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军博物馆参观记

老李lyt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傍晚时分,自莱西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四号门走进了海军博物馆的室外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海军陆战队曾经使用的各种坦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79式中型坦克,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技术,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主战坦克,分为装甲车体、炮塔、武器及简易火控系统、发动机装置、传动装置、电器设备、通信设备、观瞄装置和热烟幕装置等部分。该型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特种防护、通信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和技术兵器,是我军主战坦克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9式中型坦克,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参考苏联T-54A中型坦克仿制并大量装备的国产第一代主战坦克。于1959年开始列装我国军队。在1980年以前一直是我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该型坦克火力、防护、机动性能比较均衡,总体布局合理,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比较方便。主要用于毁歼敌主战坦克及其他装甲战斗车辆,压制消灭敌反坦克武器和摧毁敌野战防御工事,消灭敌有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      海军小型舰艇展区,主要展示有我国唯一一艘木壳鱼雷快艇245号,创造“小艇打大艇”海战奇迹的“解放号”炮艇,我国自行研制的21型导弹快艇和全垫升气型登陆艇等小型水面舰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101号导弹快艇,属6621型导弹快艇首艘。1959年由沪东造船厂建造,1965年入列。该型艇具有吨位小、航速高、载弹多、攻击威力大等特点,共建造120余艘,并出口多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238号鱼雷快艇,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027IIB型钢质鱼雷快艇,配备4具鱼雷发射装置,一次齐射可形成扇面式攻击。该艇1976年入列,艇长28.4米、艇宽6.2米、排水量99.31吨、最大航速34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45号木壳鱼雷快艇(荣誉艇),是我国仿照苏联183-K型建造的第一代6602型木壳鱼雷快艇。艇长25.05米,艇宽6.06米,排水量67.5吨,最大航速43节,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具、25毫米双联装舰炮两座,1956年入列。1957年8月4日上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周恩来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在青岛附近海域检阅海军部队。该艇作为交通艇,将周恩来换乘至检阅舰。1977年退役,入驻海军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218号鱼雷快艇,是我国仿照苏联184型鱼雷快艇建造的6625型艇。该型艇1963年12月开始建造,分为滑行艇和水翼艇,由沪东、芜湖、江南三家造船厂生产,总产量100余艘,该艇1968年入列,艇长21.5米、艇宽3.8米、排水量40吨、最大航速47节,主要武器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具、25毫米双联装舰炮两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解放号炮艇( 功勋艇),原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建造的登陆测量艇,战后出售给中华民国,作为海关艇使用。1950年3 月由广东海关移交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改为炮艇使用,命名为解放号。艇长17.1米、艇宽4.37米、排水量28吨、最大航速13.5节,主要武器装备96式25毫米机关炮1门、20毫米机关炮1 门、12.7毫米机枪2挺。在1950年万山海战中,作为火力支援前导艇,对国民党海军20余艘舰艇发起奋勇攻击,击伤第三舰队旗舰“太和”号护卫舰,荣立集体大功一次。万山海战是人民海军以劣势装备占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光辉战例。1969年入驻海军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52号气垫登陆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唯一一艘全垫升气垫登陆艇,排水量78吨,配备两台舰用燃气轮机,最大航速17节,装备69式14.5毫米双联装机枪,天津大沽船厂制造,1989年入列海军,1998年退役。</p> <p class="ql-block">      海军博物馆海上舰艇展区面积40000余平方米,建有3座码头6个泊位,主要展示有毛主席第一次视察人民海军时乘坐的长江舰(舷号53-219)、人民海军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舷号101)、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舷号105)、第一艘防空型导弹护卫舰鹰潭舰(舷号531)、授予“水下发射试验先锋艇”荣誉称号的长城200号艇、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艇(舷号401)等舰艇和潜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为091型攻击核潜艇首艇。该艇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服役,舷号为401,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2013年401艇退出现役,2016年10月入驻海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长城200号潜艇,是中国海军唯一担负海基战略导弹试验任务的潜艇,1964年下水服役,1982年10月12日首次成功完成我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2010年8月1日,中央军委授予该艇"水下发射试验先锋艇"荣誉称号。2014年退出现役,共在海军服役48个年头,是完成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次数最多的潜艇,是中国海军服役时间最长的潜艇。</p> <p class="ql-block">      鹰潭舰,舰号531,是053K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艘,是中国海军第一型装备防空导弹的水面作战舰艇,1971年10月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1975年3月15日服役于东海舰队。后约用10年时间陆续最终完善了双100毫米舰炮、37炮系统和"红旗-61"导弹系统。80年代中期,加装了纵向和横向补给装置,并用2台新产18E390VA柴油机更换了原先的主机。1988年3月14日,参与西沙赤瓜礁海战,与其它舰只协同击沉越南海军舰艇一艘,重创两艘。1994年7月15日"鹰潭"号退役,入驻青岛海军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济南舰,舷号105,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大连造船厂制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服役。后在该舰又完成了051型驱逐舰加装舰载机和防空导弹系统等新技术的试验。2007年11月退出人民海军现役。该舰最大长度132米,最大宽度12.8米,最大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8节,作战半径1400海里,抗风能力12级。主要武器装备有三联装舰舰导弹发射架两座、双联装130毫米口径平高两用火炮1座、双联装37毫米口径高炮3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鞍山舰,舷号101,1936年开工建造,是中国从苏联引进的07型驱逐舰,1954年10月13日作为中国向苏联订购的4艘驱逐舰首舰抵达青岛,命名为鞍山舰。舰长112.8米,舰宽10.2米,平均吃水3.8米,标准排水量1660吨,满载排水量2040吨,动力系统采用2套蒸汽动力装置,总功率48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登舰视察。1957年8月4日,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毛泽东,乘坐该舰在青岛附近海面检阅海军舰艇和航空兵部队。1970年加改装双联装SY-1导弹发射装置2座。该舰多次执行重大战备、训练任务,为捍卫祖国海疆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长江舰,始建于1929年,长60.04米,排水量460余吨,装有多门不同口径的舰炮,原名民权舰,加入人民海军序列后舰名为长江舰,在长江口扫雷,抗击国民党飞机轰炸和执行战备巡逻等任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2月,毛主席登上长江舰,书写下著名的题词: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长江舰因此成为新中国发展征程上的一座特殊里程碑。毛主席在长江舰上度过了难忘的四天三夜,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乘坐军舰。1968年2月,为纪念毛主席视察长江舰15周年,海军党委决定以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视察时的年月日授予长江舰荣誉舷号“53-219”。</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巨浪一号(JL-1)导弹,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装备于092Ⅱ型核潜艇,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世界和平的大国重器。1982年水下发射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反击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亮剑深蓝》主题雕塑,位于主展馆后、海军英雄广场的一座大型英雄群雕。雕塑正面为新时代海军精神十二个字和相应浮雕,左右两侧各耸立一座英雄群像。从海上远观,雕塑整体造型如启锚待发的战舰,汉剑如桅杆,底座如舰首。剑挡部位镌刻八一军徽,是一柄军魂之剑、胜利之剑、深蓝之剑,寓意人民海军是党领导下的海上武装力量,是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剑指深蓝,所向无敌。雕塑俯视似“八一”造型,又呈“A”字形状,地铺世界地图,寓意人民海军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雕塑底座设深蓝火台,意在铭记历史,致敬英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螺旋桨(功勋装备),自上至下分别装备于1976年入列的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银川号(舷号107)、装备于我国自主研制的09I型核潜艇、1984年入列的长征三号(舷号403)和1987年入列的长征四号(舷号404)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80毫米岸炮(功勋炮),原为苏联海军巡洋舰装备的MY-1型180毫米舰载火炮,二战时期被用于陆地战场,对扭转战局起到重要作用。1955年苏军撤离旅顺,该炮由人民海军岸防部队接收,曾为扼守渤海水道、拱卫京津安全发挥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海红旗-7(HHQ-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是我国研制的用于贮存和发射海红旗-7导弹的专用设备。该型导弹为单通道近程、低空、点防御舰空导弹,主要用于打击近程、低空目标。展区中展示的该装置有两处,分别装备于1994年5月入列的052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哈尔滨”舰(舷号112)和2000年入列的054型导弹护卫舰“马鞍山”舰(舷号525)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69式双30毫米舰炮(功勋炮),我国仿照苏联KJI30式舰炮生产的首型封闭式全自动火炮,具有捕捉目标快、初速高、弹幕密集等特点。在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下对空中和海上目标自动跟踪射击,该炮装备于国产037Ⅱ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30毫米舰炮(功勋炮),苏联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B-13型130毫米/50倍径低仰角单管舰炮,苏联07型驱逐舰主炮。主要用于打击海上、陆上和空中目标。该炮装备于07型驱逐舰“抚顺”舰(舷号102)。1954年,我国从苏联引进4艘07型驱逐舰,分别命名为鞍山舰、抚顺舰、长春舰、太原舰,被誉为“四大金刚”,对初创时期的人民海军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海军陆战装备展区,主要展示有ZTD-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ZBD-86式步兵战车、63A式水陆坦克、63C式装甲运输车和T-34坦克等陆战装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ZTD-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我国研制的新型两栖装备,主要配备105毫米线膛炮,具有较高的水上性能、完善的指控通信能力、较强的火力和承载能力。主要用于渡海登岛和抗登陆作战等任务。2005年定型并装备海军陆战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ZBD-86B式两栖步兵战车。为适应两栖作战,我国在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基础上改进研制,配备73毫米滑膛炮。主要用于输送战斗人员进行渡海登岛作战等任务。2001年设计定型,2002年装备海军陆战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ZSD63C式两栖装甲输送车,我国在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基础上改进研制,进一步提高了航行速度和抗风浪 。主要用于输送战斗人员进行渡海登岛作战等任务。1998年设计定型,2001年装备海军陆战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ZTS63A式水陆坦克,我国在63式水陆坦克基础上改进研制,装备105毫米低后坐力线膛坦克炮,具有较强的火力、良好的水上机动性和防护力。主要用于登陆、抗登陆作战。1998年设计定型,2001年装备海军陆战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T34坦克,苏联在二战时期大量生产装备的明星中型坦克,配备85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护力、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建国初期引进,装备海军陆战队和西沙等守岛部队。展区中共展示了从H001~H005等多辆T34坦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海军航空装备展区,主要展示有毛泽东赠送给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的“伊尔-14”飞机、歼侦五型歼击机、轰侦五型轰炸机、超黄蜂直升机、直-5直升机、青六水上飞机等航空装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青六型水上飞机,苏联1946年所选的水上反潜巡逻机,1955年引进。主要用于海上侦察、巡逻、救护、运输任务。入列以来,圆满完成海岸线巡逻、侦察、海上护渔护航、长江水域调查、河北水灾救护等任务。1997年退役,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伊尔-14飞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集团制造的活塞式双螺旋桨军用运输机。机号9232的伊尔-14飞机,是原苏联领导人为庆贺毛泽东同志65岁生日,于1958年送给毛泽东的四架飞机之一,后转送给海军。自1960年6月起作为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乘坐的飞机,曾多次执行运送国际友人、运送抢险救灾等重要任务。该机1991年退役,作为国家二级文物,陈列于青岛海军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安-24型飞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1963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强-5型飞机,是我国在歼-6型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一型单座双发超音速强击机。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是对地攻击的主力战机之一,1968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侦五型歼击机,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歼教-5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一型侦察校射机。主要用于侦察、观察和校正弹着点,以提高地面炮兵对敌打击的精度和效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5型飞机(功勋战机)。20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苏联米格17 Ф型战斗机制造的第一代单座单发战斗机。在保卫祖国海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1958年2月18日,海军航空兵第4 师第10团飞行员舒积成驾驶该机在中队长胡春生长机的指挥下,在山东半岛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5型飞机(功勋战机)。20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苏联米格17 Ф型战斗机制造的第一代单座单发战斗机。在保卫祖国海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1958年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8团副大队长陈成录驾驶该机、飞行员王顺义驾驶僚机,在海南万宁上空击落美A-1H型飞机2架。1970年2月10日,海军航空兵第8师第4团大队长周新成驾驶该型战机在僚机配合下,在海南岛上空击落美空军BQM-34A“火蜂”式无人高空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8DF型飞机,是我国研制的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为海空军通用攻击型主战飞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制空权,兼有一定对地攻击能力。1995年入列。“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生前曾驾驶该型战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轰-7II型飞机,为适应国土作战需要,我国研制的双发、双座、超音速、全天候歼击轰炸机。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地面目标和突出重要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初教-5型飞机,我国仿制苏联雅克-18型教练机制造的单发双座螺旋桨轻型初级教练机。1954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初教-6型飞机,我国研制的单发双座螺旋桨初级教练机。1962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超黄蜂型直升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法国的第一代舰载直升机。主要担负运输、搜救、扫雷、反潜等任务。入列以来先后执行打捞远程运载火箭数据舱、潜艇首次下水发射导弹、航天测控、南极科考、军事演习和科研试飞等重要任务。装备该型机的某团飞行一大队1994年被海军党委授予“海空先锋大队”荣誉称号。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轰-5型飞机,20世纪60年代我国仿照苏联伊尔-28型轰炸机制造的一型超音速轻型轰炸机。1964年6月11日,海军航空兵第4师独立5大队石振山机组驾驶该型机,配合中队长陈根发驾驶的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在山东半岛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P2V-7型电子侦察机1架。这是海军航空兵首次运用“夜间照明攻击”战术取得的空战胜利,受到国防部通令嘉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8型飞机,我国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是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1980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7型飞机,我国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击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争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1966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教-6型飞机,我国在歼-6飞机基础上研制的首型超音速喷气教练机,1973年入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歼教-5型飞机,我国在歼-5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1966年定型生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轰侦-5型飞机,为执行航空侦察任务需要,我国在轰-5型飞机基础上研制改进的侦察机,1977年设计定型,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海军岸防装备展区,主要展示有人民海军岸防部队使用过的YJ-62岸舰导弹发射车、HY-1型、HY-2型岸舰导弹发射车、HY-1导弹发射车、HY-1雷达指挥车、59式100mm高炮、59式57mm高炮、双37mm高炮、炮瞄雷达车等岸防装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Y-1改雷达指挥车,该车我国研制,采用中型自行火炮通用底盘,越野机动性强,搜索敌方目标,反馈搜索数据,指挥发射导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HY-2岸舰导弹发射架,用于装载发射HY-2导弹。该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亚音速飞航式反舰导弹,可布置在沿海要塞、岸滩阵地,用于打击水面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Y-1改导弹发射车,我国研制,采用63式坦克底盘,越野机动性强,用于储运和发射SY-1导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Y-1岸舰导弹发射车,用于装载发射发射SY-1导弹。该型导弹是我国研制的飞航式亚音速岸舰导弹。主要担负打击大中型水面目标、封锁海域等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LP12型雷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HY-1导弹发射车</p> <p class="ql-block">      日暮时分的海军博物馆室外展区。</p><p class="ql-block">      站在出口回望,仿佛仍能听见潜艇深潜时的呜咽、战舰鸣笛时的震颤,那是海疆卫士用热血浇筑的誓言。从浅蓝到深蓝,从近岸到远洋,这些退役装备串联起的,是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壮阔史诗,更是一代代军人用青春与生命守护的 “海晏河清”。</p><p class="ql-block">       《观海军博物馆室外展区有感》作者:豆包</p><p class="ql-block">      落日熔金映舰台,铁衣列阵诉勋怀。</p><p class="ql-block">      风云漫卷强军路,且向苍穹寄壮哉。</p> <p class="ql-block">      拍摄与编辑:老李lyt</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年7月23、24日</p><p class="ql-block">      相机:佳能7D</p><p class="ql-block">      镜头:腾龙18~27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