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2025年7月23日至24日到大同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大同博物馆和应县木塔游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开凿于北魏时期,历时约150年,现存规模宏大且艺术价值极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中国第一座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于公元460年(北魏平城时期)开始主持开凿,昙曜五窟(16—20窟)为最早期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延续与完工,主要工程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造像工程延续至正光年间(520—525年),历时约15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石雕造像59000余尊,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佛龛约1100个,造像59000余尊,涵盖佛教各教派历史变迁,是研究魏晋南北朝佛教的重要资料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同古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拥有2300年建城史,被誉为“一代都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北魏时期作为拓跋氏都城达到鼎盛,明清时期为军事重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大同博物馆是山西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展示北魏、辽金时代历史文化和民族融合为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西北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共900余年历史。高度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7400多吨,主体材料为华北落叶松。全塔纯木结构,无铁钉,采用榫卯卯合技术,形成筒中筒构造,重量由立柱、斗栱和梁架共同承担。实际为明五暗四九层结构,外观五层六檐,内部夹有暗层,共九层。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木塔”(2016年)。1985年开放,200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