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7月19日我们在游览广州五仙观的同时,参观了修复后的岭南第一楼,增长了对羊城悠久历史的认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楼位于广州五仙观的北侧,从五仙观后殿拾阶而上便可到达,而坡山古渡遗址在岭南第一楼后面,走过岭南第一楼的券形门洞,就可以来到位于高地上的坡山古渡遗址。</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楼又名禁钟楼,至今已有649年历史。该钟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始建,早于五仙观现址的建设时间。其位于五仙观大殿后方的坡山之顶,是广州古城最早的道观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五仙观牌坊进去,穿过门楼与大殿,便可以看到红墙碧瓦的岭南第一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看到的岭南第一楼是在原址上重建和改建的。该楼曾在明朝万历年间重建,而第二层的木构架又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改建。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钟楼式建筑风格,同时内部装潢具有清朝建筑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岭南第一楼的正面观,红墙、古建、阶梯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尽显岭南建筑的古朴与厚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楼的背面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楼的拱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洪武十一年(1378 年)铸造,至今已有647年历史。该钟直径 2.1 米,高 3.04 米,重约 5 吨,是广东现存最大的古代青铜钟。钟体造型宏伟庄重,上阳铸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31 字。该大钟是古人作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时召救所用,无事禁止撞击,因而又称“禁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岭南第一钟就位于岭南第一楼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岭南第一楼的楼上可以俯瞰或眺望四周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侧面观左边是五仙观大殿,右面是岭南第一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坡山古渡在晋代时是珠江北岸的一个渡口,到了唐代,坡山一带成为繁华的“大市街”,称“蕃坊”。明洪武七年(1374年),岭南第一楼在坡山古渡所在的坡山上建成,当时的五仙观也迁建到了“坡山古渡”遗址这里,使得岭南第一楼与坡山古渡有了长久的缘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坡山古渡则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它见证了广州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对外交流的频繁。坡山古渡与岭南第一楼、五仙观共同承载了广州的历史记忆,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坡山古渡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祝各位平安喜乐每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