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三线魂,奔跑凉都心

赵久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六盘水马拉松赛记</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0日,清晨六点。凉都人民广场已人声鼎沸,如微澜渐涌。巍峨的乌蒙铁塔矗立在朝霞织就的锦缎中,无声地迎候着蓄势待发的马拉松健儿。</p><p class="ql-block"> 七点三十分,发令枪声如裂帛,瞬间划破晨雾。攒动的人潮顷刻化作奔腾的急流,涌入凉都初醒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钟山大道平坦开阔,浓荫如盖。赛道两旁,热情的观众击鼓而歌,声浪阵阵。跑者的脚步应和着鼓点,轻盈踏歌前行。六盘水——这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在磅礴乌蒙山怀抱中滋养成长的“凉都”,此刻被奔跑的激情点燃!</p><p class="ql-block"> 赛道延伸,脚步轻盈地丈量着城市的脉络:宽阔的街道、现代的建筑、如画的景点——凉都体育中心、水城古镇、瑶池……一一掠过眼帘。当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那宏伟肃穆的轮廓在晨光中显现时,它宛如一座由钢铁与意志铸就的丰碑,无声诉说着过往的峥嵘。</p><p class="ql-block"> 前半程,我信心十足,稳稳跟随全马345的配速员,匀速前进。理想的成绩,似乎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半马刚过,大雨滂沱如注。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全身,一道漫长的上坡道又赫然横亘眼前。双腿渐沉如灌铅,每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我双手叉腰,狼狈地缓慢挪移,弃赛的念头在疲惫中悄然滋生。</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力竭心焦之际,一声带着本地腔调的呼唤传来:“小伙子,实在累了就歇会儿,喘口气再跑!”一位头发花白、皱纹深刻却精神矍铄的大叔,将一杯刺梨汁递到我手中。那汁液酸涩中带着独特的回甘,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慰藉。大叔又递来一块小毛巾:“快擦擦!”我胡乱抹着脸,分不清是雨水、汗水,还是不甘放弃的泪水。</p><p class="ql-block"> 这位大叔的手掌粗糙而结实有力,眼神慈祥中透着坚毅。“乡音无改鬓毛衰”——我猜想,他或许是当年响应号召,为三线建设奔赴而来,最终扎根于此的建设者之一?那风沙与汗水浸染的面庞,那被车床、工具和岁月打磨的双手,曾见证过无畏的青春如刺梨花般绽放,如今虽饱经风霜,那份坚韧却依然灼灼燃烧。</p><p class="ql-block"> 一杯刺梨汁,几句暖心话,一块小毛巾,如同注入躯体的电流。雨势渐小,我郑重谢别大叔。脚步虽依然沉重,内心却前所未有地坚定,每一步都踏得更沉实一分。</p><p class="ql-block"> 穿过明湖湿地,如镜的水面映照着奔跑的身影。师范学院学子们助威的声浪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热切挥舞的手臂,仿佛在传递着一支无形的接力棒——将上一代人用钢铁意志淬炼出的精神火种,稳稳地接续在青春的手中。</p><p class="ql-block"> 冲过终点线,时间定格在4:03:46。热情的志愿者递上完赛奖牌:金属边框勾勒出不规则多边形,齿轮环绕其间,内部精妙融入凉都山水与壮丽的北盘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跑一场马拉松,恋一座凉都城。”手捧奖牌,我心中萦绕着一个问题:六马,六盘水,我真正眷恋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赛道上匆匆掠过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影像挥之不去。不顾疲惫,我再次奔赴那里,渴望更深的触碰。陈旧的机床、泛黄的粮票、简易帐篷马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李德兴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事迹……“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赫然在目。贵昆铁路、盘江集团、水钢、贵航、振华、航天十院……一个个名字背后,是国防与经济建设的丰碑。三线人胸怀祖国,身藏大山,以青春和生命托起共和国的脊梁!这“三线精神”之魂,正是我此行最深的膜拜与追寻。</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黑板报和公众号上,优美诗篇讴歌着数不尽的动人事迹。然而,这份精神绝非仅仅封存于文字与展品之中。它需要一种更深刻的转化,一种灼热的力量,悄然烙进每个后来者的心口——那份建设祖国的激情,是从未冷却的磅礴脉动!</p><p class="ql-block"> 凉都七月,阳光正好。回望博物馆巍峨的轮廓,在澄澈的蓝天下愈发显得坚毅深沉。脚下奔跑的赛道,何尝不是一条穿越历史尘埃的精神之路?我们的双足每一次落下,踏过的正是当年无数建设者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出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那一碗热气蒸腾的羊肉粉,那一锅滋滋作响的烙锅,博物馆里沉默的齿轮与无声的旧物,路边刺梨果饱含的酸涩与回甘……它们都是凉都大地上最深沉而滚烫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三线之魂,从未冷却。它早已融入乌蒙山脉的肌理,化作北盘江大桥下滔滔江水的奔流不息。它在马拉松奔跑者每一次铿锵的心跳中回响,在我们每一次奋力向前的步履中传承。这薪火,必将永续不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