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的老公馆

我心飞翔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喜欢上海徐汇的梧桐小马路,更喜欢深秋季节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前年深秋,我与老伴儿从徐汇公园出来,已到晚餐时间,于是一边在马路上溜达,一边寻找就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时间,下班的、放学的都已回到家中,路上非常的安静。只是间或有汽车驶过。金黄色的梧桐叶轻轻地摇曳,两边的老洋房则掩映在梧桐树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棵老梧桐很粗壮,我给老伴儿在老梧桐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与老梧桐的感情很深了。无论走在鲁迅公园、复兴公园,还是走在徐汇小马路,一路都有老梧桐相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路上飘着咖啡的味道,隔不远,就会看到一家咖啡馆。这座咖啡馆细格子钢窗,法式玻璃门。在这里持一杯咖啡,一边聊聊天,一边感受梧桐落叶的诗意与习习的凉风,会非常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我们还是要去找一家餐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乌鲁木齐南路的一家餐馆。临街看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但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庭院深深深几许”,这些过去的老洋房很多都已成了吃大餐的地方。今晚我们选择的是本帮菜,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选了响油鳝丝‌和蟹粉豆腐。上海菜精致淡雅,很适合老年人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餐厅已是华灯初上,我们还有些意犹未尽,打算在梧桐小马路上溜达溜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太原路。这条路虽然与我熟悉的一些马路很近,但之前还没有走到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灯火阑珊处,我看到一个很有气势的大门,上面竖着一块“太原别墅”的牌子,直觉告诉我这里面应该是一座豪宅。于是走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把我们拦住了。我赶紧打听这里现在是私宅还是酒店。工作人员说现在是公寓,不对外开放,若没有预约不可以进去。我从门口看到深深的庭院中有一幢硕大的豪宅,便来了兴趣,于是再次询问这座老楼原来是谁的旧居。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原来是马歇尔公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恍然大悟。因为我知道上海有座著名的马歇尔公馆。所以赶紧跟工作人员搭讪,说慕名而来,希望能去草坪中拍摄几张照片。本来严肃拒绝的工作人员看到我的执着,居然答应了。我赶紧趁还有一点天色进入花园拍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公馆的前身为英国律师狄百克的法式花园住宅,建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幢房别墅的式样是依照法国路易十四宫殿设计的,建材也来自法国。狄百克去世后其夫人将此宅卖给了晚清大臣<span style="font-size:18px;">岑春煊之子</span>岑德广。因他是汉奸周佛海的幕后军师,所以抗战胜利后此宅作为“伪产”被没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年代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曾作为美国特使到中国调停国共谈判,在上海期间他就住在这幢别墅,从此人们就管此别墅叫“马歇尔公馆”。</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军事协调小组包括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三人。‍马歇尔初期促成了《停战协定》和《整军方案》,后期因蒋介石坚持军事进攻而失败。1947年1月6日,杜鲁门总统宣布召回马歇尔,随后任命马歇尔为美国国务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海解放以后,这座百年建筑1956年改建为内部的高级宾馆——太原宾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对外开放,现在叫做瑞金宾馆太原别墅。</p><p class="ql-block">‍ 上海解放后,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在这里下榻。文革期间,江青也曾将此处作为住所。所以这座老楼这是充满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庭院里没人,空荡荡的,只有老洋房里飘出的桔红色的灯光,我拍摄了几张外景后,看到了别墅侧面的楼门,得寸进尺的我就向那里走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侧门上面有个大大的阳台。宝石瓶的栏杆非常讲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仅一会儿的功夫天色就完全暗下来,灯光使这座建筑呈现橘红色。</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起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很想进去看看里面的建筑装修,所以没有犹豫,推开了这座法式镂花玻璃大门。</p><p class="ql-block">‍ 里面是一个过厅。这应该属于衣帽间,是当年客人脱下大衣礼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通向大客厅了。地面铺设的是当时流行的黑白相间大理石。从门往里望去高高的水晶灯使屋内很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进入大厅,里面有直达屋顶的柚木护墙板,地上满铺地毯,透出当年欧洲贵族生活的华贵典雅。</p><p class="ql-block">‍ 这里现在的用途是应该用做公寓的前台大厅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到左手有一个弧形的楼梯通向楼上,那应该是一间楼梯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当年的狄百克夫人会在这里举行Party 吧?马歇尔将军也会在这里会见社会贤达吧?再后来作为太原宾馆,一定也入住过很多高级领导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再深入往里走,而是回到了花园。看到这里有一座大理石雕塑的喷泉。‍还看到庭院里的法式凉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的花园洋房不少,但像这座别墅拥有这么大的花园还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庭院的大门,与门卫里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没想她们走出来,非常客气的与我们告别。使我这个“不速之客”很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望这座曾经的狄百克旧居、马歇尔公馆、现在的太原别墅,是那么的静谧。似乎百年前的跌宕起伏、斗转星移都已烟消云灭。但铅华洗尽,往事并不如烟。那些曾经在中国近代史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不管是正面的、反面的,不管是“生旦净末丑”哪个角色,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而这些百年的老洋房,就是他们曾经的舞台。“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