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马上到来了,看着“建军98周年”这几个字,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复杂又滚烫的情绪。</p><p class="ql-block">98年,对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一生,但对一支军队而言,是从硝烟中诞生、在风雨里成长的峥嵘岁月,总会想起课本里那些画面: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夜空,长征路上的草鞋踏过雪山草地,战场上的冲锋号穿透炮火——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安宁,是一代代军人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铺就的路。</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日子里,他们好像总在“看不见”的地方:是地震时第一个冲进废墟的迷彩绿,是洪水前用身体筑起的人墙,是边境线上顶着寒风的挺拔身影,是疫情中背着物资奔跑的坚定步伐。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爱人、父母,却总在需要的时候,把“责任”扛得比什么都重。</p><p class="ql-block">有时会想,和平年代为什么还要强调军人的意义?直到看到新闻里他们守护家国的瞬间,才明白: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把危险挡在身前,98年过去,变的是武器装备、军装样式,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p><p class="ql-block">这个节日,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语,只想说一句:谢谢我亲爱的战友们,守护着我们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愿这身军装永远闪耀,愿每一位军人都被温柔以待。</p><p class="ql-block">感谢我曾经跟您们在一个战壕里,其实很多事情,一直都深深的烙在脑海里,离开军营那天,迷彩服上的褶皱还带着训练场的尘土味,可转身时,身后的号声已经成了回头才能听见的回响,当兵回来的日子,总在不经意间被“军旅后遗症”撞一下:听到国歌会下意识挺直腰板,看到队列会数步子是否整齐,连叠被子时,手指还会习惯性地把边角捏出棱角,有人问我,脱下军装会不会失落?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奇妙的连接——曾经觉得“服从命令”是天职,后来在岗位上,才懂那份“使命必达”的韧劲,当年一起扛过枪的兄弟,如今在不同城市各自努力,却总在深夜的微信里,用一句“身体怎么样”就能回到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偶尔路过军营门口,看到年轻的士兵在站岗,阳光照在他们肩上的徽章上,突然就懂了:转业不是结束,是换了个阵地继续“站岗”,以前守护的是家国的边界,现在守护的是生活的烟火气,那身军装脱下了,但“军人”这两个字,早成了这辈子都摘不掉的底色。</p><p class="ql-block">敬那段把青春交给军队的日子,也敬现在</p><p class="ql-block">的自己……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我们每一个退伍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