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说起福建在我心中的印象,大约可以归纳为两个画面,一个是武夷山,那是2002年我参加全国水处理年会时的指定地点,另一个是厦门鼓浪屿,那是与妻子在广州逗留时碧恩表妹为我们介绍的短期旅游点。印象最深的是武夷山的山水和根雕,鼓浪屿艳红夺目的凤凰木。</p><p class="ql-block"> 2016年国庆节是在上海度过,女儿安排5日到8日去泉州。本来以为对福建已经有所了解,不过是旧地重游而已,并无太多热盼,说到底,不愿扫了女儿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六个半小时的高铁行程,感到很满意,没想到座位下就可以给手机充电。到了泉州,已是下午三点半。出租车送到女儿之前已经预定好的华侨新村,除去感到比上海热,也没有其它特别的感受。住地是华侨九十年代建起的一幢二层小洋楼,楼前有一处小院,楼下是阅览室,几盆花草,明朗清香,几件古玩,增添了一絲温韵,书架上摆满了书。我们住的是一楼一间九平米小单间,却要收费五百多元,感到不舒服。但也无奈。</p><p class="ql-block">从第二天起,搬到楼上,没想到居然是这座华侨之居的主卧室,面积相当于一楼住房的二倍,装修精美,舒适宜人,房费却分文未涨。更有趣的是,房间的门是古制木门,使用门闩,很粗糙,很笨重,但给人一种更温馨的感受。无意中享受了一番贵族待遇,也窥视了有钱族的住房精奥。</p> <p class="ql-block">趁着太阳未落,赶到最繁华的西街和标志性建筑开元寺,一饱眼福。没想到开元寺中竟然还有一座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有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十四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不知何故,我俩对弘一法师不约而同的有一种崇尚和亲近,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中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它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一座拥有超过1300年历史的佛教圣地,自古即为泉州佛教丛林之冠,有"泉南佛国第一刹"称号。</p><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我国现存的少数保持唐代密宗规制的寺庙之一,到了宋代,开元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前塔后院"布局。大雄宝殿前的东西双塔是全国石塔之最,江湖地位极高,其中东塔名为"镇国塔",西塔名为仁寿塔,均为宋代建筑。两塔均采用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设计,石质结构与大雄宝殿形成"品"字形布局,宗教意味浓厚。</p><p class="ql-block">第四天上午再次观摩了开元寺,原来里边还有沉船博物馆、本生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浏览了华侨历史博物馆、海外交通博物馆、天后宫、洛阳桥、文庙、关帝庙、清净寺。</p> <p class="ql-block">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美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的入海口,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全都是由花岗岩筑成,是福建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茅以升称赞其为“福建桥梁中的状元”,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p><p class="ql-block">我很奇怪,这里怎么会有洛阳桥?,后来才知道,唐朝初年大量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他们看到此地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便将这条江称作洛阳江,洛阳桥也由此得名。之所以又称万安桥,盖因该桥所处位置恰是万安古渡口,又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寄托了泉州人的祈福期望。</p> <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泉州竟然有那么多的博物馆,以我的见识,足可以称为中国博物馆之最的城市。光我们亲眼看到的就有泉州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沉船博物馆等等。而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又包含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中国舟船世界陈列馆”、“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等7个分馆。这些博物馆展示了泉州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几天的走马观花,方才晓得,泉州是古代一个重要港口,兴起于唐、盛于宋,宋末元初到达顶峰,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之所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港,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北宋初期,国内对外贸易的港口以广州最盛,明州(宁波)次之,泉州居后。北宋中期,泉州港开始赶上并超过明州,跃居全国第二。南宋初年又逐步赶上广州并驾齐驱。南宋末年,泉州一举超过了广州执全国对外贸易之牛耳,进入极盛时期。直至元代,泉州港还一直领先于国内诸港。</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泉州竟然会有那么多的寺庙教堂,开元寺、妈祖庙、关帝庙、清静寺、以及号称“八闽第一道观”的元妙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应有尽有,甚至数教合一,和谐相处。而我最感兴趣的却是那些寺庙、博物馆建筑物上鲜艳美妙、光彩夺目的屋脊,之前曾在广州陈家祠堂看到过,不过,那个是砖雕,而这个却是瓷雕。后来才知道,古代三大陶都之一的德化窑原来就在这里,一切疑团也就云散烟消。</p> <p class="ql-block">作为北方人,有心品尝海产品,但又怕肠胃吃不消,只好浅尝则已,循序渐进。头天晚上,吃了线面糊,这是泉州的特有小吃,感觉并不舒服,也不可口。炖牛肉不知怎搞的,竟然把嘴里弄出了一个大泡。第二天遇到了一个农家菜饭馆,点了鲍鱼,才25元一只,又点了两个海鲜,感觉好极了,第三天晚上又特意旧地重游,再次领略美味,要了鲍鱼、鮑汁灵菇、炸鱼,吃了个盘光碗尽。中午在崇武古城的一个渔家小饭店,真正地品尝了泉州海鲜,要了白鸭汤、海蛎炒蛋,在这里我不仅品尝到了东海纯正鲜美的海鲜,而且价格很便宜,做工精细。令人感悟到渔民的纯朴和友善,这是一种久违的视觉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泉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尽管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大陆人的通病,但由于华侨的大量存在,在遍布全市的大大小小寺庙里、在街巷深处、在人们思维意识的某一个角落里,她依然顽强地保留并延续着一缕古老的中华文化,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泉州给我们一个更深的印象,应该是这里的街道卫生搞得很好,到处干干净净,就连上海都无法企及。我特意去找垃圾,居然找不到。</p><p class="ql-block"> 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这里依然是重男轻女,哪怕连续生几个女孩,也一定要生一个男孩。女孩出嫁却很隆重,嫁妆多的两个亿,一般是上千万,或几百万,最少也的几十万。女的无伦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是要干活的。因此我又想,这到底是不是重男轻女。不过泉州的女人什么都干倒是真的,我亲眼看到女的登三轮,男的在后边打帮手,几次看到女的修房铺路干泥瓦工,男的却连影踪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去之前,女儿说台风刚过去,去了后又说风太大,不敢去崇武古城,结果刚回到上海,女儿又说,我们刚走,泉州又来了台风。看来泉州与台风际遇很深。</p><p class="ql-block"> 说起崇武古城,先要说说崇武。崇武地处泉州湾北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崇武半月湾、西沙湾的金沙碧水,涛卷浪涌,海风习习,令人陶醉不已。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朝,是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城堡中的一座。崇武城采用当地特产花岗岩石砌筑,城外墙用长方形条石作横直“T”字砌筑。崇武古城是中国现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石头卫城,有“闽南八达岭”雄关之称。古老而沧桑的“英雄明城”,以巍峨雄姿屹立东海之滨,与濒海耸立的岞山八景遥相呼应。郑成功英武伟岸的巨型雕塑矗立在古城外侧,雄视着泉州湾。</p><p class="ql-block">沿着崇武古城外的海滩一路走去,竟然看到了两尊巨形石雕,足有两层楼高。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只白猫,一只黑猫,造型威猛,不亚于雄狮猛虎。细细想来,改开以后,泉州依据独特的华侨优势,遵循某位大人物的猫鼠理论,引进侨资,开创了“泉州模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泉州人以这两尊独具特色的雕塑表达了他们对那位大人的怀念和感谢!</p><p class="ql-block">到处都能看到泉州独特亮丽的惠女服饰,独具神韵的民俗风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