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编者按语:</i></b>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的革命先辈们离开我们已经多年,我们六军后代永远怀念他们!</p><p class="ql-block"> 1996年,我去哈密大营房拜访李新野时,她拿出影集指着我父亲的照片告诉我:这是你父亲黄子英的照片,你爸爸在16师53年的运动会上获得跳高冠军!</p><p class="ql-block"> 李新野还说,我与你爸爸在16师宣传科共过事。你爸爸是咱红星蓝球队的队长,球打的好。</p> <p class="ql-block">1952年父亲在哈密修建红星渠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张鲁新创作,黄新生朗诵:《深深的怀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革命前辈。</p> <p class="ql-block"> 我把这些照片翻拍了,今天整理相册突然发现了这些照片。发出来让我们又回到了1953年。</p> <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里,有我小学的班主任周楚云老师,有58年打成右派的西安参军学生在伊犁劳动20多年、平反后担任《绿洲》杂志社总编的雷庭,还有魏敬的父亲魏荣宽老师。从照片上看背景有大营房的参天大树和土围墙、和西河坝。</p><p class="ql-block"> 60年后,这些景已不复存在,照片上的军人前辈们也千古了。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p><p class="ql-block">注:李新野是五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部队唯一的女连长。王震将军多次点名接见她,她是当代花木兰。</p> <p class="ql-block">1955年,父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上注明:农五师政治部助理员。</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6军16师哈密大营房军人服务社照像馆内悬挂的父亲照片是当时摄影师的杰作,此照片是母亲要回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1951年,父亲在哈密红星渠建设中荣立三等功!(注:档案记录)</p> <h3>@王怀忠 写的好!你太有才啦</h3><h3>红星出自延安,</h3><h3>西安赶走宗南。</h3><h3>扶眉战役参军,</h3><h3>兰州与马血战。</h3><h3>披星戴月入疆,</h3><h3>剿匪立足天山。</h3><h3>化剑为犁屯边,</h3><h3>挖渠引水种田。</h3><h3>垦出绿洲连片。</h3><h3>一代拓荒硬汉,</h3><h3>新疆垦区发展。</h3><h3>工农牧副学商,</h3><h3>开创千古奇观。</h3><h3>二代軍垦承传,</h3><h3>不忘初心志坚。</h3><h3>科技创新实現,</h3><h3>戈壁种田丰产。</h3><h3>军垦新城矗立,</h3><h3>团富师强心坚。</h3><h3>挽起袖子加油,</h3><h3>军垦前景无限。</h3><h3>告慰父母前辈,</h3><h3>我辈舒展新颜。</h3><h3>儿时发小又聚,</h3><h3>忆昔颂今叙篇。</h3><h3>老解放(怀忠)</h3><h3>写给《老六军的后代》群开篇感怀</h3><h3>2019年8月2日</h3>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后代今年五月赴兰州皋兰山营盘岭、甘肃省屯字镇、陕西省滨州市、延安重走父辈路,缅怀革命先烈。</p> <h3> 王怀忠是从小与我一块长大的铁哥们,他的父母亲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兵,在看到美篇后,他通过微信发来感慨:</h3><h3> 虎子做得好!不忘初心。铭记红星传统,联系老一代子女,让五师老一代精神代代相传。过八一,忆历史,寻后代,传友谊,牢记使命。</h3><h3> 请告诉五师的第二代姐妹兄弟,虽隔相远,息息柤连,代我向史新力、王湘燕、翟小杜等弟妹们,王杰的儿女们永远想着他们。也请你将他(她)们的联系方式告诉我。</h3> <h3>雷挺是著名的军垦诗人、作家。50年代西安参军学生,16师《战旗报》编揖、记者。58年打成右派下放伊犁劳动20年。平反后任新疆兵团《绿洲》杂志社总编。</h3> <h3> 8月2日晚22时53分,远在福州的张新平在微言中与我交流并发来其父亲及全家的照片,令我非常感动。她说,黄新生, 我父亲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长征艰辛,两过雪山草地,西路军过黄河战斗残烈,抗战期间在教导旅一团二营营长,保卫延安参加七天七夜战斗,沙家店战役身负重伤八根肋骨打断,当时彭老总指示,张顺国特别能打仗,一定要救活他。</h3><h3> 父亲从延安一直抬到石家庄中央医院,整个胸腔全是脓血,最后只能取掉八根肋骨。做了胸改大手术,评为一等残废军人。</h3><h3> 一九五五年进疆,一九六三年任农五师长,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六日因战伤复发逝世,享年70岁。</h3><h3> 我们姐妹1970年底参军,为照顾伤病的父,姐姐84年转业。我一直在部队干到退休。还需什么情况请告知。传承红色基因,功德无量!辛苦你了。</h3> <h3>农五师师长张顺国</h3> <p class="ql-block"> 新平同志你好!看完你发的《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亲爱的父亲张顺国》,潸然泪下,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你的父亲多少是知道一些的,红四方面军战史特别是悲壮的西征史是知晓的(在四川工作期间曾专门到巴中了解过四方面军的历史),西北野战军(含教导旅)保卫延安的历史是知晓的(战例在部队曾专门学过),六军十六师进军新疆于哈密集体转业为兵团农五师后战略转移至博乐的历史也是知晓的 ,但通过你父亲传奇的一生把这些历史有血有肉地展现出来 ,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激人奋进,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你的父亲不愧是老红军、老革命、老英雄!不愧是为我们党我们军队、为国家的公安事业农垦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杰出代表 !他少年参军向往光明、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和平时期忘我工作、不图安逸勇挑重担、身带战伤奋战一线、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经历、品格、风范,给后 人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百年建党,你父亲的一生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有力的诠释!是教育人们爱党敬党跟党护党最鲜活的教材!</p><p class="ql-block"> 我为我曾经见过你的父亲而骄傲!</p><p class="ql-block"> 我将珍藏你的《心中永远的英雄——我最亲爱的父亲张顺国》!</p><p class="ql-block">祝你和家人一切都好!</p><p class="ql-block"> 冯金安</p><p class="ql-block"> 2021、6、20</p> <h3>我张新平,姐姐张蓉平,</h3> <h3>张新平、张蓉平姐妹俩承父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h3> <h3> 今天在火车上,我与西安医科大学工作的老同学石新力通了电话,石新力的父亲是原农五师政委。</h3><h3>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要求新力把父亲和母亲的老照片儿发来,以示怀念。</h3><h3> 以下是新力发来的老照片,我们远隔千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八一建军节。</h3> <h3> 在火车上我和石新力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他告诉我,</h3><h3> 我父亲三七年二月参加红軍在新彊兵团曾任红星总场政委,农五师副政委,西北林建一师政委。父亲集体照是哈密红星总场任政委时朱德及新疆党政领导合影,拖拉机合影是苏联老大哥支援的康拜因收割机在哈密照。</h3> <h3> 在火车上,我和王增普师长的女儿王湘燕通过微信交流,发来了他和父母亲的照片。</h3><h3> 王湘燕的父亲是河北回民支队的老八路,后来到延安教导旅,在南泥湾、金盆湾搞大生产运动,后来随西北野战军16师解放西安、打兰州、 追胡马、解放新疆。 曾任农五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是我们敬仰的老革命。</h3> <h3> 1946年,回民支队改编时连以上干部合影留念,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h3> <h3> 王湘燕回忆说,我爹是40年2月投奔的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听他说一入伍就干文化教员,文书,军需副官,好象没有担任过连长指导员职务。</h3><h3> 我爹是43年底44年初到达延安,曾经在延安教导旅办的回民饭馆当经理兼会计,我问过爹,饭馆都卖什么呀?他说主要是饺子,首长们来了偶也炒点菜。</h3> <p>近日与山东烟台的齐丽疆取得了联系!丽疆从小与我在哈密大营房以及后来到博乐一起成长,我们是亲密朋友。丽疆的父亲是原6军16师的组织科长、政治部主任。后来曾经是红星总场政委、兵团13师政委。与我父亲是一生的亲密战友。齐丽疆后来去烟台成了果品公司董事长,一别近四十多年不曾谋面。他还在生意場上打拼!</p> <p>我近日通过石新力打听到丽疆的电话。电话里我们回忆了童年往事,并向他发出邀请!回来到博乐父辈们战斗的地方共述友情!</p> <p> 我和石新力、齐丽疆、王湘燕是儿时的同学。八一建军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微信传照片,来共同庆祝先辈们为之奋斗的八一建军节。</p> <h3> 当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美篇发出后, 远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胡占英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他父母亲当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照片。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都是老战友。在开发建设哈密,开发建设博乐屯垦戍边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我和胡占明、胡占英从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h3> <p class="ql-block">《咱的家》</p><p class="ql-block"> ——写在六军十六师后代聚会之际</p><p class="ql-block"> 胡占明</p><p class="ql-block">我是兵团娃</p><p class="ql-block">哈密是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大营房里我诞生</p><p class="ql-block">襁褓时期我出发</p><p class="ql-block">屯垦戍边关</p><p class="ql-block">军号滴滴答</p><p class="ql-block">铁流西进两千里</p><p class="ql-block">西迁博尔塔拉</p><p class="ql-block">我是兵团娃</p><p class="ql-block">博乐是咱的家</p><p class="ql-block">无私奉献创大业</p><p class="ql-block">是咱的爸和妈</p><p class="ql-block">铁臂撼荒原</p><p class="ql-block">汗水浇黄沙</p><p class="ql-block">改天换地边疆兴</p><p class="ql-block">绿洲美如画</p><p class="ql-block">我是兵团娃</p><p class="ql-block">双河是咱的家</p><p class="ql-block">戈壁滩上矗新城</p><p class="ql-block">美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屯城创辉煌</p><p class="ql-block">百年再出发</p><p class="ql-block">庚续父辈革命志</p><p class="ql-block">后辈堪足夸</p><p class="ql-block">我是兵团娃</p><p class="ql-block">我爱我的家</p><p class="ql-block">红星精神滋养我</p><p class="ql-block">天大困难我不怕</p><p class="ql-block">青春铸华章</p><p class="ql-block">无悔留芳华</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忆当年</p><p class="ql-block">最难忘我曾经的家</p><p class="ql-block">我是兵团娃</p><p class="ql-block">兵团是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在荒凉的大漠</p><p class="ql-block">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在遥远的天涯</p><p class="ql-block">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在风高雪大的阿拉山口</p><p class="ql-block">咱的家</p><p class="ql-block">在人迹罕至的昆仑山下</p><p class="ql-block">咱的家了不起</p><p class="ql-block">兵团在哪它在哪</p><p class="ql-block">咱的家真伟大</p><p class="ql-block">它屯垦戍边为国家</p><p class="ql-block">2023.2.12</p> <h3> 李洁玉(小名:大毛)的父亲作为水利专家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16师。哈密、博乐的大型水库电站都是李洁玉父亲的杰作,李洁玉的父亲为开发新疆屯垦戌边立下了汗马功劳。</h3><h3> 李洁玉发来微信如下:谢谢你还提到我父亲,他们那一辈把一生都献给了边疆的屯垦戊边事业。</h3><h3> 我父母50年进疆曾在新疆军工部53年曾在八钢当过电力调度而后调入十六师哈密发电64年又到博乐发水电………老一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军垦戍边精神己传承到第三代了。</h3><h3> 我女儿目前还在西部战区空军'服役,在建军节之际向他们致敬!</h3> <h3> 王怀忠老同学通过微信向我发来他父亲当年的照片。他的父亲也是西北野战军六军16十的战士,文工队队员,从照片儿可以看出。当年打兰州建哈密的军人风采。。后来他父亲是农五师大修厂党委书记,当了师领导。王怀忠的父亲今年93岁了,仍然健在。</h3> <h3> 王怀忠的父亲王杰90多岁高龄笔耕不缀,出了一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16师战斗生活的一本回忆录,内容详实丰富,纪录了那个年代的激情岁月。</h3> <h3> 马中泽的父亲建国前是国民党整编78师178旅532团1营的一个上士班长。</h3><h3> 1949年8月,西北野战军六军16师进军新疆路过玉门,来了一个解放军军官给他们讲话,说你们都是受苦人,被迫当兵,现在跟共产党、解放军走,走的是一条光明的路。</h3><h3> 后来才知道他们随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将军起义了,从此走进了革命的队伍。</h3><h3> 起义后,马中泽的父亲被编到十六师47团,依然是班长。进军新疆驻防哈密后,参加剿匪,修建红星渠,开荒苦战火石泉,数次立战功。</h3><h3> 1960年初随第一批西迁博乐垦区,艰苦奋斗几十年,以一个老军垦的胸怀把青春、终生和子孙献给了屯垦大业。</h3><h3>图为马中泽的父亲1951年剿匪时骑马照片</h3> <h3>图为马中泽的父亲打土块修建营房照片。</h3> <h3> 老同学李晓琴看到美篇后,发来她父母亲的照片。并在微言里介绍说,黄同学,我有我爸和我妈56年复员时在照像馆照得照片,他们是51年当兵到新疆的,前几年在哈密,后又到吐鲁番,6O年到博乐垦区。看行吗?父亲名李洪恩,现88岁了。母亲钱世钧,已去世了。</h3> <h3> 冯新泉是我哈密幼儿园的同学,她的爱人曹敬华发来微信:</h3><h3> 老同学你好,看到你编辑的西北野战军16师老前辈的影像资料,我认真拜读欣赏了老前辈们留下来的16师军人的厉史影像,感悟颇深,你做了一件大事、好事,建议你在此基础上可在同学们或者朋友圈内征集更多厉史照片,编辑分享。冯新泉爸爸妈妈也是16师军人,他们留下了一张照片,提供给你,由你审阅确定是否可用!为你点赞👍!</h3><h3>图片说明:父亲:冯明礼、(16师战车营)母亲:史秀娥(16师军人被服厂区队长)与女儿:冯新泉、冯艳合影!</h3> <h3>冯新泉妈妈与16师战友合影照片!</h3> <h3> 刘玉存(小名哈密瓜)昨天哈密瓜通过微信发来他父母亲的照片。下面是他发来的文字介绍,原文照登。</h3><h3> 这是我的父亲刘书田和母亲刘喜莲。</h3><h3>父亲是十六师教导旅的43年参加革命山东菏泽入伍先后参加了保卫延安的七天七夜的战斗和沙家店粮站保卫战,在杨家岭的战斗中我父亲左手被手榴弹炸伤五指只剩下小母指了三等甲级伤。随着六軍十六师进軍新疆先后在哈密,巴里坤消灭以吾斯滿,要了瓦斯为首的土匪,在剿匪中我军牺牲了罗付师长。在哈密大营房我父亲在面粉厂任厂长,后又在农五师任工业办公室付主任,马志功任主任。六二年伊,塔事件后为了边疆域的安全农五师又从哈密西迁至博乐。我父亲六三年来到了博乐任农五师工交科科长,疗光烈任付科长。文化大革命后期又在89团任参谋长。軍管干部来五师后又回到师交通运输科任科长。75年兵团和地方和并后在州政府交通局任付局长。79年因患肝硬化4月8日去世享年57岁。母亲刘喜莲是52年山东那批支边入伍随軍家属在哈密红星被服厂和你的母亲一块工作。</h3> <h3>《沙山子八十三团》 </h3><h3> 冯金安</h3><h3>一个团场远在边疆,</h3><h3>精河以西乌伊路旁。</h3><h3>遥想当年亘古荒凉,</h3><h3>人迹罕至野猪称王。</h3><h3>团场始于一九五八,</h3><h3>姓高红军率部开创。</h3><h3>碱滩沙丘安营扎寨,</h3><h3>绘就蓝图建立农场。</h3><h3>起义官兵率先垂范,</h3><h3>屯垦戍边作出榜样。</h3><h3>鄂苏人民响应号召,</h3><h3>支边人员先后进疆。</h3><h3>三大军区河南公总,</h3><h3>转业军人威武雄壮。</h3><h3>天津上海支边青年,</h3><h3>朝气蓬勃英姿飒爽。</h3><h3>甘陕川豫移民不绝,</h3><h3>农垦大军浩浩荡荡。</h3><h3>天山北麓鉄牛轰鸣,</h3><h3>沙山脚下摆开战场。</h3><h3>红柳梭梭连根拔起,</h3><h3>浓烟四野火烧芦荡。</h3><h3>排碱大渠纵横交错,</h3><h3>引水灌渠四面八方。</h3><h3>块块条田铺展大地,</h3><h3>排排白杨直挺天苍。</h3><h3>芦苇荒滩麥浪滚滚,</h3><h3>盐碱沙窝稻花飘香。</h3><h3>沉睡荒原嶄露新容,</h3><h3>生机勃勃变了模样。</h3><h3>创业迎来累累硕果,</h3><h3>创业艰辛难以言状。</h3><h3>正逢三年自然灾害,</h3><h3>食粮告急发生饥荒。</h3><h3>为援灾区紧缩标准,</h3><h3>每月只有十八斤粮。</h3><h3>替代食品充饥保命,</h3><h3>浑身浮腫大便抠肛。</h3><h3>住无去处地窝作屋,</h3><h3>煤油点灯壁虎爬墙。</h3><h3>交通闭塞依赖牛马,</h3><h3>高氟饮水牙齿发黄。</h3><h3>隆冬严寒北风呼啸,</h3><h3>盛夏酷热如在火堂。</h3><h3>艰难困苦无所畏惧,</h3><h3>奋斗拼搏一如继往。</h3><h3>国际形势风云变幻,</h3><h3>中苏关系剑拔弩张。</h3><h3>全民皆兵保卫家园,</h3><h3>一手拿锨一手握枪。</h3><h3>经济实体军事编制,</h3><h3>生产连队兼备武装。</h3><h3>随时准备抗敌入侵,</h3><h3>戍边固疆铁壁铜墙。</h3><h3>喜看今朝良田万頃,</h3><h3>空中俯视绿波荡漾。</h3><h3>道路笔直华灯纵横,</h3><h3>洋楼四起别墅盛妆。</h3><h3>绿树成荫鲜花盛开,</h3><h3>集市繁华人丁兴旺。</h3><h3>丝路明珠璀璨耀世,</h3><h3>沧桑巨变辉煌篇章。</h3><h3>改革开放犹如春风,</h3><h3>带来团场立体变样。</h3><h3>因地制宜发展经济,</h3><h3>种植棉花最佳选项。</h3><h3>农工受益欢心鼓舞,</h3><h3>收入稳增迈入小康。</h3><h3>一业兴盛百业跟进,</h3><h3>全面建设蒸蒸日上。</h3><h3>体制改革如虎添翼,</h3><h3>誉满全疆中心团场。</h3><h3>沙山变迁农垦缩影,</h3><h3>道路曲折荡气回肠。</h3><h3>经验教训皆为財富,</h3><h3>认真总结得金一样。</h3><h3>党的领导务必坚持,</h3><h3>浮云遮眼不迷方向。</h3><h3>廉政勤政戒奢戒贪,</h3><h3>艰苦奋斗接续发扬。</h3><h3>农工冷暖牵挂于心,</h3><h3>报恩可变无穷力量。</h3><h3>五湖四海亲如一家,</h3><h3>有福同享有难同当。</h3><h3>发展经济第一要务,</h3><h3>因地制宜确为良方。</h3><h3>祖国进入全新时代,</h3><h3>未来之路如同考场。</h3><h3>农垦事业关乎国运,</h3><h3>继往开来无尚荣光。</h3><h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h3>牢记使命奋发向上。</h3><h3>七十老夫遥望西域,</h3><h3>思绪如潮连篇浮想。</h3><h3>美丽沙山魂牵梦绕,</h3><h3>企盼故乡再铸辉煌。</h3><h3>注释:</h3><h3>“精河”:新疆精河县。</h3><h3>“乌伊路”:乌鲁木齐到伊犁的公路。 </h3><h3>“高姓红军”:高友富,红军,农场首任场长,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h3><h3>“起义官兵”:新疆9、25起义官兵。</h3><h3>“鄂苏”:湖北、江苏。</h3><h3>“三大军区河南公总”:沈阳军区、武汉军区、乌鲁木齐军区、河南公安总队。</h3><h3>“甘陕川豫”:甘肃、陕西、四川、河南。</h3><h3>“替代食品”:就是把骆驼刺磨成浆,把玉米杆、包谷心子磨成淀粉,当粮食用,食用时间长了很多人得浮腫病,有的人拉不下大便,疼得满地打滚,医务人员只得用手指伸进肛门往外抠。</h3><h3>“壁虎爬墙”:壁虎,也叫四脚蛇,生长在沙漠地带的一种蜥蜴,住在地窝子,可经常看到壁虎在墙上爬过。</h3><h3>19年7月25日|</h3> <h3>请点击二维码,已有百万读者。愿与你真诚交流,共同进步!欢迎关注!感谢转载,使用不取分文。只留芬芳在人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