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怀念解放军妈妈!

黃新生

<p class="ql-block">编者按语:八一建军节快要到了!怀念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老兵的妈妈王桂兰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50年5月4日出生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生我的当年,母亲携我一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入伍当兵。</p> <p class="ql-block">  母亲入伍后,在六军军部担任炊事班长,带领20多名饮事员为驻乌鲁木齐市老滿城的六军军部6百多名指战员做饭,</p> <p class="ql-block">母亲留下的生活照片</p>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听妈妈的92岁的老战友讲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据母亲回忆,6百多名指战员的一日三餐,每天半夜起床和面用扛子压,蒸馍馍的蒸茏顶到房顶,她带领20多名饮事员起早贪黑保证了大家的一日三餐,有时还要扛枪站岗。还要为首长做小灶。</p> <p class="ql-block">我为92岁的老兵妈妈点支烟</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妈妈随父亲调六军16师哈密大营房被服厂任班长,后担任被服厂一大队副大队长,带领1百多名女兵为战士们做军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为文革下放到博乐农五师83团5连劳动时在地窝子前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農场情结</p> <p class="ql-block">  1963年,农五师西迁博尔塔拉,妈妈在农五师商业处工作直到退休!2013年母亲仙逝!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为母亲在83团5连劳动时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后女儿黄敏赴哈密大营房怀念军人母亲</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我提前8年退休,辞去一切工作,回到年事已高的父母身边,尽一个儿子的孝道,保证他们的一日三餐。</p> <p class="ql-block">  2008年,父亲80岁去逝!我守着母亲度过了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为2012年妈妈与我一道登上深圳全国摄影领奖台,我获得摄影家终身金鼎奖!妈妈获得入围奖。</span></p> <p class="ql-block">我带妈妈去农场摄影丰富了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母亲领奖</p> <p class="ql-block">我为母亲每天用热水烫脚!</p> <p class="ql-block">深圳领奖</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为我60岁生日拍摄的最后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是母亲的生日。每年春节,是我最思念母亲的时候,每当我远行,就怀揣母亲的身份证,母亲始终伴我继续游天涯。母亲已离开我整整10个年头啦。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为怀念我最伟大的母亲。特发此篇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值得欣慰的是,2013年母亲仙逝百天前夕,我去西藏为母亲祈福时,在阿沛阿旺新村,认识了现在的84岁的藏族妈妈次仁央金。 </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022年7月。我三次进西藏。拜访了我亲爱的西藏妈妈。在此也祝福西藏的妈妈万寿无疆!</p><p class="ql-block"><br></p> <h3>图为86年前,父母亲18岁时的合影留念。</h3> <h3>父亲年青时的照片挂在哈密军人图片社。</h3> <h3>我1岁时与父母亲的合影照。</h3> <h3>我5岁时,与妹妹、母亲的合影留念。母亲当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军部教导团炊事班班长。</h3> <h3>文革中,母亲随父亲下放到农五师83团5连劳动,我为母亲摄影的背景是"牛大街"地窝子。当年从师政委翟振华到各处处长被打成牛鬼蛇神、走资派都住在地窝子里,因此,这里成了博乐的"牛大街"。</h3> <h3>文革抄家,母亲把老照片藏在火墙里,才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h3> <h3>母亲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炊事班长、被服厂班长。</h3> <h3>父母亲金婚时,重返故乡水磨沟,重温当年涉水水磨沟的爱情故事。</h3> <h3>父母亲钻石婚时,父亲亲手掀起母亲头上的红盖头,真是一对幸福老人!</h3> <h3>推磨忆华年!</h3> <h3>2008年,父亲去世后,我担起孝敬母亲的任务。我辞掉了一切工作,专门陪伴80多岁的母亲安度晚年。</h3> <h3>我小时候,父母亲视我为宝贝!</h3> <h3>母亲的生日是二月二,龙抬头。父亲不在了,属龙的母亲生日每年都要过的喜庆!</h3> <h3>我为母亲做的长寿面!</h3> <h3>儿孙满堂,喜庆生日。</h3> <h3>老寿星吹蜡烛。</h3> <h3>画家王德昌为母亲生日赠送《寿星图》,</h3> <h3>北京女画家黄莉为母亲寿星赠送《三千红果》为母亲祝寿。</h3> <h3>刘美红老师赠送书法作品为母亲祝寿。</h3> <h3>青年画家付业波赠送《寿者多福》为母亲祝寿!</h3> <h3>国务院著名签约画家高振华先生赠送《千年寿桃》为母亲祝福!</h3> <h3>母亲晚年爱摄影。</h3> <h3>母亲迷恋摄影!</h3> <h3>几年下来,母亲累积了千幅摄影作品。</h3> <h3>母亲对摄影情有独衷,悟性极高!十分投入,几年里换了3部相机。</h3> <h3>每年夏天,农场收获季节,母亲都要去农场采风。</h3> <h3>棉花收获季节,母亲都要去釆风,执着的母亲拍下劳动者的风采!</h3> <h3>神情关注!</h3> <h3>聚精会神</h3> <h3>镜头里发现精彩!</h3> <h3>在红光山采风的母亲。</h3> <h3>我教86岁的妈妈学摄影!</h3> <h3>母亲的风采</h3> <h3>拍摄花卉是母亲的最爱,坐小板凳上拍花的母亲一拍就是几小时。</h3> <h3>喜欢在大自然里寻求美的妈妈!</h3> <h3>在三轮车上拍万寿菊的妈妈!</h3> <h3>拍累了,为母亲点上一支烟。</h3> <h3>执着摄影的妈妈!</h3> <h3>住在医院里的母亲为我过生日,《香港摄影报》记者余国友拍下瞬间!</h3> <h3>母亲、妹妹在病床前为我吹生日蜡烛。</h3> <h3>我的生日我快乐。</h3> <h3>母亲在住院期间看重孙女的照片儿。刚降生不久的重孙女让老奶奶病好了一半。</h3> <h3>母亲在病重期间,终于盼来了儿孙及重孙女从千里之外来看望她。奶奶当年带孙子黄振宇和重孙女晨晨长得多像。。</h3> <h3>四世同堂让母亲深感欣慰。第一次见老奶奶。晨晨并不陌生。</h3> <h3>文革中,母亲和弟弟黄礼在农场劳动场面。</h3> <h3>每当到农场采风,母亲都显得格外兴奋。</h3> <h3>母亲每次到农场采风都引起社会老百姓极大的关注。</h3> <h3>母亲每次到农场采风。都十分关注丰收的景象和劳动者的风采。</h3> <h3>摄影为母亲带来了无限的乐趣。</h3> <h3>每年丰收季节。我都带着母亲到农场去拍丰收的景象。</h3> <h3>84团万亩万寿菊吸引了我们的眼球。</h3> <h3>每到农场采风。我和母亲都受到朋友和亲友们的热情款待。</h3> <h3>我带母亲到87团接受再教育的第二故乡采风,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接待。</h3> <h3>为了带母亲到农场采风,这几年。我换了三辆三轮车和摩托车。</h3> <h3>  86团丰收的葡萄激起来了母亲的创作热情。</h3> <h3>84团花农为我和母亲拍摄了难忘的采风照片。</h3> <h3>我和母亲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青特里古城维吾尔族村庄采风。</h3> <h3>热情的维吾尔族妇女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与维吾尔族小姑娘合影。</h3> <h3>来到维吾尔族农家小院。</h3> <h3>在维吾尔族家做客。</h3> <h3>母亲第一次登上博乐去乌鲁木齐的飞机。</h3> <h3>空姐热情的接待母亲。</h3> <h3>儿子黄振宇结婚。</h3> <h3>儿子黄振宇结婚,受到了奶奶的热情支持。</h3> <h3>奶奶参加了孙子黄振宇的婚礼。 并给孙子孙媳妇儿送上了贵重的金戒指、金耳环和礼金。</h3> <h3>2012年初夏。母亲收到了中国摄影家联谊会发来的金鼎奖颁奖邀请函。</h3> <h3>我的摄影作品《我教妈妈学摄影》刊登在香港摄影报头版。母亲在看报纸。</h3> <h3>病重中的母亲还能去深圳领奖吗?妈妈能挺过这一天吗。</h3> <h3>黄振宇在飞机场接奶奶。</h3> <h3>博尔塔拉报党委书记冯伯伯,到医院动员母亲早日病愈去深圳参加颁奖大会。</h3> <h3>农五师新华社区的党委书记和主任为母亲送来了轮椅,鼓励他早日启程去深圳领奖。</h3> <h3>农五师新华社区党委书记和主任与母亲亲切交谈。</h3> <h3>2012年5月24日。我和母亲在深圳全国金鼎奖颁奖大会,同时登上颁奖台。</h3> <h3>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在颁奖词中说:86岁的老妈妈登上领奖台在摄影史上是第一次。母子同时登台领奖也是第一次。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后,全民摄影时代来临啦。</h3> <h3>中国《香港摄影报》总编、社长张万好亲自为母亲颁奖。</h3> <h3>  86岁的老妈妈登上摄影颁奖领奖台,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h3> <h3>2013年6月22日。母亲去世。我远去西藏,为远去天国的母亲祈福。</h3> <h3>在西藏纳木错为母亲祈福。纳木错湖的海天之上。突然出现祥云。西藏喇嘛告诉我。你母亲巳变成菩萨,随祥云远去。</h3> <h3>在西藏墨脱。蓝天一乘白马飞来。菩萨母亲骑白马远航。</h3> <h3>这是母亲为我拍摄的最后一组生日照片。</h3> <h3>在西藏工布江达阿沛阿旺新村,为母亲祈福时。我认识的藏族次仁映金老妈妈。她的眼睛极象了我的母亲。让我热泪盈眶。从此我有了一位西藏的妈妈。</h3> <p class="ql-block">我第三次进藏看望次仁映金妈妈</p> <h3>我为次仁央金妈妈购置了新的藏袍。确认了我们母子的关系。</h3> <p class="ql-block">我在藏族妈妈的佛堂祈福</p> <h3>在次仁央金妈妈家里,我穿藏袍,吃藏饭。跳藏舞受到了热情款待。</h3> <p class="ql-block">我为藏族妈妈献茶</p> <h3>在藏族妈妈家我受到了亲人般的热情接待。</h3> <p class="ql-block">藏族妈妈送我们到村口</p> <h3>  2013年,回到新疆为母亲做完百天祭祀后,我马上去乌鲁木齐市二毛市埸为次仁央金老妈妈买了⒍米枣红、藏兰毛布给其美旺姆邮去,并一再叮嘱为次仁央金妈妈做两身藏袍。并拜次仁央金妈老妈为我的再生妈妈。</h3><h3> 20l5年新年前夕,次仁央金妈妈从西藏给我邮寄松茸、天麻、木耳。其美旺姆同时也通过微信发来次仁央金妈妈穿藏袍拍摄的照片。</h3><h3> 新年里,我与次仁央金妈妈通了电话,并一再告诉远方的妈妈,我一定会去看望她的,远方的妈妈也声声用〝扎西得乐!”表示对儿子的祝福。 </h3><h3> 2018年9月,我第二次进藏。9月3日,我们从拉萨驱车来到工布江达镇的阿沛新村,终于见到了我亲爱的84岁次仁央金妈妈,我和妈妈互赠了哈达。妈妈小声告诉我,你再不来看我,我就死了!妈妈亲吻了我的脸侠。</h3><h3> 在短暂的日子里,妈妈为我做了可口的藏餐,我为妈妈表演了太极拳。其美旺姆妹妹带路,我们游览了阿沛阿旺晋美的故居旧宅和他家千年古树园林,并游览了尼洋河畔。仅仅过去5年,阿沛新村又有了变化,西藏自治区巳决定开发阿沛故居,这里将成为西藏地区新的旅游景点。 </h3><h3> 次仁央金妈妈世代为奴,是共产党让农奴翻身得解放。次仁央金妈妈一生育九儿女,都过上了幸福生活!</h3><h3><br></h3> <h3>在西藏次仁央金妈妈家,按藏族人的习俗。我拜了佛堂,为藏族妈妈全家祈福。</h3> <h3>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里。</h3> <h3>在妈妈的佛堂留念。</h3> <h3>84岁的次仁央金妈妈热情地款待了我这个远方的儿子,妈妈亲吻了我的脸颊,再三祝福我扎西德勒。</h3> <h3>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次仁央金妈妈和我一样激动非常。我和妈妈互敬了洁白的哈达。</h3> <h3>聊表寸心,难以表达思念之情。</h3> <h3>西藏妈妈的孙子考上内地高中,我们资助聊表寸心。</h3> <h3>我为妈妈表演太极拳。</h3> <h3>参观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乡。</h3> <h3>与藏族妹妹其美旺姆在深山摘野桃。</h3> <h3>我与次仁央金妈妈在佛堂合影留念。</h3> <h3>在西藏阿沛阿旺新村,我为天国的妈妈祈福!也祝福西藏的妈妈万寿无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