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这座千年古县,拥有陶瓷烧制历史逾三千年。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伴随泉州港的繁荣而兴盛,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物资输出地。明代,德化白瓷因其“白如凝脂、温润如玉”的质感脱颖而出,被西方收藏家誉为“中国白”,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代表性流派。德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陶瓷之都”。 世博和鼎。细看瓷鼎器身,装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浮雕象征四方和谐,橄榄叶与和平鸽构成的腰带寓意世界和平,阴刻的奥运会人形篆字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浮雕巧妙融合了北京奥运精神与世博理念。鼎内手工捏塑的玉兰花、梅花、牡丹、菊花等百朵瓷花竞相绽放,以“百花齐放”的意象诠释“万物和谐共生”的哲学。细心的观众还能在上面看到挂饰造型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形象。 彭成雄《汉字艺术·百家姓》因其独特的造型引往来观众驻足。层层累叠的瓷器,远看是造型各异的物。 近看每一个器物都有着“标识性”的笔顺组成一个汉字姓氏。十二生肖或者千字文,其实就是为了表现中国的汉字艺术。“ “ 汉字它就是通过点、横、竖、平、撇、捺几个笔画就可以造就千万个汉字,它组合起来又可以成为百万亿个词语。我想用这一辈子去挑战一样事情,就是把这样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作者说。 展区中央设有大型装置《泰兴号沉船复原景观》,作为“历史钩沉”的核心装置,通过沉船出土瓷器与互动影像,再现明清时期德化瓷从泉州港出发、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的历史片段,唤起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集体记忆。 《等花开》由一朵朵小花组成,花树错落、色彩斑斓,将传统捏塑工艺发挥到极致; 馒头 “纸”船 戏里戏外 《月球甜筒系列》则旋出冰淇淋形状的中秋满月,点缀激萌玉兔,该作成为红极一时的热搜爆款,吸引众多明星收藏。 《极彩·如愿多宝佛》集结德化白瓷、矿物彩绘、珠宝镶嵌三大工艺于一体,是本次展览的代表性力作之一。作品以“七宝璎珞”点缀佛像通体,在雪白如脂的瓷肌之上绽放出灿若星河的色彩层次,既传承东方宗教造像的庄严灵动,又以多工艺跨界融合开启陶瓷美学的新范式。 德化瓷《神话》是一件“网红”作品,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因其细腻造型与独特神韵圈粉无数。它以电影《神话》中玉漱公主为原型,通过传统白瓷工艺表现中国古典美学,将东方女性的温婉典雅与神话意境相融。 《神话》塑造的玉漱公主瓷骨仙姿翩然独立,只见她在灯光下白中透红,透着独特的温度,任光影在蝉翼般的衣袂间游走,独具东方美学韵味。《神话》将东方女性的温婉典雅与神话意境相融,人物纱衣处薄至0.2毫米,与根根分明的发丝交相辉映,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衣袖上花纹清晰可见。 为了制作人物纤细的发丝,制作者夫妻二人接力,一个人抽出发丝,另一个人要赶在同一时间将其接上。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过程中有20%的收缩率,如果受力不均,很容易变形和断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提前把握力度,知道哪里有薄弱,哪里要加强。完成这样一件完整的作品非常难,有时候是靠技艺,有时候是靠运气。” 作品《纸》以极致的轻薄柔软,重塑白瓷的坚硬形态,从层层叠叠、薄如蝉翼“纸”中,流淌出极致的反差感与诗意。 明代猪油白镶铜鎏金雕(兽耳筒瓶) 降龙 伏虎 朱熹 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