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防汛,勿忘保粮食</p><p class="ql-block">        亲身经历了7.20、7、21、23.7后,深感洪水如猛兽,水火真无情。今年进入汛期后,极端天气变化无常,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它事关你我,事关生存。气象台的预警信号在手机屏幕上闪烁,前两天的一场降雨,造成河北涿州、易县,陕西延安一些城区被淹,公路积水,小区积水,一些房屋进水,地下室进水……日常工作生活被打乱,由此,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对粮食、药品,生活必须品的保管。</p><p class="ql-block">        防重于抢,别等水漫窗台才想起米缸还在墙角。那些袋装的米面、密封的杂粮,是日子的底气,得趁早搬到桌案、橱柜的高处去,或是转移到安全地方,水的性子急,一旦漫进家门,最先泡软的就是这些续命的粮食。民以食为天,不是一句空话,当风雨困住脚步,一袋干燥的面粉、一捧饱满的米粒,就是安稳的靠山。</p><p class="ql-block">        无危则安,常用的药品不能含糊。降压的、降糖的,止痛的、退烧的,还有那些贴着名字的处方药,得用密封袋裹好,放进带锁的抽屉或是高处的收纳盒。水是无孔不入的,泡了药的包装纸,模糊的不仅是字迹,更是危急时的指望。老话说“病来如山倒”,汛期里,守住这些小药盒,就是守住了最基本的平安。</p><p class="ql-block">        无缺则全,生活的零碎也得拾掇妥当。蜡烛、打火机、手电筒要放在伸手可及的高处,几包干净的纸巾、替换的衣物,甚至孩子的奶瓶、老人的拐杖,都该往高处挪一挪。一旦被淹待水退之后,满目狼藉里,能立刻摸到一块干毛巾、一口热水,就是撑下去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防重于抢,从来不是虚言。当雷声在云层里滚动,当河水在堤坝下涨潮,提前挪动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给生活系上的保险绳。别信“哪有那么巧”的侥幸,防汛的字典里,最该写满“一定”——一定把粮食举高,一定把药品藏好,一定让必需品远离水患。</p><p class="ql-block">        防汛期间,人心可以不慌。那些被妥善安置的物件,在高处保存,像一个个沉默的承诺:只要守住这些,日子就塌不了。这不是杞人忧天,是对生存最朴素的敬畏,是防范的基本常识,是每个普通人能为自己、为家人做的,最实在的事。</p><p class="ql-block">《防汛警世》</p><p class="ql-block">淫雨连绵势未休,街衢积水已盈眸。</p><p class="ql-block">预警频传当早备,低洼住户莫迟留。</p><p class="ql-block">食粮高置防淹没,药品深藏避浪流。</p><p class="ql-block">防患未然终是要,平安方可度春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德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