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游

宁静

<h3>  7月26日下午5时,伏天的太阳略微收起了烈焰,大女儿、侄女及两个女婿,开车拉我出门。说了个地名,我也不知道,其实也记不住,不过往常都是这样,到了就明白了。车子出城一路往西,大路经常堵车,人家熟悉环境,一路抄乡镇公路漫山驾岭,过东沟、川底、周村,开往晋城市沁水县樊山街。村西的樊山高1100米,是附近的制高点。</h3> <h3>  初步印象,这里是一个高山顶,即使僻壤,也显露出现代化的威力,人工开凿了一个不小的平台,不用砖瓦,挪来一些方仓,集装箱,装修得富丽堂皇,安排了许多时髦的娱乐设施,当然也有现代化的公厕,还有一座五层的瞭望塔,据说上面装满激光投影,晚上特别地好看。</h3> <h3>这是瞭望塔顶上的人群</h3> <h3>  与晋城市区干旱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庄稼不旱,而且土地肥沃庄稼长势不错。</h3> <h3>  景区还在修缮中,大概为提高知名度,不收门票。也没设景区介绍,看到一座石牌坊,还有古墓,石制的武士,骏马,狮子,亭台,碑林。文化革命时的破四旧,没有波及这里,与晋城许多古迹不同,没有打砸的痕迹。不过年代荒废,看了半天,碑上的文字不好辨认,也不知道年代。石牌坊上有一品的文字,确认是个大大地官!吃饭时向老板打听,说是陈廷敬父亲的陵墓。哦,怪不得有如此显赫的规模与形制,是帝师的父亲。父荣子贵,子贵父显,古今一个道理!皇帝老儿也为了拉拢陈廷敬,赏了其父一个一品的虚名,光宗耀祖。现代人也来沾古人的光,借陈廷敬的名头,开设旅游景点,赚钱糊口。</h3> <h3>  附近人烟稀少,大山连着大山,当地的农民跑不到这里来,来的都是有余钱剩米,且有闲情逸趣的有车人。</h3> <h3>  夜幕渐渐拉开,女儿女婿拉我来赏这里的灯光秀,而我则忌惮山顶上骤降的气温,可是许多年轻人仅穿着背心裤衩,毫无忌惮地在山顶尽情玩耍。<br>  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h3> <h3>  特色的流苏到别有一番情趣。</h3> <h3>  山顶还有两株罕见的白松,令游客惊叹不止。</h3> <h3>  还有一个老而呆傻的游客。</h3> <h3>  在山顶远眺,阳城县的皇城相府一片灯光。</h3> <h3> 华丽的灯光秀比市里的大商场毫不逊色。</h3> <h3>  黝黑的周边环境衬托着金光灿烂的山顶,大约晚8点半,我们驱车离开景点。一路上络绎不绝的汽车还在向山顶涌,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