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旧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安徽省博物馆展览陈列大楼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安徽省博物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安徽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0年6月,安徽省博物馆进入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行列。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2011年9月29日新馆建成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该图为安徽博物院新馆。</p>  <p class="ql-block">该图为安徽博物院新馆。</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兽首原为圆明园海晏堂水力钟喷泉的核心构件,是清朝鼎盛时期中西文化交融与工艺技艺巅峰的象征。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的浩劫中,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瑰宝被迫流落海外,历经百年沧桑。如今,随着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复兴,兽首陆续回归,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共呈现七件圆明园兽首,其中虎首、牛首、猴首、猪首四尊为原件,属国家一级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而鼠首、兔首为复制件,马首为仿制件,虽非原件,却同样以精湛工艺再现昔日辉煌,让观众得以一睹兽首风采。</p>  <p class="ql-block">从流失海外到重返故土,圆明园兽首的命运折射出国家兴衰与文化觉醒的历程。2025年5月28日至8月31日,“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将在安徽博物院新馆盛大展出。这是安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回流文物特展,亦是一次唤醒民族记忆、弘扬爱国精神的文化盛事。</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现场,虎首原件静静陈列,目光如炬,仿佛诉说着百年前的辉煌与屈辱。其铜质细腻、雕工精湛,展现出清代铸造工艺的巅峰,也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p>  <p class="ql-block">牛首原件在展柜中熠熠生辉,线条刚劲有力,神态庄重威严,展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作为圆明园兽首喷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鼠首复制件在展厅中同样引人注目。虽为复制品,却以高精度工艺再现原作神韵,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兽首的艺术魅力,也唤起对流失文物命运的深思。</p>  <p class="ql-block">兔首复制件在灯光下温润如玉,神态温雅,与展厅整体氛围相得益彰。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文化记忆,也寄托着人们对团圆与复兴的美好期盼。</p>  <p class="ql-block">马首仿制件以精湛工艺再现原作风采,神态昂扬,线条流畅,展现出兽首喷泉昔日的恢宏气势。虽为仿制,却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唤起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猴首原件在展柜中栩栩如生,神态灵动,仿佛穿越百年时光,与观众对话。其铜质细腻、铸造精良,展现出清代工艺的高超水平,也承载着一段沉痛而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猪首原件在展厅中静静陈列,神态憨厚,工艺精湛,展现出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作为圆明园兽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段民族记忆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1月16日,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奠基,新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