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还将配套本次展览开展一系列公教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工作坊、导赏等,解读夏阳独特美学风格的内涵与价值,感受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文创商店特设“夏阳文创产品专区”,以夏阳的代表性作品为灵感设计开发了明信片、手机支架、冰箱贴、金属书签等众多精美文创新品,为日常生活注入艺术新灵感。《虎溪三笑》变为“打工哪有不疯的”PVC卡套,《镇宅光明》的财神化作冰箱贴……上班摸鱼、居家摆烂都能偷师这位93岁爷爷的“快乐哲学”,让艺术梗成为最酷的社交暗号。</p><p class="ql-block">个人生下来会渐渐身处两种情,一种是亲情,一种是文化情,都是由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各种直觉的文化输入。它们构筑了他的心灵,是民族认同和创造力的根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粉色的画布中央,一位笔触抽象的爷叔坐在藤椅上,他的四周有九叶、三花、二虫、一蝶、一兔、一乌,你问为什么这只乌有三只脚?因为它正是中国神话里的“三足乌”。</p><p class="ql-block">7月10日开幕的“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展厅里,藏着更多这样的“中国风”与“孩子气”。</p><p class="ql-block">阳</p><p class="ql-block">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这场展览,不只是看作品,更像在听一个邻家爷爷跟你讲:怎样带着中国传统去闯世界,又怎样带着世界的故事回故乡。这个暑假,一起去美术馆度过“夏阳的夏天”,你也会爱上这位可爱、可敬、又传统又新潮的“老顽童”。</p><p class="ql-block">一段旅程:</p><p class="ql-block">横跨三大洲的艺术之</p><p class="ql-block">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支持,以九旬艺术家夏阳跨越三大洲、从艺70余年的艺术历程为线索,展出绘画、雕塑等60余件精品力作,完整呈现其风格演变,用“全球轨迹—本土根脉”的双向叙事,为观众提供丰富全面的解读视角。</p><p class="ql-block">夏阳1932年出生于南京的书香门第,因战乱家道中落,在历史的洪流中辗转台北、米兰、巴黎、纽约多地,直至2002年定居上海。他的艺术启蒙于孩童时的涂涂画画,成长于台湾现代主义运动的波澜,沉淀于巴黎时期表现主义的澎湃,扬名于纽约时期照相写实主义的浪潮,堪称一部“流动的艺术史”。夏阳跨越中西、融汇古今,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的独特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夏阳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森林(巴黎时期最早抽象画)》见证了他60年代对抽象语言与东方精神融合的探索,《办公室里的卡普先生——中国画家最好的朋友》则是纽约时期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至上世纪末,夏阳的目光回归民间沃土,自年画的热烈、剪纸的灵巧中汲取丰沛滋养,凝练出一种拙朴而饱满的美学语言,赋予民间艺术以当代表达的崭新生命。《狮子衔剑》画面视觉冲击力极强,张力十足,既具浓厚的民俗气息,又有很强的装饰性。《书法》融合文字、图像与抽象线条于一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和绘画,是带有“笔墨实验”特色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至上世纪末,夏阳的目光回归民间沃土,自年画的热烈、剪纸的灵巧中汲取丰沛滋养,凝练出一种拙朴而饱满的美学语言,赋予民间艺术以当代表达的崭新生命。《狮子衔剑》画面视觉冲击力极强,张力十足,既具浓厚的民俗气息,又有很强的装饰性。《书法》融合文字、图像与抽象线条于一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和绘画,是带有“笔墨实验”特色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双心同皎:</p><p class="ql-block">以“中国心”立命,以“中国芯”铸艺</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设置“芯之所在”“心之所向”两大篇章。“芯”,乃夏阳艺术生命里涌动的华夏文脉。“心”,是夏阳未曾蒙尘的赤子真淳。他融合中西,以现代艺术语言重塑中国民俗传统与文人精神,是坚持“两个结合”精神内涵的当代典范。</p><p class="ql-block">夏阳认为:“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是文人艺术还是民间艺术,都是中国美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平等对待和深入挖掘这两大艺术体系,我们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还能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夏阳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艺术探索。90年代,夏阳开始以中国神话为母题进行创作,《镇宅光明》《镇宅平安》便是典型案例。夏阳曾从旧电吹风零件中获得灵感,将其代表风格“毛毛人”形象转化为立体的金属片雕:《女人》、《戚家军》等代表性作品亮相展厅;长达10米的金属《小龙》飞翔于展厅上空,在光影中闪烁着银光</p><p class="ql-block">阳晚年的创作更显哲思与诗意:巨幅布面丙烯作品《山水五》《山水6号—农人碑》以极简、象征的方式描绘“山水”,呈现出一种超越具象、直抵心灵的视觉震撼。《你说什么?我没说啥!》《九叶·三花·二虫·一蝶·一兔·一乌,是伴》等极简风格的作品则洋溢着夏阳艺术特有的童趣与灵动,以温柔而微小的叙事,把复杂的人生体验转化为简单透明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夏阳的“中国心”,既流淌于笔端意象对古老文脉的温润回响,更深植于他倾心襄助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躬行实践。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夏阳的廿载情谊似一条双向奔赴的文化长河,夏阳先生五度慷慨捐赠助力我馆构建中国现代艺术收藏体系,更饱含他对人民殿堂的深情托付。本次展览中,夏阳最新捐赠作品《蒙娜丽莎(粉脸)》《沿溪行》等首度展出。</p><p class="ql-block">三种视角:</p><p class="ql-block">看懂艺术,感悟精神,共鸣情感</p><p class="ql-block">展陈叙事娓娓道来,先沿着时间轴一路穿越夏阳的艺术历程,再转折至主题深化区,形成物理空间上的“艺途”与“回归”的隐喻,让观众看懂艺术家如何将中国民间艺术与西方抽象语言融合,在对比中感受夏阳“离—归”的精神闭环。</p><p class="ql-block">同时,感悟这位文化赤子的精神底色:早年漂泊颠沛,却始终安贫乐道,正如他的打油诗中所写,七十年“强吞苦果”的砥砺,终换得晚年“倒吃甘蔗”的甘醇。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他秉持真淳热忱的赤子情怀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光彩。</p><p class="ql-block">在世纪之交,夏阳定居上海,他的创作在这座承载历史沧桑、跃动时代脉搏的都市持续闪耀辉光。“吾心安处”取自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属,更是精神意义上的抵达,蕴含着这位耄耋老者跨越山海、行经世界后取得的终极答案。而这份源于“心安之处”的艺术光华将持续温暖人心。</p><p class="ql-block">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工作要求。此次展览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上海温度、增强全球华人凝聚力的又一次深情实践。</p><p class="ql-block">现场</p><p class="ql-block">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工作要求。此次展览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上海温度、增强全球华人凝聚力的又一次深情实践。</p><p class="ql-block">据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还将配套本次展览开展一系列公教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工作坊、导赏等,解读夏阳独特美学风格的内涵与价值,感受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文创商店特设“夏阳文创产品专区”,以夏阳的代表性作品为灵感设计开发了明信片、手机支架、冰箱贴、金属书签等众多精美文创新品,为日常生活注入艺术新灵感。《虎溪三笑》变为“打工哪有不疯的”PVC卡套,《镇宅光明》的财神化作冰箱贴……上班摸鱼、居家摆烂都能偷师这位93岁爷爷的“快乐哲学”,让艺术梗成为最酷的社交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