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一回,讲两件事情,一个事情是这些丫头到了要结婚的年龄,准备要出嫁走了,第二个就讲她们放风筝。我们都知道,放风筝会紧紧抓住线轴,担心风筝断了线!可曹公笔下放风筝,不仅不怕断线,还故意切断。有很多资料显示曹公家道最穷的时候,他是靠糊风筝在街上摆摊为生的!曹公是一个奇怪的天才!就连放风筝,怎样放,他写得很细,他非常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回众人发现一只挂在竹梢的风筝,黛玉首先提议放风筝,众人才开始放风筝。</p><p class="ql-block">而最先放走风筝的也是黛玉。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最终还是紫鹃,拿来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把风筝线铰断了。</p><p class="ql-block">放风筝的目的是去晦气,所以紫鹃说“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宝玉看到黛玉放了风筝,担心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因此把自己的也剪断了。</p><p class="ql-block">曹公这样写是否暗示黛玉剪断的不是风筝,而是她自己的命运,放走的也不是晦气,而是她与宝玉之间的情缘。风筝落于荒野,是否暗示了黛玉最终在凄凉孤独中死去。别人的风筝都有名字,唯独黛玉的风筝是没有名字的!</p><p class="ql-block"> 宝玉放的是美人风筝,是林之孝家的送来的,宝玉“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喜欢。”由此也可见林之孝家的为了哄宝玉开心,有多会办事。宝玉放美人风筝,是否隐喻了诸芳散尽的结局,你像晴雯、芳官、司棋……在大观园被抄后都一一应验。</p><p class="ql-block">宝钗的七个大雁风筝:雁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忠诚,为两性关系稳固的象征,因雁多是一夫一妻,且从一而终,如其中一方先死亡,另一方也会孤独终老,到死都不会再找伴侣。曹公把象征礼教且忠诚的雁给了宝钗,非常准确,且以此来暗示她在宝玉出嫁后,谨守礼教,守寡到老的结局。</p><p class="ql-block">且“七”谐音“弃”,“七雁”即是“弃雁”,宝玉与宝钗结婚后,最终还是舍弃了妻子家业,抛洒红尘。宝钗因此成了“弃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探春的软翅子大凤凰风筝</p><p class="ql-block">探春的结局最终成为王妃,而她放的“大凤凰”风筝,是否象征着她在别人眼中高贵的命运?探春正要剪断自己的风筝线时,没想到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p><p class="ql-block">后来“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即便再读不懂红楼梦的读者,看到这里,估计都会明白,这是探春婚期将近的暗示。</p><p class="ql-block">在第七十一回,就写到了贾母寿辰,然后南安太妃、北静王妃来祝寿,就见了探春。七十七回里又特意提到“又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等事”可知探春离出嫁不远矣。</p><p class="ql-block">这一回还有一点不能不说,宝琴曾对宝钗说:“你这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曹公是否将宝钗与探春命运做比较的隐喻。</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宝钗进京是为待选入宫,但却落选而嫁与宝玉;探春本无心,可最终偏偏远嫁成了王妃。宝钗的命运确是不如探春好的。</p><p class="ql-block">宝琴的大红蝙蝠风筝,晴雯的大鱼风筝,贾环的大螃蟹风筝-我就不一一说了</p><p class="ql-block">细细想来,这次放风筝,虽然篇幅不长,但曹公却下了一盘大棋,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赋予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风筝,暗喻了各自性格或结局,真是煞费苦心。</p><p class="ql-block"> 梁实秋写过许多关于风筝的文字:我读一段给大家:放风筝还可以“送病”。这也是有趣的一种风俗。病家的人常把风筝在病者面前放起,病者开眼一看,心头一喜,病也许豁然而愈。据说这并不是迷信。春天里,人患在屋里闷了一冬,气闷血流不畅,放放风筝,可以抖擞精神,这就和“九九登高”一样,是有其医疗作用的。我还见过一种比较风雅的玩法。把风筝放起来之后,剪断线索,让风筝自由地飞到天上去,据说这样可以放走邪气,我在春天看见许多风筝在天空飘荡,这些风筝都是放走的邪气。希望大家在有风的日子里尽情去放风筝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