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5日,我来到深圳K11购物艺术中心六楼,参观了《“百年魅力·天生出彩”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本次摄影展览以女性为主题,共分为愉悦、美、爱、智慧、力量和希望六个部分,充分向全世界读者展示了女性的力量。这也是我摄影人的视角看深圳的第四部分。由于展览内容非常详实,我将这些内容分上、中、下三篇和大家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这个充满力量的影像展,来自著名的国家地理。它展现了国家地理130多年来,40多个国家地区女性的历史、挑战和成就。从国家地理摄影师最早拍摄到的偏远村庄的女性,到如今登上头条新闻的女性政治家、活动家和科学家,这里收集的每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关于“作为女性意味着什么”的独特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保罗·扎哈,1959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夏威夷椰子岛(美国)</p><p class="ql-block">《国家地理》杂志1959年10月刊封面照片中的女士名叫艾达·扎尔,她是第一位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照片上的女性,而拍下这张照片的正是他的丈夫生物学博士保罗·扎尔,他是国家地理学会的自然科学家和摄影师,这张照片是他们在夏威夷的椰子岛上做珊瑚的研究工作。尽管艾达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保罗的妻子,而她才是保罗真正的工作搭档,同为科学家的她经常协助保罗完成照片和文字编辑工作。保罗至少有16篇文章是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去冒险完成的,这听起来疯狂而充满挑战的生活,是夫妇俩始终怀揣着对自然世界大爱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第一位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工作中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大卫·博伊尔,1964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曼塔(厄瓜多尔)</p><p class="ql-block">这张封面照片展示的是第一批抵达厄瓜多尔的志愿者罗达·布鲁克斯,在20个月的任期结束时,拥抱着当地妇女依依惜别的场景。那位妇女眼里的泪水证明了布鲁克斯在这异国他乡艰苦工作的价值。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不是因为美丽或猎奇,而是出于对她们非凡事业的敬重。</p> 愉悦 <p class="ql-block">在这些欢乐的女性照片中,你能追溯到喜悦的源头吗?很多时候,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学毕业生手中的毕业证,红色敞篷车里的公路旅行,以及和身边朋友分享快乐。在另一些照片中,欢乐同样明显,但它的缘由却如同一个被遮挡起来的谜,就像端庄的女人用手遮住了她微笑的嘴唇。</p><p class="ql-block">有些欢乐超越了世俗:比如白衣朝圣者被圣水弄湿脸庞,洒红节上狂欢者沐浴在缤纷的色彩中。但有时又是生活中普通的欢乐点滴:比如可乐配薯片,阳光洒在冲浪板上,漫步于塞纳河畔。</p><p class="ql-block">画面上的女士为什么而笑?她的快乐一定有其原因。海洋科学家西尔维亚·厄尔说:关键是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理由,“找到让你热爱的,真正让你心跳加快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老年啦啦队</p> <p class="ql-block">作者:乔安娜·皮尼奥,1993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亚利桑那州太阳城(美国)</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倒立的女士名叫福菲·哈兰,她已经79岁了,她向我们证明了: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这张照片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的传统印象,证明年龄不是限制,只要有激情和毅力,人们可以在任何年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支太阳城啦啦队的成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全都不小于55周岁,她们都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太阳城中心老年社区成员。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全球著名的专供退休老人居住和疗养的社区,在那里鼓励长者挑战自己,不被年纪限制,尽情享受生活的每时每刻。</p> <p class="ql-block">开怀大笑的霍皮族老太太</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恩·约翰逊,2002</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亚利桑那州瓦尔皮印第安人保留地(美国)</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开怀大笑的老奶奶是霍皮人,她生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的霍皮人保留地。她所在的村子叫瓦尔皮村,是美国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村庄之一,已有1100 多年的历史。传统上,霍皮人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女性在家庭和公共权力中都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孩子归属女方家族,由女方家族来命名,霍皮人是通过他们的母亲来追溯他们的家族。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十天,女方家族成员将聚集到一起,每位妇女都会带来一个名字和一件礼物给孩子。霍皮,这个词的本义是“和平的人们”,他们崇敬和尊重万物,并与之和谐相处,这可能就是这位长者看起来如此快乐的秘诀所在。</p> <p class="ql-block">巴米扬古城外聚会的阿富汗妇女</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西·阿达里奥,2010</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巴米扬(阿富汗)</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在巴米扬城外由非政府组织为妇女和家庭建造的公园里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阿富汗妇女们谈笑风生地享受着野餐的时光。在公园野餐,对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女性来说是普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对于生活在塔利班掌权的阿富汗的妇女而言,全国女性已经被塔利班政府禁止参观国家公园时,每月仍有上百人被地雷致残或是变成寡妇,就不难理解她们生活在武装冲突和针对妇女的禁令的夹缝中,而这短暂而难得的欢乐时光是多么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结束工作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女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詹姆斯·布莱尔,196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洛佐尔诺(捷克斯洛伐克)</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在欧洲中部小喀尔巴阡山脉,斯洛伐克西部洛佐尔诺的种植田边,忙完农活的妇女们在夕阳下结伴骑车回家。这段路上的骑行时光成为她们在田间和家中劳作之外的闲暇社交,显得格外轻松愉快。这里第一批定居者曾沿着小喀尔巴阡山脉的小溪建造家园。这些村庄以农业、纺织业和最重要的葡萄种植业而闻名,当地产的葡萄酒甚至还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性统治者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的餐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亚马逊森林里的阿瓦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查理·汉密尔顿:詹姆斯,201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巴西</p><p class="ql-block">在这张2017年拍摄的照片里,一群阿瓦人和他们的动物家庭成员红腿陆龟正在水中嬉戏,这就是阿瓦人的日常生活。阿瓦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巴西东北部马拉尼昂州热带雨林覆盖的西部边缘,直临亚马逊雨林多年的非法采伐和土地掠夺的威胁,已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部落之一。原始部落经常被落后的野蛮人标签污名化,但事实上他们的文化往往比我们想象的现代化“文明”更文明。阿瓦人热爱小动物们,他们经常收养在森林中落单的小动物作为宠物!有时阿瓦人还会给处在哺乳期的小动物母乳喂养,永远都不会吃掉这些小动物,而是把它们视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人与动物在自然中和谐相处的美好与欢乐,在阿瓦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发廊里的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恩·约翰逊,2005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姆富韦(赞比亚)</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中间,身穿自色上衣站着的女士名叫玛丽亚特·班达,她经营着这家小小的美发店,照片中她在为一位正给孩子喂奶的顾客做头发。在姆富韦,这个非洲赞比亚东部省南卢安瓜国家公园的一个乡村定居点,这里的人通常不鼓励女孩上学,认为女性是为了照顾男人和家庭而生,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十分严重。玛利亚达的店,不仅是村里的姐妹们美发的地方,也是她们聚会谈笑风生的好去处,因为在这里她们看见了突破限制女性职业角色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印度裔欢度洒红节</p> <p class="ql-block">作者:伊斯梅尔·费尔杜斯,201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纽约皇后区(美国)</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中,一群南亚裔美国人正聚集在纽约市皇后区里士满山,用颜料互相泼洒,尽情狂欢,庆祝印度传统节日--洒红节。里士满山被称为小印度-加勒比地区,有大量的印度-加勒比裔美国人生活在这里。这项每年一次的传统节日在该社区从1988年创办以来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从小规模的聚会到数万人的庆祝活动,她们在欢乐气氛中南亚裔美国人传承着独特的文化身份。</p> <p class="ql-block">洒红节上的她们</p> <p class="ql-block">作者:艾米·滕辛,2016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印度北方邦温达文</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中,两位身披白色纱丽的寡妇,正在古老的戈皮纳特印度教神庙内参加酒红节活动。印度古城温达文,也被称为“寡妇之城”在当地的庙宇里生活着2万多名寡妇,她们不仅被家人抛弃,被社会边缘化,还被剥夺了参加任何节日的权利。直到2012年,在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她们逐渐开始获得了一些融入社会活动的机会。白色纱丽上五彩缤纷的色彩,不仅仅表达出迎接新春的喜悦,也意味着生活在印度的寡妇开始被接纳的“春天”终于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火人节骑车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梅丽莎·法洛,2001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身穿霓虹亮色连体衣的女士,正骑车穿过漫天的沙尘。这就是黑岩沙漠,位于美国内华达州西北。就在这样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从1990年以来,每年9月初,上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会不远千里来这里参加为期九天的艺术狂欢活动:火人节。他们会共同创造一个以艺术和自我表达为核心的临时社区。每年的火人节都有不同的艺术主题,火人们会根据主题设计自己的服装和车辆,照片中这位女士的设计呼应的正是当年的艺术主题:探索身体。后来这张照片成为2001年8月号刊《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片,火人们让我们看到一种对于人类千姿百态的美极致的包容。</p> <p class="ql-block">花样游泳运动员们</p> <p class="ql-block">作者:大卫·褒曼,2012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展示的是2012年美国花样游泳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游泳馆训练花样游泳。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欧洲,在1948年至1968年期间一直是奥运会的表演项目,被称作为“水上芭蕾”,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花样游泳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才取名为“花样游泳”。它是杂技、游泳和舞蹈的结合,八人一组完美的合作。花样游泳选手需要具备惊人的力量,灵活性和长时间水下耐力,要求姿势优雅,并具艺术素养。表演者必须在水中做出许多托举、旋转、弯曲动作,而每个动作和每一组舞蹈,都不能借助于泳池底部的地面,许多动作是在人为暂停呼吸的情况下在水中完成的。长期以来这都是一项纯女选手的运动,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男选手首次被允许参加花样游泳比赛。</p> <p class="ql-block">“美人鱼”的水下表演</p> <p class="ql-block">作者:贝勒·罗伯茨,1944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瓦库拉温泉 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附近(美国)</p><p class="ql-block">两位受过训练的表演者在水下表演涂抹口红的场景,这张照片拍摄于佛罗里达州威基瓦奇泉州立公园内的水下剧场,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里提供水下特技表演美人鱼来招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美人鱼是一项神奇的工作,她们以专业的特技与心理素质为观众带来精美绝伦的观赏体验,在六英尺深的石灰岩下,美人鱼们一边通过隐藏在背景中的空气软管呼吸,一边在水下表演芭蕾舞动作并时刻保持微笑。这些迷人的美人鱼们每场演出整整三十分钟的时间都待在水下,每天为观众表演八场,每年有多达50万人前来观赏威基瓦奇美人鱼。在佛罗里达,无论她们走到哪里都会因为美人鱼的身份而享受到特殊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女骑手</p> <p class="ql-block">作者:路易斯·马登 1939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p><p class="ql-block">女骑手是埃尔帕索独特点风景,她们马术精湛,不仅在马术比赛时与男性抗衡,还经常去往交通不便的山区送件。照片为一位女骑手正在收费码表旁为“停马”投币。</p> <p class="ql-block">年轻修女的欢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作者:梅丽莎·法洛,199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秘鲁阿雷基帕市圣卡塔利娜修道院</p><p class="ql-block">照片中三个新来的年轻修女们在与世隔绝的庭院里打排球,她们身后的高墙就是位于秘鲁南部阿雷基帕市的圣卡塔利娜修道院,一所建于1579年的古老修道院,外墙和楼房是用米斯蒂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岩建成,当地古迹的建筑多由火山石建造而成,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年长的天主教修女允许开展这项运动来帮助年轻的修女们更容易地适应严格的新生活:她们需要保持沉默,每天祈祷七次,并且不能离开修道院。摄影师梅丽莎敏锐地抓拍到了年轻修女们充满活力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日本女人和樱花</p> <p class="ql-block">作者:伊丽莎·西德莫尔,1918</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日本</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身穿和服的日本女性赏樱的画面是在20世纪初,国家地理学会第一位女性董事会成员伊丽莎·西德莫尔第一次访问日本。她深深地迷恋上日本的樱花树,于是当她返回美国后便开始提议在华盛顿的波托马克公园内种植日本樱花树的想法。在接下来的 24年的时间里,她不断地努力尝试说服政府接受这个想法。直到1942年3月27日,她终于实现了种下樱花树树苗的梦想。每年春天,上百万生活在华盛顿的人和游客才得以一睹著名的日本樱花树盛开的美景,见证一个女人永不放弃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田间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作者:保罗·切斯利,1981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日本本州岛吉田市</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富士山脚下的吉田市。在春季农忙时节,两位正在插秧的农妇,直起身子,稍作片刻的休息,在谈笑间流露出轻松的笑容。在日本,妇女一直活跃于农业领域,女性农民的数量一直超过男性农民。她们不仅要从事农活,还要照顾家庭成员,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农田之外的活动。在田间并肩干活,自然而然成为农村女性们的社交场所,同时也是女性与男性接触的时机。在汗水与劳作之外,还给人们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协作与交流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泡泡派对上的欢乐场景</p> <p class="ql-block">作者:马蒂厄·佩利,201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新加坡</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记录下的是2017年在新加坡圣淘沙岛水上探险乐园里的大型户外泡沫派对的盛况可能没有什么能比泡沫派对更能让大人和小孩都沉浸在狂欢之中了!圣淘沙岛在马来语中的含义是“宁静”,恰恰相反的是,这个宁静的小渔村早已成为全民狂欢的游乐场所,每年有2千多万游客到访,而泡沫派对这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西班牙的伊维萨岛俱乐部派对兴起的派对形式,用泡沫覆盖每个人全身的疯狂想法很快成为全球颇受欢迎的亲子活动,在炎炎夏日下,充盈的泡沫给大人和小孩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密西西比女子大学的艺术造型</p> <p class="ql-block">作者:罗伯茨·乔瑟夫,193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密西西比州哥伦布</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舞者们以舞蹈姿势在地面上模仿出仙女在空中轻盈飘逸的姿态,仿佛像是油画中那些希腊神话中的仙女们一般美轮美奂。她们是密西西比女子大学的学生们,这所成立于1884年的学校,是美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大学,这所大学以为女性提供低利率学生贷款、高全国排名,小班授课和独特的创新课程而闻名。这个舞蹈画面就是艾玛·波尔女士的创新之一,她把美学舞蹈课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仙女们》就是她指导的校园芭蕾舞剧,她为这所大学做出了许多宝贵的贡献和创新,以保持高质量的教育,并坚守着这所学校一直以来对于女性在学术和领导力发展上培养的历史承诺。</p> <p class="ql-block">“速度与激情”的女士们</p> <p class="ql-block">作者:罗伯特·古德曼,1960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英国英格兰德文郡</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的两位女士,开着敞篷跑车,驰骋在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的小道上,甚至起身站在副驾驶的座位上,一副公路女王的不羁形象,在速度中体验狂喜与刺激。速度与激情:并非大众对女性的传统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追求速度与激情上会稍显逊色。“女性披着头巾开跑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经典的时尚造型,伴随着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浪潮,汽车生产商灵敏地嗅到六十年代叛逆和变革的时代气息,纷纷推出的与时代气质相符的跑车,和那个年代的女性一样,势不可挡地冲向自由解放。</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现代舞先驱</p> <p class="ql-block">作者:富兰克林·普莱斯·诺特,1916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披着印度纱丽的女士就是美国现代舞先驱露丝·圣丹尼斯,身后的男士就是她的舞伴和伴侣泰德·肖恩,他们俩创立了德尼肖恩舞蹈学校,他们会教学生无鞋芭蕾舞动作和体操动作,以独立而先锋的舞蹈成为“美国现代舞蹈的摇篮”。1906年她以印度自由式舞蹈“拉达”一舞成名,成功的将古典舞蹈的技法和传统融入了东方文化和故事性,影响了许多后世的现代舞蹈家。她的舞蹈作品多以神话故事、丰富表情和手势为主要特色,舞蹈也是她冒险天性的试金石,带给她新的刺激与快乐体验。</p> 美 <p class="ql-block">美和女性之间都有令人忧虑的一段历史,女性经常会因为外表而受到批判,而男性则不然。许多女性是对着镜子长大,脑中不断想着自己与传统审美观念标准相去甚远。今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身体的羞辱和难以企及的目标,更是放大了这种压力。</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珍·古道尔曾沮丧地回忆说,被派去报道她关于黑猩猩研究的媒体,“发表了一些相当耸动的文章,其中强调我的金发,提到我的腿”。好在这位自然主义者策略性地看待这段经历:“如果我的腿能帮助我为黑猩猩做宣传,那就是有用的。”</p><p class="ql-block">其他关于外表的评判则更具危害性。作家罗克珊·盖伊说,她不得不应对“厌女症和对肥胖的偏见,活在被世界歧视的躯体里”。</p><p class="ql-block">如今,国家地理的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什么是美。除了传统的美,比如艺妓的红唇、舞者的优美舞姿之外,我们还希望展示多元文化的光辉下,那些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不加修饰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溪地女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路易斯·马登,1962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大溪地岛</p><p class="ql-block">大溪地岛的女人,是大溪地最著名的风景,赤道的海风和阳光赐予她们古铜色的皮肤,她们总是毫不掩饰自己原始的热情以及身上代表家族历史的纹身。欧洲人在16世纪陆续登陆大溪岛之前,这里最早的定居者是波利尼西亚人,实行着男尊女卑的卡普制度,妇女被普遍禁止食用猪肉和金枪鱼肉等肉食,要求男人和女人分开吃饭。当摄影师路易斯·马登在1962年拍下这张照片时,大溪地岛已是法属殖民地,波利尼西亚人的野性与法国女人的优雅在这里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尼日利亚拉各斯的传统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作者:罗宾·哈蒙德,2014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尼日利亚拉各斯</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身穿现代连衣裙融合非洲传统项圈装饰的女士名叫阿尔马兹,为非洲艺术家基金会工作,她告诉摄影师:“拉各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想做出点什么事来,那就来拉各斯吧。它会发生的,相信我。” 而这正是摄影师哈蒙德决定为国家地理撰写“非洲第一城市”故事项目的原因之一:挑战人们对非洲这片土地先入为主的看法。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这座非洲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当百万富翁们在拉各斯各种聚会上消费时,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想方设法勉强维持生计,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出这座城市多样而复杂的美。</p> <p class="ql-block">西西里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作者:威廉·阿尔伯特·阿拉德,1994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意大利西西里岛锡拉丘兹</p><p class="ql-block">这是《国家地理》杂志1995年8月刊的封面照片,照片中的意大利女演员名叫贝内黛塔·布切拉托,此时,黄昏降临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锡拉丘兹的古希腊露天剧院,而她正在布景后面转了几圈,为即将到来的角色做准备。她脸上的古典戏剧舞台浓妆与凝重的表情,与这里浓厚的历史氛围浑然一体,这座历史名城由古代科林斯人和特尼安人建立,是大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之一。而这座建于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圆形剧场,至今仍用于意大利国家古代戏剧研究所举办的露天表演,再现从埃斯库罗斯到荷马作品的经典悲剧,为永恒的美注入了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里约街头的时尚女士</p> <p class="ql-block">作者;查尔斯·奥尔蒙,1985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巴西里约热内卢</p><p class="ql-block">是一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街头拍摄的照片,这位遛狗的女士脚下的波浪形状石头路,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滩特色设计之一:科帕卡巴纳葡萄牙式人行道,这种起源于葡萄牙的铺路技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将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头放在一起,创造出复杂的艺术图案,波浪图案是对葡萄牙海洋历史的致敬,后来传到了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科帕卡巴纳葡萄牙式人行道的波浪不再垂直于人行道的长度,而是与大海平行,令任何人走在上面都能收获一种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蝴蝶夫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大卫·伯内特,2015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蒙大拿州利马峰</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女士,在现实生活中的名字是雷琳·阿什伯恩,当她开始用古老的方法搭建帐篷时,她的名字是“蝴蝶女士”,这是她在山地人聚会上的名称,因为她用传统方法处理动物皮毛手艺精湛。每年七月四日左右,在蒙大拿州落基山脉的利马峰举行的聚会上,山地人们会聚集在帐篷附近,他们会把马和骡子拴在树上,用燧石和钢铁点燃的火上烤水牛肉,唱着 19 世纪的歌曲。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牙医、律师或邮递员。但每年都有一周的时间,他们会摆脱工业社会的束缚,回到生存意味着自力更生的时代。他们希望尽可能完整地传承被遗忘的手作技艺,延续双手造物的美学,传递双手造物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多重凝视下的芬兰女演员</p> <p class="ql-block">乔迪·科布,1980</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芬兰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女士是芬兰20世纪最顶尖的女演员之一艾拉·埃罗宁。1980年的某日,摄影师乔迪科布受邀前往赫尔辛基为她拍下了这张照片,当天,埃罗宁换上“夫人”的戏服,这是她所扮演过的最著名的角色:一位如果没有戏演就会感到失落的女演员,就是挂在墙上的肖像中的角色。拍摄时,埃罗宁摆出各种戏剧性的姿势,直到她需要喘口气,才坐下来举起一面镜子审视起自己的妆容。就在那时,乔迪抓拍下了这张照片,这是她对美的多重凝视:女演员年轻时的肖像凝视着下方的自己,而埃罗宁凝视着的是,镜中青春已逝的自己,亦或是自己年轻时演过的那个角色呢?</p> <p class="ql-block">正在学习传统舞蹈的格鲁吉亚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亚伦·休伊,2013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格鲁吉亚梅斯蒂亚</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戴着白色毡帽,身穿白色斯凡传统服饰的女生名叫娜娜·梅拉尼,她正与民谣乐团一起排练和学习斯凡人的传统舞蹈和歌曲。在格鲁吉亚西北部斯瓦涅季的梅斯蒂亚,欧洲海拔最高的有人居住区,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保存着典型中世纪的村落,这里是斯凡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他们的母语是斯凡语,没有文字。19世纪之前,许多斯凡人只懂斯凡语。如今斯凡语正在很大程度上被官方语言格鲁吉亚语所取代,斯凡语使用者的数量正在下降,该语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进入濒危状态的语言,青少年使用它的能力非常有限。如今,当地年轻人通过学习这些古老的斯凡语歌曲,为古老的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让这种古老的语言之美得以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图阿雷格族的妇女互相打理头发</p> <p class="ql-block">作者;布伦特·斯特顿,2009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尼日尔因加尔地区</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是一群图阿雷格族的妇女在传统的游牧帐篷里互相打理头发,他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半游牧民族,是北非土著柏柏尔社区的后裔。在图阿雷格社会,女性传统上不戴面纱,而男性则戴面纱。在他们的文化中,女性是神圣的,受到高度尊重,她们是家庭和社会的领导者。如果图阿雷格女性的头发极其蓬乱,没有修剪,漫不经心地裹着头饰,这会被认为是疯狂的。她们会使用一系列来自撒哈拉地区的天然提取物作为洗发水,以保持头发清洁、头皮卫生且没有虱子。她们还会用芳香润发油和细黑沙的混合物摩擦和涂上头发,以增强其光泽,然后将其复杂地编织成多种不同的复杂发型。对于图阿雷格人来说,头是智慧的所在,而头发则被认为是智慧的外在表现。他们会称赞茂盛且错综复杂的辫子,并将其与纯洁而高贵的出身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舞者的“美丽的大脚”</p> <p class="ql-block">作者:伊丽莎·R·西德莫尔,190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锡兰</p><p class="ql-block">这位泰米尔舞者的脚上佩戴着非常精致的脚镯、脚链和脚踝铃。这种起源于泰米尔纳德邦的舞蹈,也叫做婆罗多舞,可能是印度最古老的古典舞蹈传统。传统上,婆罗多舞是一种仅由女性表演的独舞,舞者戴着脚踝铃,手里拿着脚链,进行各种踏步风格的跳跃,这种舞蹈是对所有女性神灵的赞美。在传统印度社会,女人对自己的脚倾注大量关注,并像美化自己的脸一样精心装饰自己的脚。对脚和脚踝装饰品的提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00年的古典梵文文学。脚,在印度传统中的宗教和文化意义是独一无二的。脚被认为是神圣的,触摸对方的脚是表达对长者、智者、尊者的敬意。同时也表示自己很谦虚,对方很优越,并使对方感觉到其重要身份。</p> <p class="ql-block">秘鲁原住民的美</p> <p class="ql-block">作者:亚历克斯·韦伯,2011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秘鲁</p><p class="ql-block">照片中人们是生活在秘鲁东南部普鲁斯河沿岸的原住民库利纳女性们。在日常生活中,往脸上画上胭脂树果实提取的红色颜料,他们相信这会令自己看起来凶猛,起到防御的作用。美洲原住民曾被误认为是红种人,因为他们的皮肤经常是红色的,后来才知道这些是欧洲人对美洲原住民面部涂红颜料习俗的误解。传统上,南美的原住民们通常使用红色的红木果实或黑色的湿木炭,在成人礼、部落战争和特殊仪式中来装饰他们的脸和身体。与世隔绝的亚马逊部落,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染料表达自己,在精致的面部彩绘中,他们独特的文化基因也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得以延续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价值300美金一张的黄金面膜</p> <p class="ql-block">作者:罗伯特·克拉克,200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模特正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美容中心里,享受价值300美元的黄金面部护理。现代生活中,黄金被制成薄片或液化添加到保湿霜、防晒霜和眼霜中。但这绝不是人类美容史上在人脸上出现过的最昂贵的黄金制品:3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陪葬面具,重量超过 10 公斤,刻有宝石和埃及来世之神奥西里斯的肖像与古老咒语的铭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也是古埃及的重要象征。在古埃及,不仅女人会化妆,古埃及男人们在出门前都会花点时间和功夫画眼妆,来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美视为神圣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英国模特为原型做的硅胶面具</p> <p class="ql-block">作者:莎拉·林,2002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华盛顿</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里的人脸是按照英国模特卡桑德拉:惠特利的脸为原型做的硅胶面具,由英国混合公司制作。模特得一动不动地坐了 40分钟,技术人员将硅胶材料涂在她的脸上,然后用石膏覆盖,用来制作模型。然后在这个铸件上制作第二个柔性模具。将两个表面分开,并在它们之间注入液态肉色硅胶。剥掉柔性模具后,才露出最终的面具,从而捕捉到了真实皮肤的纹理,可以说是以假乱真,再使用皮下注射器涂抹假发。该技术主要用于作为电影特效化妆的道具,也正在考虑在医疗上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获得环球小姐的特立尼达小姐</p> <p class="ql-block">作者:乔迪·科布,199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夏威夷群岛檀香山</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正在房间里调整服饰的是环球小姐选美比赛中的特立尼达小姐。她身穿的嘉年华狂欢节服装,装饰着修长的鸡尾羽毛,完美衬托了她的肤色和修长的身材,她就是1998年夺冠的环球小姐“温迪·菲茨威廉。这套名为“自由”的狂欢节服饰代表了特立尼达人民的解放精神,因为十八世纪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狂欢节,正是在反抗中诞生的。当年被法国殖民者排除在化妆舞会之外的奴隶们,决定在奴隶区举办属于他们自己的狂欢节,在那里他们获得了一点自由。从此,狂欢节象征着反抗与解放。</p> <p class="ql-block">德州女牛仔</p> <p class="ql-block">作者:威廉·阿尔伯特·阿拉德,196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戴着牛仔帽的女骑手,面对德州多变的气候,在长途骑行中,她用面纱裹住牛仔帽。这是一种20世纪早期很流行的面纱式样;女骑手的帽子通常是宽边帽,起到防晒和挡雨的作用,在帽子上覆盖面纱,这层透明的雪纺类织物,并非出于美观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能保护女骑手的面部免受路上尘土飞扬的影响,确保视野的清晰。同时在全速移动时,还能将帽子稳稳地固定在头上。为了帮助农场干活,生活在德州的女性们很早就学会骑马和使用绳索,她们的面纱装扮独特又实用。</p> <p class="ql-block">患白化病的黑人模特</p> <p class="ql-block">作者:斯蒂芬妮·辛克莱尔,2016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美国纽约</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站在T台上的这位模特名叫黛安德拉·福雷斯特,她是第一位与纽约精英模特公司签约的患有白化病的非洲裔美国女模。她坦言并不想成为“白化病模特”—她只是想当模特。在纽约市布朗克斯长大的她,是一个家中两个白化病孩子中的一个。小时候,她因为外表而与环境格格不入,受到无情的嘲笑,但如今,由于独特的外表,她已成为时装秀和广告活动的宠儿。成名之后,她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提高人们对东非针对白化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的认识,那里的一些巫医谋杀白化病患者并出售他们的四肢作为幸运符。她认为这不应该是一场怪胎秀,而是希望自己获得的关注能让白化病儿童了解自己的美丽,并给予他们的父母信心。</p> <p class="ql-block">德尔菲节上的古希腊传统造型</p> <p class="ql-block">作者:梅纳德·欧文·威廉姆斯,1930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希腊德尔菲</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 1930 年第二届德尔菲节,两位女演员身着古希腊经典服饰,呈现出优雅的姿态,重现古希腊的美学。古城德尔菲,位于希腊中部帕纳索斯山上,被古希腊人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最早有人类居住的迹象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德尔菲遗址发掘始于189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受到德尔悲的“大近邻同盟”联合管理的启发,西凯里阿诺斯夫妇希望以现代方式纪念古代希腊文化和艺术,力求揭示古代希腊精神,崇尚世界各地人民的团结和相互尊重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不丹女演员</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西·阿达里奥,2007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不丹</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2007年8月,在不丹王国古首都普纳卡的村子里,21岁的当地女演员正在拍摄现场化妆,她是现场为数不多的专业演员,剧组的摄影器材极其简易,还得从印度进口,此外,由于缺少专业的电影行业人才,女演员常常不得不自己给自己化妆。由于深受邻国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影响,大多数不丹电影都是描绘想象中完美社会的歌舞片。但先锋的电影制作者和演员们总是勇于尝试新的电影类型,而这就是当时不丹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恐怖电影。</p> <p class="ql-block">戴着夸张耳环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作者:威廉·阿尔伯特·阿拉德,1989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法规巴黎</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模特手里拿着名画,戴着夸张的耳环,而背景里传统的画框中的人像却不再是蒙娜丽莎。这是时尚设计师帕特里克·凯利对名画再度个性化诠释的代表作。作为第一位入选法国时尚界专属精英的美国设计师和第一位黑人设计师,这是1989年他在卢浮宫的帐篷里展示他的成衣看夏系列的名场面。他曾告诉《人物》杂志,“我为胖女人、瘦女人、各种女人设计。我看到的就是,你本来就是美丽的。”他不拘于对美的刻板印象,不怕与众不同,挑战人们对美的包容,这可能就是凯利丽莎在巴黎的时尚界的名气一点不比蒙娜丽莎小的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