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游山西(八)~陕州地坑院、黄河小浪底

童心

山西旅游的尾声,我们离开山西来到了河南三门峡市,这里的地下古民居建筑非常著名,有“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称号。如今有地坑院的村庄有二百多个,地坑院一万二千多座,时间最久的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我们选择了一个地处张汴乡北营村的“陕州地坑院”参观,历史源远流长的地坑院,其建造步骤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使其成为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民居。 地坑院因其建筑结构独特,又与大地浑然一体,体现了“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民国时期被德国人以《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文介绍给了世界,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是兴盛期。而八十年代后,观念逐渐变化,地坑院一度被废弃。如今修旧如旧的地坑院被打造成旅游景区,让我们能一睹隐匿于地平线下的古老村庄的风采。被那初见地坑院,目之所及一片平坦不见房屋的神秘震撼。这是建筑技艺的奇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div><br></div><div> 看黄河小浪底冲沙,是这次山西旅游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精彩的景点之一。这个1991年开工2001年完工的黄河小浪底水库,不仅有供水、灌溉、防洪、防凌、发电的功能,还有非常重要的减淤动能。</div> <div><br></div><div> 每年的六七月,是小浪底调水调沙期,2025年安排在6月23日至7月10日之间,短短的近20天,排沙量可以达到近2亿吨。我们到达小浪底的时间为6月26日,正好可以赶上这壮观的景象。</div> <div><br></div><div> 可人算不如天算,或许是早了几天,到达小浪底景区时,巨大的水声吸引我们快步来到防护栏边,可从三条导流洞内喷涌而出的是水多于沙。</div> <div><br></div><div>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迅速爬上高处,跃到护栏边。黄河水从导流洞呼啸而出,千钧之力从洞口砸向水面,激起的浪涛像炸开的雪,轰鸣声震天动地,目之所及水汽弥漫。那景象用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势恢弘不为过。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这次来山西旅游,值!非常地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