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抗战中的石家庄

作者/李 雄

<p class="ql-block">  石家庄人民的抗日斗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抗日活动,并在1945年配合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 ‌</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1931-1936)、(1937-1938年)</p><p class="ql-block">‌组织抗日团体‌:正太铁路员工成立救国会,组织救国十人团、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和军事训练、发动工人捐款资助抗战。 ‌</p><p class="ql-block">‌学生与群众运动‌:工商界发起对日经济绝交运动,学生组织抗日示威游行,建立农民抗日自卫队。 ‌</p><p class="ql-block">‌配合八路军作战‌:八路军129师在井陉、平山等地设伏打击日军,石家庄人民支援前线物资运输和情报工作。 ‌</p><p class="ql-block">抗战中末期(1938-1945年)</p><p class="ql-block">‌根据地建设‌:中共在石家庄西北部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并建立民兵组织。 ‌</p><p class="ql-block">‌文艺宣传‌:铁血剧社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抗战歌曲,通过民间歌舞形式传播抗日理念。 ‌</p><p class="ql-block">‌敌后破坏‌:正太铁路工人转移设备组建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作战。 ‌</p><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在石家庄地区,八路军主力、地方武装与日军发生大小战役数百起,歼灭日伪军两万余人。</p><p class="ql-block">(注:本篇照片全部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石家庄沦陷前的抗日战活动</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29日,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成立,后改为正太铁路员工救国会,正太铁路大部分工人和一些爱国职员纷纷加入,先后声援和支持了黑龙江马占山部、上海十九路军等抗日救国行列。</p><p class="ql-block">图为: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慰问绥远抗日将士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员工捐款10万银元购买霍克二型驱逐机一架,命名为“正太号”支援抗战。</p><p class="ql-block"> 图为正太号驱逐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事变以后,1937年9月中旬,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就坚持华北抗战、协同作战等问题,从太原到保定同国民党驻军将领徐永昌谈判。周恩来及彭德怀、南汉宸一行途经石家庄,石家庄市委在正太饭店广场以石门各界抗日救国会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周恩来、彭德怀先后在大会上讲话,号召大家团结抗日。周恩来一行下榻正太饭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日军侵占石家庄 日军的暴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轰炸石家庄</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军机频繁对石家庄进行空中侦查和轰炸。当时石家庄作为晋冀交通咽喉,是日军南下北上的重要战略目标。 ‌‌</p><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日军飞机首次抵石家庄上空盘旋侦查,未降高度即返回。 ‌‌</p><p class="ql-block">‌ 7月18日‌:两架日军飞机沿平汉线南下,对石家庄进行机枪扫射,造成多人伤亡。 ‌‌</p><p class="ql-block">‌ 7月26日‌:日军飞机再次低空侦查,因地面火力反击被迫高空盘旋后撤退。 ‌‌</p><p class="ql-block"> 7月30日‌:七架轰炸机对石家庄及周边地区投弹扫射,居民因恐慌提前躲避。 ‌‌</p><p class="ql-block">‌ 9月14日‌:日军发动大规模轰炸,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并摧毁基础设施,这是抗战初期石家庄遭受的最严重打击。 ‌‌</p><p class="ql-block"> 轰炸后,石家庄防御体系被破坏,国民政府加强了军事部署,但未能有效阻止日军后续进攻。1937年10月9日,日军占领石家庄,并将其作为侵略华北的战略基地 ‌‌。</p><p class="ql-block">图为:石家庄木厂街北大衔被炸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飞机拍摄的的轰炸石家庄火车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日军轰炸后的石家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7年1 0月,日军进攻正定,守军第20集团军32军依托城墙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两天两夜,日军以优势兵力攻破城防,导致守军伤亡数千人,其中两名团长、一名营长牺牲。此战展现了国军将士的英勇抵抗精神。 ‌</p><p class="ql-block"> 正定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在战斗中,抗日勇士们凭借勇猛顽强的精神,还是击毙了500多名日寇,让侵略者付出了血的代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7年10月9日,正定沦陷,图为正在攀爬正定城墙的日本士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占领石家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占领石家庄后无耻欢呼胜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制造的正定惨案(1937年10月8日)</p><p class="ql-block">日军攻占正定后,对城内及近郊13个村庄展开系统性屠杀,采用枪击、刀砍、火烧等手段残害平民。岸下村两日内365人遇害,其中155人遭集体机枪扫射葬身坟场;朱河村单日死亡283人,傅家角成年男性几乎被屠杀殆尽。事件共造成1506至2000余人死亡,焚毁房屋106间,日军迫于国际压力仅同意立碑未承认罪行。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藁城梅花惨案(1937年10月12日)</p><p class="ql-block"> 日军在梅花镇梅花村东染坊碱水坑旁杀害63名无辜村民,并焚毁民房。该事件发生时,镇内270多家商铺和作坊被毁,村民被迫撤退时遭遇日军报复性屠杀。</p><p class="ql-block"> 图为:日军拍摄的的梅花惨案现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县惨案(1937年10月12日)</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7日至15日,侵华日军以两个团的兵力攻占河北省赵县,在县城及周边7个村庄实施系统性屠杀,造成至少1149名平民死亡。事件核心包括空袭集市、屠村常洋、豆腐庄屠杀等,手段涉及轰炸、毒气、活埋等极端暴行‌。</p><p class="ql-block">图为常洋材惨案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石家庄人民奋起抗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花镇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国民国民军第53军691团长吕正操(共产党员)率部在藁城梅花镇阻击日军,击毙日军800多人。10月14日,吕正操在晋县小樵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691团改称“人民抗日自卫军”,成为冀中抗日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图为:抗战时期的吕正操将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井陉战役</p><p class="ql-block"> 此战日军被毙伤数百人,第十七师伤亡逾千人。</p><p class="ql-block">战役经过</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日军第二十师团第十七联队等部,沿正太路西进,11日向井陉及其南部地区进攻。是日正午,中国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令第十七、三十师各一部担任警戒,同时令第三军向井陉进攻。下午5时,第十七师主力占领井陉附近的阵地。至傍晚,日军攻占井陉。稍后,第十七师主力发起反击,将井陉收复,并于13日拂晓进攻井陉附近的雪花山。日军利用山势进行顽抗,第十七师主力攻击受挫,伤亡严重,被迫转移至距雪花山以西两公里处荆浦兰一带,构筑阵地御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生口伏击战</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长生口伏击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386旅在石家庄井陉县长生口设伏,击毙日军50余人,成功破坏日军进攻山西旧关的迂回计划。‌‌图为、第一次长生口伏击战指挥员王近山团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长生口伏击战(1938年2月)‌:八路军再次设伏于长生口,歼灭日军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余人,炸毁汽车5辆,缴获重武器与弹药,有效遏制日军增援行动。‌‌图为:八路军打伏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察冀日报》进驻滚龙沟村</p><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鼓舞人民杭日士气的《晋察冀日报》报社进驻平山县宅北乡滚龙沟村,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在此期间创造了“八匹骡子办报纸”的传奇故事。 ‌</p><p class="ql-block"> 图为:报社工作人员在滚龙沟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庄歼灭战(1939年9月)</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与地方武装在石家庄灵寿县陈庄地区联合阻击日伪军,击毙日军田中大队长以下1380余人,创造了山区歼灭战的经典战例。</p><p class="ql-block">图为:陈庄阻击战大捷陈列馆图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井陉矿区战役(1940年8月)</p><p class="ql-block">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对石家庄井陉矿区发起破袭战,10天内破坏正太铁路33公里,攻克娘子关等17处据点,毙伤日伪军9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p><p class="ql-block">此战中,聂荣臻部在井陉洪河漕村设立指挥部,并在此救出日本孤女美穗子,成为中日战争史上的特殊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井陉县人民破袭石太铁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破袭定县至新乐战役</p><p class="ql-block"> 破袭平汉路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于1938年2月实施的铁路交通破袭作战。该战役根据八路军总部配合第二战区反攻太原、石家庄的部署展开,重点对北平至石家庄铁路北段实施破坏。经过三天两夜激战,八路军攻占定县、新乐县城,歼敌数百人,成为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实施交通破袭战的典型战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冀中反扫荡</p><p class="ql-block"> 冀中区冬季反扫荡战,1939年10月初,日军以两万多兵力“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10月8日,日军先以6000余人向冀中第5军分区进攻。分区部队分散于敌侧后,先后经7次战斗,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25日以后,日军重点转向北岳地区。12月初,又返回冀中,重点扫荡石家庄正定县、新乐等地。中旬,日军在30余辆坦克和28架飞机配合下,从石家庄、津浦线、平津方向分3个区域向冀中区进攻,冀中部队以少量兵力与敌周旋,主力及时突围后,以游击战、袭击战等相机歼敌,使日军被迫于12月底退出根据地。此役,共进行战斗60余次,歼灭日伪2500余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庄防御战‌:</p><p class="ql-block"> 在深泽县宋在,1942年6月八路军以3个连兵力抗击2000余日伪军。</p><p class="ql-block"> 深泽宋家庄战斗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整场战斗持续了18个多小时,在敌众我寡、武器优劣悬殊的情况下,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毙伤日伪军1500余人,我军部队仅伤亡73人,创造了抗战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此战过后,无论是日军还是伪军,都胆战心惊地把宋家庄称为“送死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邱地道战</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藁城三邱村为抵御日军扫荡,于1942年修建贯通全村的地道网,含4条干线、9条支线,兼具防御与攻击功能,配合地雷战多次击退日军。解放战争期间,村民继续利用地道抗击伪军,两阶段累计歼敌400余人,曾获冀中军分区"东进大门紧闭"锦旗及藁城县"铁大门"称号。图为:三邱地道战遗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平地道战</p><p class="ql-block"> 作为电影《地道战》的原型村,正定县高平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全村400余户人家,挖通了30多里的地道,发展出一条条户与户相连的“地下长城”,创下了与日伪战斗50余次、毙伤日伪军120余名、击溃敌人5次成规模进攻的辉煌战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赵户村地道战</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无极县的地道战以赵户村为核心遗址,其地道系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p><p class="ql-block">1. ‌地道规模与结构‌</p><p class="ql-block">‌总长度‌:30里(约15公里),深8尺(约2.4米)‌。</p><p class="ql-block">‌主干线‌:13条,高4尺(约1.2米)、宽3尺(约0.9米),支线50条‌1。</p><p class="ql-block">‌功能设计‌:</p><p class="ql-block">每20丈(约67米)设可容纳一个连队的休息洞,顶部用粗木加固‌。</p><p class="ql-block">入口隐蔽于草地、猪圈、糠棚等场所‌1。</p><p class="ql-block">2. ‌历史背景与战术意义‌</p><p class="ql-block">‌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初期(1940-1941)‌:村民利用红薯窖、古墓改造为藏身洞,但无出口,牺牲风险高‌。</p><p class="ql-block">‌完善期(1941-1942)‌:发展为攻防兼备的地道系统,赵户村在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成功防御日伪军五次围剿‌。</p><p class="ql-block">‌典型战例‌:1942年5月1日至23日,赵户村依托地道粉碎日伪军多次进攻,成为冀中地道战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泽宋庄大捷‌。</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以两个连兵力依托村落工事抗击2500余日军,毙伤敌400余人,实现战术防御典范。‌‌</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平山温塘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晋察冀军区部队部队在此阻击日军进攻,有效牵制敌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扫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平山团”</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20师 决定建立以平山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组成10个扩军工作团,分赴平山县各村镇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和扩军工作。仅月余时间,来自全县四面八方的1700余名青壮年相继赶到洪子店参军入伍,其中1500人正式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被军民亲切地称为“平山团”。</p><p class="ql-block"> 平山团在抗战期间多次袭击日军,主要地点包括:</p><p class="ql-block">一,山西崞县田家营</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平山团在此地首战告捷,全歼日军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包括轻重机枪七挺、其他枪支150支。 ‌</p><p class="ql-block">二,山西大同</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平山团与兄弟部队在此歼灭日伪军300余人,并袭击日军火车站。 ‌三,山西灵丘</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平山团在此与日军激战数日,击毙日军约800人。 ‌</p><p class="ql-block">四,河北五台山区</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平山团在灵寿县附近的上下细腰涧歼灭日军约500人,粉碎日军对五台山的围攻。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驰名中外的平山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母村袭击战</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日军侵入平山县境。刚刚到来的八路军359旅战地救亡工作团和平山团新入伍的战士,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引导下,在王母村袭击了日军的随军医院,又在西冶伏击了日军的运输队,打死打伤日军20多名,缴获战马13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下细腰涧战斗</p><p class="ql-block"> 1939年灵寿县上下细腰涧战斗,八路军一个团(平山团)敢包围数千日军,单独受嘉奖。</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初,日军5000余人分三路向五台山根据地进行合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决心集中第三五九旅主力、第二军分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寻歼日军一路,以粉碎其“扫荡”。第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奉命率第七一八平山团、旅教导营、骑兵大队等部,自下关进至神堂堡待机。12日,日军合围驻三丈坡地区的第七一七团,扑空后分路撤退。自大营镇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部800余人撤至神堂堡西南的口泉、长坪间时,被第七一八平山团、旅教导营、骑兵大队包围。激战一日,日军一部被歼,大部乘夜突围,企图经上下细腰涧沿小路返回大营镇。这时,转移到台怀西北上、下峨河地区的第七一七平山团奉命进至上下细腰涧截击撤退的日军。14日晨,日军在上下细腰涧突遭第七一七团攻击。随后尾追撤退日军的第七一八团赶到,截断日军后路,并将其包围。战至15日拂晓,被围日军除少数逃跑外,大部被歼。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这次战斗的胜利对保卫五台山区、粉碎日军的合围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水河战斗(1940年)‌</p><p class="ql-block"> 冀西游击队与元氏独立营在黑水河峡谷伏击日军,歼灭日军200余人,缴获山炮及大量装备,是地方武装独立指挥的完胜战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栾城南高村伏击战</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中共党员郭英山等组织栾城县(今栾城区,下同)东南一带村庄的一批爱国青年参加了中共党员马玉堂(藁城人)领导的人民抗日自卫军。1937年12月,马玉堂率部进入栾城,歼灭了张家营的护家团,改编了游杂武装杨甜瓜(南高村人)、鲁二虎(鲁家庄人)所部。1938年1月29日,马玉堂率领改编后的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军在南高村伏击前来奔袭五路军的200余名日军,毙伤日军120余人,极大地鼓舞了栾城人民的抗日斗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县兵工厂</p><p class="ql-block"> 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晋县各阶层人民、各抗日团体、正规军和游击队展开了长达8年的殊死搏斗,并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晋县还成立了手榴弹厂、枪厂,制造手榴弹、地雷、决枪,仿制“湖北造”,连造带修,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斗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攻克藁城县城</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2日深夜,寒风刺骨,藁城县的日伪军早早地进入梦乡。在城南门外的一片洼地里,马玉堂和李小贞的队伍会合了,马玉堂的抗日队500多人,李小贞的部下40多人。他们从城根水道里钻入城内,沿着事先侦察好的地形,火速包围了敌人驻扎的赵家大院。睡梦中的敌人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天降神兵,脑袋已被枪口抵住。后院的敌人发觉情况不对,爬起来仓促应战,被马玉堂两枪撂倒两个,其余的乖乖地投了降。整个战斗,干净利落,缴获了一挺机枪、六支冲锋枪、30多支步枪。马玉堂腰挎驳壳枪,脸上露出笑意。这是抗战以来攻克的第一座县城。</p><p class="ql-block">收复藁城的胜利,使这一地区的抗日烈火燃烧得更旺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着上战场,只十几天的工夫,有2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动员了200多条枪、几千发子弹。马玉堂一看时机成熟,决定在南楼小学召开游击队命名大会。</p><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29日,马玉堂率部在藁城附近伏击进犯日军,消灭日军22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英雄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氏县挂云山六壮士</p><p class="ql-block"> 元氏县挂云山六壮士跳崖所在的挂云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井陉东北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破袭正太铁路,晋察冀军区左翼纵队完成井陉段任务后,日军纠集3000余人围追堵截。为牵制敌人,八路军在挂云山设伏,由李鸿山(第三中队中队长)和吕秀兰(区武委会妇女部长)分别率部驻守主峰和卧狼垴。 ‌‌</p><p class="ql-block">战斗过程</p><p class="ql-block">9月6日,日军3000余人对挂云山发起猛攻,八路军伤亡惨重。战斗到最后阶段,仅剩吕秀兰、康英英(三中队战士)、刘贵子(炊事员)、康二旦(区公所助理员)、康三堂、李书祥(少先队员)六人。弹药用尽后,六人砸毁武器,手持手榴弹冲出阵地,在悬崖边高喊口号跳崖殉国。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英雄李混子</p><p class="ql-block"> 李混子(1924-1946)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新乐市北李家庄(今新乐市北李家庄村)的民兵爆炸英雄,以发明多种地雷战术闻名。他13岁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爆炸组用自制地雷多次炸毁日军火车、桥梁,毙伤敌军228人。 ‌</p><p class="ql-block">主要事迹</p><p class="ql-block">‌炸毁日军火车‌:1943年研制出能炸火车的巨型地雷,在平汉铁路炸毁一列日军火车头,炸死7名日军并炸毁车厢。 ‌34</p><p class="ql-block">‌发明地雷战术‌:创造抛射雷、子母雷、趟线雷、鼠夹子雷等新型地雷,有效打击日军。 ‌</p><p class="ql-block">‌破坏国民党交通线‌:解放战争时期,其爆炸组多次炸毁国民党军铁甲车,迫使国民党军张贴布告悬赏捉拿他。 ‌</p><p class="ql-block">荣誉与牺牲</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在冀中军区爆炸展览会上被评为“爆炸英雄”,获“边区爆炸英雄”称号。1946年12月8日布雷时因大风触发地雷牺牲,年仅23岁。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二小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王二小的原型是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村的抗日小英雄阎富华‌,其事迹通过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广为传颂。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p><p class="ql-block"> 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16日,13岁的儿童团员阎富华在放哨时发现日军扫荡,迅速通知村民和《晋察冀日报》社转移。为拖延时间,他将日军引向相反方向,最终被刺刀挑下悬崖牺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小英雄张六子</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行唐县有一位儿童团长名叫张六子,他为了保护群众的粮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称他是抗日爱国的小英雄。</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敌人扫荡进了村庄,架起机枪对准村民,又用糖果哄骗张六子,逼他说出藏粮食的地方。六子把糖扔在地上,昂首回答说:“我不知道。”敌人气急败坏地把六子绑在树上,架起柴草,举起火把,杀气腾腾地说:“不说,今天就烧死你!”六子坚定地回答:“你们烧吧,我不怕,烧死我也不告诉你们。”凶恶的敌人点燃了六子脚下的柴草。六子为保卫群众的粮食,英勇地牺牲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胡兰式女英雄一一杨岭梅</p><p class="ql-block"> 杨岭梅生于1921年,她泼辣忠厚,工作积极,发动妇女纺线织布,给八路军做军衣、军鞋,还带领妇女挖沟破路、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监视敌特。</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30日凌晨3点,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南田村。为了保护文件,杨岭梅和同事在南田村被捕。被捕后,日兵把杨岭梅关在大木笼里,对她进行严刑拷打。敌人押着她赤身游街。杨岭梅对街上的群众高喊:“乡亲们,跟着共产党,打败日本狗强盗……”</p><p class="ql-block">日军把杨岭梅带到东关城墙下,她瞪大眼睛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共产党万岁!……”最后,敌人用特制大铁钉把杨岭梅钉死在城墙上。</p><p class="ql-block">5月6日,杨岭梅壮烈牺牲,年仅19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道战特等战斗英雄刘俊子</p><p class="ql-block"> 晋察冀军区第二届英模大会合影拍摄于1944年,由《晋察冀日报》的记者拍摄。照片中展示了正定高平村的战斗英雄刘傻子形象。抗战期间,刘傻子带领民兵依托地道抗敌,凭借卓越的战斗表现,毙日军三百余人。他被军分区授予了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一部反映冀中人民如何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电影《地道战》,使高家庄和高传宝的故事广为人知。电影中的高家庄原型地,就是正定县的高平村,而高传宝的角色原型则是高平村民兵中队长——刘傻子。</p><p class="ql-block"> 照片最左侧戴红花者为刘傻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石家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展开庆祝活动。当时除铁路沿线的部分县城外,石家庄现辖区内大部分地区已由人民军队控制,日军处于包围之中‌。晋察冀边区政府曾尝试接收石门(石家庄旧称),但因日伪军拒绝投降而未果‌。</p><p class="ql-block">‌庆祝与战略调整‌</p><p class="ql-block">背景: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石家庄军民同步响应全国庆祝浪潮‌。</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辖区大部分县城掌握在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前夕,石门(石家庄)已处在我人民军队包围之中。为及早收复石门,8月12日,晋察冀边区政府任命王昭为石门市长,马龙为市警备区司令,带领部队和党政工作人员赴石门受降,由于驻石日伪军执行“坚守华北城市及铁路交通,静待国军接防”的指令,拒绝向我投降,石门未能在抗战胜利前回到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有鉴于此,石家庄现辖区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将主力从石门市转向解放区内地及交通要道附近,封锁、围困和夺取日伪军占据的中小城镇、铁路沿线据点。至9月2日抗战胜利结束时,除铁路沿线的石门、正定、获鹿、井陉、元氏、高邑、藁城、栾城、新乐等县城外,石家庄现辖区内县城全部收复。</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接收石家庄,在正太饭店前举行的入城式。</p><p class="ql-block">图为:石家庄人民在中山路欢迎中国军队入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