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拐弯,爱不打折——2025年7月18–24日广州·深圳亲子行记

糖糖

<p class="ql-block">永定→广州:列车向南,思念向北。</p><p class="ql-block">7月18日9:35,永定城际班车启动。12:06,G3045次列车呼啸南下,车窗外的青山像倒带的胶片。此番南行,只为两件事:一是看看儿子在广州读研究生和工作6年的学习生活情况;二是当面欢迎那个为了爱情辞掉北京央企、考进广州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的姑娘——苗苗。16:20,广州北站闸机“嘀”一声,像宣布幸福到站。可出站口并没有人——儿子和苗苗都还在上班,实在抽不开身。前一天晚上,儿子在电话里反复叮嘱:“爸、妈,你们坐1站3号线到燕塘站,再换乘6号线坐8站到暹岗,C口出来就是酒店。”我们连连应好,结果还是提前一站下了车,多走了整整1.3公里的滚烫马路。行李箱轮子一路“哐啷”作响,像在嘲笑我们的耳背。傍晚,万达广场的灯火把雨后的科学城照得像童话。儿子带我们逛他的办公室——开放式工位、住宿建方寓。夜里,我们住进他提前订的骑士物语酒店。</p> <p class="ql-block">19日:华工、花城广州塔与海心桥——青春与爱情同框。</p><p class="ql-block">清晨,儿子来酒店接我们。华工五山校区浓荫匝地,行李箱寄存在校门口的小卖部,老板爽快摆手:“就放这儿吧,一小时五块钱,记得回来拿就行!”午后,苗苗从单位赶来汇合,花城广场风开始大,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像被风吹得微微倾斜的积木。海心桥白色弧线在风中摇晃,我们四人漫步过桥,像一条不会断的亲情链。傍晚,我们一起围桌苗苗订的江南私房菜。心里默念:“苗苗,谢谢你从北京飞来,愿意和儿子一起闯。以后广州就是你们的家,也是我们的家。”晚上入住江南西华美达,儿子订的大床房,夜景可美。羊城夜里灯光亮起,我们念想“儿子有眼光,姑娘秀丽端庄”。</p> <p class="ql-block">20日:台风拐弯,老城区的雨替我们鼓掌。</p><p class="ql-block">原计划越秀山云道徒步,却因台风“韦帕”临时改道。儿子早有备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观看青铜编钟、丝缕玉衣、波斯银盒……我和妻子看得入迷,儿子在旁解说:“广州两千年前就是‘一带一路’起点。”。午后雨停,北京路骑楼、李小龙祖居、永庆坊街巷一路打卡。中午,儿子带我们广州百年老字号陶陶居喝早茶。20:07,广州南—深圳北,G6201次。深圳长岭陂出站口,晖哥高高挥手:“姨姨、姨丈,欢迎回家!”</p> <p class="ql-block">21–24日:深圳四日,姨姨姨丈的爱像南海。</p><p class="ql-block">21日,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前拍全家福。“来,笑一笑,深圳速度!”</p> <p class="ql-block">22日,锦帆电子。</p><p class="ql-block">黎平夫妇(堂舅)早在办公室烧好开水迎接。黎总亲自讲解公司十年创业发展历程、5G前沿技术,又带我们参观仓库,最后在公司门前合照留念。午饭订在万豪酒店,窗外“湾区之光”摩天轮缓缓旋转。黎平举杯:“孩子们有闯劲,我们长辈就要做他们的风。”我举杯一饮而尽,喉咙里是酒,心里是浪。</p> <p class="ql-block">23日,水贝万山黄金大市场,姨姨带着妻子参观琳琅满目的黄金手饰,妻子挽着姨姨的手,像回到三十年前一起插秧的田景。在与姨丈的朋友江总的交谈中,有缘相遇满弟的同学智明兄弟。</p> <h3>24日,自然醒。客厅阳光正好,四杯清茶、两盘水果,我们陪姨姨姨丈聊家长里短。13:25,D2344次回永定。姨姨塞给我一大袋水果:“路上饿了,吃。”</h3> <p class="ql-block">把爱折成纸飞机,七天,两城,二代人。苗苗为爱南下,让广州有了新故事;姨姨姨丈四天全程呵护,让深圳有了老家的味道;黎平夫妇一席盛宴,让“湾区速度”有了温度。列车穿过隧道,黑暗三秒,妻子靠在我肩头轻声说:“回家吧,把爱折成纸飞机,我们什么时候再飞回来?”</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4日永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