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6南山博物馆《大成敦煌》及《瑞玉呈祥》

骆驼草

<p class="ql-block">本次大展展品共200余件套,包括数字复原洞窟6个、临摹彩塑4件、壁画临摹品60余幅、珍惜文物真迹80余件/套。展览通过“丝路明珠”“佛国盛景”“人间万象”“石室宝藏”“考古探秘”“众心一念”六个部分,结合实物与多媒体展示,全方位,深层次呈现敦煌文化的深邃内涵。</p> <p class="ql-block">北凉石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实,其造像内容,文字图案和艺术风格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佛教与中国传统信仰相融合,并逐步展现中国特色。</p> <p class="ql-block">为迎接第158窟涅磐佛像。第275窟交脚弥勒菩萨等大型展品进场,南山博物馆首次拆除展馆大门布展,文物押运专车跨越千里,将珍贵文物安全护送抵深,专业布展团队全力以赴,力求呈现最佳观展体验。</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8窟(中唐时期)中的巨大卧佛,有“最美涅磐佛”之称,走进窟内,巨佛静卧于佛床之上,双目半闭,唇含笑意深刻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磐境界。洞窟西壁壁画的举哀者像与卧佛相呼应,气氛肃穆,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窟则是莫高窟元代洞窟最重要的代表窟,也属于不开放的特级保护洞窟。是敦煌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南北两壁各画千手千眼观音像,洞窟虽小,艺术水平极高。</p> <p class="ql-block">仰望莫高窟第285窟(西魏时期)窟顶,入眼即是满天神佛,如登仙境,该窟被誉为1“中国的万圣殿”。该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照像题记,是莫高窟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洞窟,佛龛主壁的域外菩萨与窟顶的中原神灵共聚一堂,中原风格与西域风格在此并存交融。此窟为不开放特级保护洞窟。</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9日添加,《从对285窟看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为了更深刻地探究第285窟秘境。</p> <p class="ql-block">走进莫高窟第320窟(盛唐时期),盛唐气象的富丽繁盛之态扑面而来,在这个洞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壁龛内的塑像艺术,原塑有佛陀弟子菩萨像,现仅存浮塑背光、一弟子、二菩萨,塑像细致入微、栩栩如生,静观塑像能感受到佛国世界近在咫尺,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极具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275窟,窟内主尊交脚弥勒像通高达3.34米,是北凉时期塑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莫高窟近2400尊塑像中年代最早的塑像之一。纵观第275窟雕塑和壁画,可以深刻感受到敦煌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艺术,西域艺术及佛教艺术在这里与中国传统艺术互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石窟艺术。</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此窟历史令人扼腕痛惜一一小小斗室内曾藏有7万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写本年代最早为东晋,最晚为北宋。20世纪初。敦煌因种种原因未得到及时保护,致使文物流失到英、法、美、日、俄等多国,。藏经洞文物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六座复原洞窟。多丸特级保护洞窟,第3和第285窟属于不开放洞窟。莫高窟年代最早的第275窟更是首次实现数字化整窟输出。第320窟临摹壁画则展示出唐盛绚丽多彩的飞天形象。观众们得以深入佛国圣境,在壁画肌理与彩塑神韵中探索石窟中的秘境,直观感受不同历史时期敦煌石窟的风采神韵。</p> <p class="ql-block">多件珍贵展品是敦煌莫高窟这座文化艺术宝库璀璨魅力的缩影。</p><p class="ql-block">展出的第259窟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敦煌最美禅定佛”,禅定佛像结跏趺坐,两眼前视,嘴角露出一丝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传递出强大的平和与安静,观之能深刻领会“心净则国土净”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展览现场,观众俨然参与到一场敦煌国宝珍品的盛大聚会,从中系统了解到敦煌艺术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展览集结了北凉石塔、回鹘文木活字、蹲狮砖等14件国家一级文物,禅定佛像、《全天星图》等敦煌珍品;展出壁画更是弥足珍贵,多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敦煌研究院前辈艺术家们的临摹珍品。</p> <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的壁画凝聚了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千年壁画对话的结晶,是敦煌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其中常书鸿临摹的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原壁画是莫高窟最优美的壁画之一,也是本生图这一题材中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壁画,这幅横卷式的连环画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突出了画面中央九色鹿昂首挺立向国王陈述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常沙娜临摹的西魏第288窟《白衣佛说法图》是其在敦煌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此体裁在敦煌壁画中较为少见,画中佛像衣纹犹如出水薄纱,即画史著名的“曹衣出水”,壁画临本保存完好,晕染痕迹犹在,保留了犍陀罗佛像衣纹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段文杰,李复临摹的第407窟《三兔飞天藻井》,以其“神秘三兔”图案跨越千年,贯穿于四大宗教之中,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宗教的建筑和器物装饰画中,画中包括三兔在内的所有元素,无一例外都是黄金分割比例,莲花中三兔盘旋追逐的装饰图案,使静止的图案呈现出了动的情趣,构思精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14件国家一级文物承载着敦煌厚重历史与艺术价值,令观众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隋代蹲狮砖作为敦煌画像砖代表,集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之大成,是研究我国雕刻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入选国家宝藏的酒账单,这部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的残卷,《归义义军衙府酒破历》,因历史原因被一分为三,首段藏敦煌研究院,中段经日本回流后入藏敦煌研究院,尾段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如今借助数字技术终得“影像合璧”。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唐代,现被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已知是全世界上最古老的,星数最多的星图。</p> <p class="ql-block">《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唐代宫廷写经,与《千手千眼观音治病合药经》并称“敦煌医学双”,为研究中古佛教医学实践的核心文献,尤为珍贵的是,该写经不见于现行各经藏收入,唐以前和唐以后均不见此经流行,藏经洞出土的是孤品。</p> <p class="ql-block">展览除丰富文物外,形式多样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也为观众观展增添了无穷乐趣。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推出的莫高窟第285窟数字沉浸体验,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穿越到精美绝伦的壁画世界,打破时空束缚;南山博物馆二层中庭的《衣见敦煌》互动体验,还可以从30多套AI生成的敦煌主题服饰中自由选择,现场拍摄敦煌壁画同款数字写真,亲身感受敦煌服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从86年第一次去敦煌莫高窟,至今去过四次,仍没有看够,第二次去是以酒钢冶金建设指挥部两位干部的身份陪同冶金部设备司司长一行,当时也做足了功课,买了两本讲解的小册子,基本能背下来上面的内容,一部面包车,从嘉峪关去莫高窟,来回一路讲解,受到司长很高的称赞,在莫高窟现场,馆里也有专人陪同讲解。</p><p class="ql-block">但事隔38年,看《大成敦煌》,仍是看不够,每次两个多小时,还是记不住,有遗漏,做此美篇为资料收藏。</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馆典藏明清玉器展《瑞玉呈祥》,梁庄王墓出土的大量金、银、玉首饰,配饰、器皿、文物,数量大、质量佳、保存好,刃明代亲王墓出土文物之首。</p> <p class="ql-block">梁庄王墓保护性挖掘2001年开始,这个展馆为我们展示精美的玉器展品。文物保护部门功可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