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旧址 贝尔格莱德新区的一角,一栋略显斑驳的白色建筑静静矗立。墙面上深浅不一的痕迹,是时光与历史共同镌刻的印记,这里便是曾经的南联盟中国大使馆旧址。 如今,建筑周围已种上了整齐的绿植,偶尔有行人驻足,目光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1999 年 5 月 8 日,一声巨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北约的导弹呼啸而至,精准地击中了这座象征着两国友谊的建筑。 硝烟散去后,墙体坍塌、玻璃碎裂,曾经整洁的使馆瞬间沦为废墟,三名中国记者在此长眠,数人受伤,这一幕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岁月流转,旧址上逐渐建起了新的建筑,但人们从未忘记这里发生的一切。 2009 年,塞尔维亚政府在这里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用中塞两国文字写着:“缅怀在 1999 年北约轰炸中遇难的中国烈士,愿中塞友谊长存。” 简单的文字,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和两国人民的深情。 历史不会被遗忘,伤痛更应化为前进的动力。南联盟中国大使馆旧址就像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它见证了中塞两国在患难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也激励着两国人民继续携手前行,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二、铁托博物馆 铁托博物馆,坐落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承载着南斯拉夫的往昔岁月。踏入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廊。 这里有铁托元帅的墓地,白色大理石棺椁庄严肃穆,金色铭文镌刻着他的名字与生平,阳光透过玻璃房顶洒下,为其增添了几分神圣之感。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生动地展现了铁托元帅的一生。 在陈列室中,褪色的游击队军装与磨损的皮质地图包,诉说着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老式打字机上,《致全国人民的号召书》残篇,见证了铁托凝聚多民族抵抗意志的伟大起点。 而长廊两侧堆叠着的数千支铜制火炬,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每一支都封印着前南青年写给铁托的 “革命决心书”,它们是火炬接力忠诚与集体狂热的象征,也体现了当时南斯拉夫人民对铁托的敬爱之情。 玻璃柜里陈列的各国授予的勋章,如苏联的列宁勋章、法国的抵抗运动勋章等,见证了铁托在冷战中独立于美苏,开辟 “第三条道路” 的非凡成就。 此外,展厅中央的 “蓝色列车” 微缩模型,还原了铁托的奢华专列,镶金马桶、水晶吊灯等细节,尽显其权力巅峰时期的浮华印记。 还有那件镶金边的元帅制服,纯金皮带扣重达 1.2 公斤,与一旁工人赠送的粗布手套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铁托主义 “工人阶级神话” 的微妙注脚。 老博物馆中,还收藏着各国领袖及南斯拉夫社会各界送给铁托的珍贵礼物,有来自亚洲国家的精美瓷器、丝绸制品,也有来自欧洲国家的雕塑、绘画等。这些礼物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反映了不同时期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铁托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馆,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人们得以回溯南斯拉夫的诞生、辉煌与消亡,感受那个曾经激荡世界的时代,铭记铁托元帅以及南斯拉夫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印记。 三、卡兰梅格拉城堡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处,屹立着雄伟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它宛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历史。 城堡的名字源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土耳其语,“卡莱” 意为 “堡垒”,“梅格丹” 意为 “战场”,生动地体现了它曾经的军事重要性。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 世纪,凯尔特人在此建造工事,从此开启了它历经战火洗礼的漫长历程。 卡莱梅格丹城堡由旧城堡(上城和下城)和卡莱梅格丹公园(大卡莱梅格丹和小卡莱梅格丹)组成。 城堡主体始建于 17 世纪,虽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但至今仍保留着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 同时还能看到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如六角陵墓、土耳其浴室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走进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厚重城墙,它们坚固结实,仿佛在默默抵御着岁月的侵蚀。 城墙上的炮眼,见证了贝尔格莱德的兴衰荣辱,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战争的激烈场景。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会看到中世纪的城堡大门,古朴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厚重城墙,它们坚固结实,仿佛在默默抵御着岁月的侵蚀。 城墙上的炮眼,见证了贝尔格莱德的兴衰荣辱,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战争的激烈场景。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会看到中世纪的城堡大门,古朴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穿过大门,来到城堡上城,一座白色塔楼挺立在眼前,威武雄壮,它是城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俯瞰整个城堡和周边美景的绝佳地点。 在城堡的平台和空地上,陈列着许多年代不同的大炮和坦克,这些曾经在一战或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武器,如今静静地躺在这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城堡内的军事博物馆更是不容错过,这里堪称露天战争编年史,陈列着古罗马长矛、罗马铠甲等古代兵器,以及被击落的美军 F-117 隐形战机残骸等现代军事装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武器背后的文明兴衰。 而城堡中的 “胜利者纪念碑” 则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十周年而建,它是贝尔格莱德的象征,代表着塞尔维亚人民的坚韧与不屈。 如今,卡莱梅格丹城堡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要塞,它成为了塞尔维亚最著名的公园,是贝尔格莱德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是游客们必打卡的景点。 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建筑本身的历史厚重感,俯瞰两河交汇的壮丽景色,还可以在绿荫下的长椅上休息,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宁静与美好。 卡莱梅格丹城堡,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塞尔维亚的历史与文化,它是贝尔格莱德的灵魂所在,也是欧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圣萨瓦教堂 圣萨瓦教堂矗立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伏伊伏丁那平原边缘,是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巴尔干半岛最宏伟的东正教建筑之一。 从外观上看,圣萨瓦教堂如同一位身着白色大理石铠甲的巨人,四个对称的钟楼如利剑般刺破苍穹,每座钟楼顶端都顶着金色的洋葱头穹顶,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步入教堂内部,空间的宏大与细节的精致令人震撼。挑高 45 米的中殿足以容纳上万人同时祈祷,墙面由米黄色大理石铺就,光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能感受到一种直抵灵魂的肃穆。 教堂的穹顶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中央穹顶直径达 30 米,高 70 米,相当于 23 层楼的高度,站在穹顶之下仰望,会产生一种被神圣力量包裹的眩晕感。 在教堂的地下墓室,存放着圣萨瓦的象征性圣髑匣,由纯银打造,表面镶嵌着 12 颗红宝石,代表着耶稣的十二门徒。信徒们排着长队,轻轻亲吻匣身,额头抵着冰冷的金属,仿佛在与八百年前的圣徒进行灵魂的对话。 墓室的墙壁上刻满了捐赠者的名字,既有塞尔维亚的富豪显贵,也有普通的农民与工人,这些名字以不同的字体排列,共同构筑起教堂与民众之间的精神纽带。 此刻的圣萨瓦教堂,不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活着的信仰容器,它收纳着塞尔维亚人的欢笑与泪水,也承载着他们对和平、团结与永恒的无尽期盼。<br>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