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温柔地洒在脸上。像往常一样,我伸手拿起手机,想重听昨晚录制的《白雪公主》有声书,找找优化空间。然而,打开喜马拉雅App的瞬间,原本承载着心血的《格林童话》有声专辑页面空空如也,我的心猛地一沉,懊恼与自责瞬间将我淹没。</p> <p class="ql-block"> 思绪拉回到前一晚。结束朋友聚餐后,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格林童话》有声书的录制中。完成《白雪公主》第二集的录制与发布时,满心都是成就感,觉得离打造出优质有声专辑又近了一步。可当夜深人静,戴上耳机仔细聆听时,才发现诸多问题:背景杂音如同不和谐的音符,破坏了故事的沉浸感;喷麦声时不时突兀地响起;更糟糕的是配乐,第一集因误触A1自动配乐,前半段轻快的旋律突然切换成阴森的音效,让原本温馨的童话故事瞬间染上了悬疑色彩。但当时想着已发布,便带着遗憾睡去。</p> <p class="ql-block"> 清晨醒来,这些瑕疵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反复听完后,我决定删掉第二集重新录制。谁知手忙脚乱间,竟误删了整个《格林童话》有声专辑!那一刻,所有努力仿佛都付诸东流。但短暂的崩溃后,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既然失误已成事实,那就化危机为转机。这一次,我静下心来,从专辑封面设计、简介撰写到内容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精心挑选契合童话氛围的插画作为封面,用生动的文字撰写专辑简介,力求能吸引更多听众走进《格林童话》的有声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不禁让我想起初涉有声书录制的那段“黑历史”。当初为了录制出专业的有声书,我斥巨资购入一套高级电容话筒和录音棚设备。满心期待地在客厅书桌前开启第一次录制,结果成品惨不忍睹:不仅收录了自己的声音,邻居的谈笑声、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甚至细微的衣物摩擦声都清晰可闻。那段时间,我陷入自我怀疑,昂贵的设备也被束之高阁。直到听了子葳老师关于有声书录制的课程,才恍然大悟——高灵敏度的专业设备对录音环境要求极高,并非设备不好,而是我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 吸取教训后,昨晚我精心打造专属的有声书录音小天地。关紧门窗,拉上厚重窗帘,将卧室隔绝成静谧空间;把毛绒玩具错落摆放,利用它们柔软的材质吸收杂音;铺上柔软的床褥,调整好舒适的录音姿势;将专业设备细心调试,静待深夜降临。</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时,我戴上监听耳机,开始重新录制《白雪公主》。每一个字音、每一处情感的起伏,都被清晰捕捉。不过第一遍录制后,还是出现了喷麦问题。调整话筒位置后,第二遍录制的效果堪称完美。听着自己充满感染力的讲述,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杂音、喷麦、配乐问题都被一一攻克。</p> <p class="ql-block"> 在有声书创作的道路上,意外与挑战从未缺席。但正是这些挫折,让我不断学习、成长。误删专辑反而促使我打造出更优质的作品,对录音设备的重新认识也让我掌握了专业的录制技巧。未来,我将继续怀揣热爱,在有声书的世界里深耕,为听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听觉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