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认知的“盲点”

探索冰山/Explore the Iceberg

<p class="ql-block">邓宁-克鲁格效应是199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提出的认知偏差理论,揭示了能力与自信之间的反常关系。</p> <p class="ql-block">其核心表现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能力低下者往往高估自己的水平,因缺乏对领域的完整认知,无法察觉自身不足,陷入“盲目自信”的“愚昧山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能力较强者反而可能低估自己,因了解领域的复杂性,易产生“自信低谷”(或称“绝望之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只有经过持续学习,能力提升后,才能形成与实力匹配的“自信高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效应在生活中常见:如新手司机常高估驾驶技术,而资深学者反而更谦逊。它提醒我们:认知的第一步是承认“未知”,保持谦逊与学习的动力,才能突破认知局限,避免在“无知”中陷入自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