得温柔 —— 直到双脚踏入鸣沙山的热浪,才惊觉所有浪漫都是未经炙烤的想象。 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月牙泉在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月牙泉就在鸣沙山旁边,在沙漠之中有这样一湾泉湖也堪称奇迹了,在绵延起伏的黄沙环抱中,那一湾泉湖如新月般卧在大地,湖面泛着细碎的波光,岸边的芦苇丛在热风里轻轻摇曳,湖面上长满了芦苇和绿色植物,簇簇绿色植物顽强地从沙砾中探出头,为这片荒寂的沙漠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依傍着泉边的塔楼更添景致,飞檐翘角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与周围的黄沙、碧水、绿苇相映成趣,让这片原本苍茫的天地瞬间变得妩媚而灵动。<br>面对如此美妙的盛景大家都陶醉其中,二位女士情不止禁地跳起了舞蹈……<br> 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生命对美的本能回应。当两位女士在泉边起舞时,她们的舞姿与芦苇的摇曳形成奇妙的共振。这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灵魂被自然之美击中后的自然流露。沙漠的苍茫曾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而月牙泉的灵动却唤醒了生命深处的喜悦这种舞蹈,都是生命在感知美好时的律动。 远处的沙丘在强光下泛着白金般的光泽,看似平缓的曲线下,藏着足以耗尽体力的坡度。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沙丘之上,点点人影在移动,远远望去,攀登鸣沙山与滑沙的人群为鸣沙山增添了活力,让这片沉寂的沙漠有了生动的气息。<div>注:历史资料引用了百度条文</div><div> 2025.7.2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