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漫游盛洪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夫弟畔晓烟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见朴堂前草木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福檐头春正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溪声随我步闲行。</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1日,天空澄澈得像块刚擦亮的蓝玻璃。早餐的温热还留在胃里,大弟已经发动了车子,我们一行人坐进车里,伴着车轮轻快的转动,朝着太平区新丰乡的盛洪古村落而去——那藏在乡野里的老时光,正等着我们去慢慢探访。</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盛洪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盛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西南,地处黄山、宣城交界处,南倚太平湖,北临桃花潭,西北与九华山毗连,是黄山市最北的村落之一。村名由境内盛村和洪村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其中盛村始建于唐中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2014年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有大夫第、安福堂、古戏台、木榨油坊等古建筑,村落肌理保存完好,再现了山水街巷气韵,耕读持家的底蕴浓厚。此外,新四军作战遗址、党员活动旧址等红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节点。</p> <p class="ql-block">印象盛村:</p><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一座古朴的石砌墙出现在眼前,墙上刻着“印象盛村”四字,字体苍劲有力。墙边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我缓步在石板路上,仿佛走进了时光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航拍盛洪村全景(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简介:</p><p class="ql-block">位于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中心村内部,见朴文化研学基地附近,距高速五渡查济古建筑群3公里,建于19世纪末叶,为中西结合建筑风格,整个宅院占地15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在新丰一带烧杀抢掠,当地一位盛姓铁匠铺学徒冒险解救了被绑架的主人,获赠其家中资产,后用这笔钱建造豪华宅第并捐得官职,取名“大夫第”。</p> <p class="ql-block">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大夫第。</p><p class="ql-block">名称:大夫第NO.0488</p><p class="ql-block">大夫第初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占地约</p><p class="ql-block">1500平米。由盛秀轩初建,后由王炳南将其买下,进行改造。是集徽派建筑与欧派特色融为一体的文保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二进</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大门入口八字形墙体为特色花纹水墨砖贴面,上方门楣处嵌镂刻有“大夫第”的汉白玉石,门楼后整面墙铺设花纹水墨砖,灰白相间花纹构成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这种花砖不落灰尘,皖南仅在泾县黄田和茂林一带存在。宅内有天井、二楼跑马楼,符合皖南地区徽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作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盛洪村的重要古建筑,大夫第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见证了盛洪村的发展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皖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社会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后进是客厅</p><p class="ql-block">1938-1939年期间,川军50军军部曾驻大夫第,指挥抗日斗争,并与皖南新四军合作。1939年2月,邓颖超、史沫特莱等曾赴大夫第做“持久战、抗战必胜”“国际友人援助中国抗日”演讲。</p> <p class="ql-block">这是通往走马楼的木梯,梯旁的方格子里,镶嵌着一片片玻璃。它们薄如蝉翼,透光时能映出细碎的光影——据说,这般精巧的物件,当年是远渡重洋,从异国他乡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大夫弟前后进之间巷道。</p><p class="ql-block">大夫第前后进之间的巷道,是串联起宅院空间的“脉络”。它不算宽,却把前院的开阔与后院的静谧自然隔开,既让前后区域各有分界,又通过这道通道保持着呼应。巷道地面是青石板铺就,两侧墙体保留着老宅的原貌。走在巷道里,抬头能看见狭长的天空,阳光穿过时,会在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方不算起眼的空间,让整个大夫第在规整的布局中,有了一处连接过去与当下的静谧过渡。</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边上的房子已经改当新丰乡养老院。</p> <p class="ql-block">梅家井:</p><p class="ql-block">为三眼一字形占地面积12.96平方米。俗传为仙井,饮其水可祛暑疾,冬时热,试投冰即溶化。</p> <p class="ql-block">这口井水是天然的“宝藏”——水底的砂石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像块通透的碧玉;冬日里舀起一捧,带着股温润的暖意,驱散寒气;到了夏天,又清冽得能浇熄暑气;凑近喝一口,甘甜顺着喉咙滑下去,连舌尖都带着清爽的余味。</p> <p class="ql-block">远眺安福堂</p> <p class="ql-block">安福堂院门。</p> <p class="ql-block">安福堂院门近影。</p> <p class="ql-block">安福堂</p><p class="ql-block">安福堂是明代盛子伦旧宅,也是盛村境最古老民居。屋内一块篇为宁国知府赠</p><p class="ql-block">与,额上题写着“南国誉髦”四字,匾额</p><p class="ql-block">落款时间为“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410年。</p><p class="ql-block">注:“南国誉髦”,指南方有名望的英杰之士。</p> <p class="ql-block">花园通往安福堂的圆门。</p> <p class="ql-block">安福堂正门。</p> <p class="ql-block">修缮后的安福堂大厅。</p> <p class="ql-block">安徽见扑文化有限公司、手工艺术文化交流基地的门坊。</p><p class="ql-block">安徽见朴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吴建兵。</p><p class="ql-block"> 公司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10组,所属行业为文化艺术业。曾举办过黄山首届见扑文化艺术节,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活动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公司以“文化赋能乡村,艺术添彩乡村”为目标,在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打造了见朴文化产业园和研学基地,总投资两千余万元。基地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利用闲置校舍改造而成,内设书画长廊、陶瓷壁画展、高温窑变瓷生产区等功能空间,推出了木榨制油、徽派三雕、竹编制作等特色研学课程,累计接待学员超700人次。此外,公司还与黄山区图书馆合作共建了黄山区图书馆·见朴书屋。</p> <p class="ql-block">窑涧</p><p class="ql-block">高温窑变瓷生产区。</p> <p class="ql-block">惊鸿雅观</p> <p class="ql-block">茹古居</p> <p class="ql-block">创作室</p> <p class="ql-block">创作室里的画桌及工具。</p> <p class="ql-block">大弟、小弟家老房子。</p> 从安居返青阳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2号晨餐后,大弟驾车送我和老伴、大妹返程青阳。后视镜里安居的轮廓渐渐模糊,可大弟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陪我们游览时的笑语,这份藏在烟火与风景里的情谊。都成了这段时光里最暖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在安居村的大弟家避暑已有一周,这几天里,大弟夫妇俩的热情像盛夏里的凉风,让人心里熨帖——每日变着花样准备三餐,不断给我们找来爱吃的山珍野味;闲时便由大弟驾车,带着我们去逛周边的景致,太平湖的碧波荡着云影;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里,他们陪着我们看史料、听讲解,偶尔还聊起从前听来的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这是矗立在安居村路边的标志牌。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过了这道界,脚步便踏出了安居的疆域。</p><p class="ql-block">再见了,安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半,车子行到青阳与泾县交界的地方,我们停了下来。借着歇脚的空档,抬眼望去,两侧山影叠着绿意,风里带着草木的清润——这偶然的停顿,倒撞见了一程额外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一点二十八分,车子稳稳停在家门口——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熟悉的温馨扑面而来,一周的快乐避暑时光也在此画上句点。</p><p class="ql-block"> 大弟随我们进屋小坐片刻,便一同去了芙蓉土菜馆。餐后送别时,大弟挥了挥手,便径直驾车返回太平区新丰乡安居村。望着他的车影汇入车流,心里既有归家的安稳,又悄悄存下了对下一次相聚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小山村》。</p><p class="ql-block">演唱:雪地野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