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贵阳十三中知青下乡五十年庆……

泛舟樟江

<p class="ql-block">一转眼距2018年秋的荔波五十年返乡之行,又是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有时无意中打开相册,思绪立马就被照片拽了进去——徜徉其中,旧景犹如樟江的波涛源源不断地涌来,直至漫过脑海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与几年前相比,岁月的杀猪刀似乎就没歇息过——不仅染指容颜,而且把精力也剜去不少,对比知青们今昔的容颜状态,再看看锋利无比、追杀于于无形中的神器,唯有暗暗地唏嘘了……</p> <p class="ql-block">面对时光的威严目光,其实也没必要太过悲观——观之,今天十三中的知青们似乎更忙了:报旅游团、建合唱队、学时髦歌、在怀旧中聚会,在镜头中弄姿、在大自然中呐喊——当然,对于众人侧目的《暴走团》,贵阳并没有……</p> <p class="ql-block">翻看返乡之行的照片中,印象最深,感慨最重,惋惜最长的就是同班的彭新黔同学,作为曾经的县旅游局局长,他尽地主之谊,忙前忙后,竭尽全力地办好了此次活动,事后甚至不厌其烦地上门赠我所诉求的新书,然而天妒良才,不久之后竟然泯于车祸——相册中音貌犹在,生活中伊已远行……</p> <p class="ql-block">岜马乡村的与乡民同乐视频,笑点不断,幽默丛生——优美的舞姿,动情的歌曲跃之相册,竟然毫无顾忌地又为我单独演了一遍,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欢愉,我顿时决定再推出来,搅动一下大家可能已模糊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乡下熟悉的古吊脚楼回访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愿望又一次得到了满足,在淳朴乡民的笑魇里、在回味悠长的米酒中,似乎又听到了当年熟悉的《哥在高坡打野鸡》的调情山歌……</p> <p class="ql-block">樟江的碧水依然清澈,群山的巍峨照旧险峻,只是当年的小舢板船已踪影难觅,偶尔见到一只,也是不知趴在沙滩上多久了,从孤寂破旧的表情推判,甚至可能已被主人遗忘——至于记忆中拉绳过江的渡船,笃定早已在宽阔大桥的讥讽中香消玉殒了……</p> <p class="ql-block">去年心血来潮,曾经又返乡寻旧,只是“旧”没寻着,“新”倒是屡见不鲜——以至于明明看见村口的老樟树就在前面,可就是找不到进村之路,好不容易打听进了村,面对满眼的白色小楼又犯迷糊了——我们熟悉的吊脚楼已不见了,在取而代之的陌生小白楼内,老房东颤颤巍巍地对我们仔细辨认,幸而后来能断断续续地回忆起,小女儿则灵活的取出米酒,让我们怀怀旧……</p> <p class="ql-block">从高铁站出来,也还是一路打听,才找到了往昔赶场的朝阳集镇,至于后来惊叹寨中时尚的“精武馆”时,我们才感到自己真的有些老土了……</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当年一起上山掰包谷,一起下河游泳,一起唱山歌的旧时姑娘后生,不是远嫁他乡,就是赴城打工去了,从他们后代的好奇目光中,早已找不到他们父母当年赠鞋垫给知青时的扭捏目光了……</p> <p class="ql-block">感谢相册的提醒,我又享受了一段时光的重温——杀猪刀虽无情锋利,但它永远了奈何不了闪亮坚忍的记忆碎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