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清丰县古城乡中的马纪刚,很荣幸做为学员代表和大家交流培训感受。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师范大学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温馨的时刻——清丰县骨干校长研修结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精心组织此次培训的各级领导、辛勤付出的北师大各位老师以及为我们提供无私帮助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这段时光,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与好奇,到如今满载而归的熟悉与不舍,北师大的每一角落都留下了我们求知的足迹和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收获了友谊与成长。师大为我们这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堪称完美与奢华!既有理论学习的专题讲座,又有实弹演练的工作坊研修;既有丰富多彩的实地参访,又有发挥我们学员主动性的小组研修。从王峰教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到党史展览馆的沉浸式教育,我们触摸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仰坐标。这启示我们:当课堂与纪念馆共振、校本课程与国家战略同频,教育的种子才能深植时代的土壤。 曹培杰博士揭示的数字化转型密码,科大讯飞展厅的AI教育图景,吴万辉教授“贯通育人方式变革”的推演——让我们看见:未来的校园应是“物理空间+数字孪生”的融合体。当传统课堂遇上AI学伴,当教学管理插上数据翅膀,“因材施教”的千年理想正照进现实。 杨勇诚教授课例研究的精微切片,黄佑生校长主题式研修的路径设计,蒋葵林院长“诊断改进策略”的手术刀式剖析,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学校改革的原点在课堂,教师成长的沃土在校园。那些“基于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促进真改变”的校本行动,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细胞工程。 余仁山教授的舆情应对策略,刘丽萍博士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申子姣老师的压力管理技巧,构筑起校园安全的立体防护网。特别是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五步法”、舆情处置“黄金四小时”原则,都是我们急需的保底工程。安全无小事,这些经验将纳入我校应急预案手册。此刻回望,艺术楼401的灯光已化作照亮前路的星火: ▶ 申子姣教授的心理调适术,让我们懂得“校长的情绪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 ▶ 王福强校长的问题辨识法,教会我们“从现象冰山中打捞真问题” ▶ 杨明全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警醒我们“重构课堂比修葺校舍更迫切”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各位学员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为完成任务而努力。这种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之中,更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相互照顾、相互鼓励,在彼此的支持中走过了这段难忘的培训之旅。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 古人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孝道之乡清丰到古今交响的京都,我们跨越千山万水,不仅是为了探索知识的宝库,更是为了在这段奇妙的旅途中,邂逅那些能够点燃我们内心火焰、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灵魂导师。如今,我们满载而归,心中不仅装满了知识的珍宝,更珍藏着那些温暖人心的笑容和无私的帮助,它们如同美丽的鲜花,即便远隔千里,也依然在心中绽放。 总之,这次北京之行,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却得到了整个春天。 离别的指针划过表盘,许多学员可能和我一样也有小小的遗憾,就是:十天的课程安排的太满,我们这些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村教师,虽身处前年古都,不能饱览,就在长城脚下,还未登临! 虽有点滴遗憾,但教育人的使命永不谢幕。最后,愿北京师范大学桃李满园创辉煌,愿各位学员心中有梦、手中有策;愿我们以此次研修为北斗,在各自的教育星空里:做素养落地的摆渡人,做数字变革的破壁者,更做让教师幸福、让学生闪光的燃灯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