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江隆基慰留段一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继文 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兰大校园里,至今还广为流传着“一杯糖水留人才”的佳话。这位人才就是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他1947年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53至1956年在莫斯科大学攻读理论物理获得副博士学位,1956年9月至1957年11月在苏联杜布拉联合核子研究所进修,1957年底回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时任北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江隆基曾率领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苏联几所大学。结束莫斯科大学访问后,东道主安排去杜布拉联合核子研究所参观,它是核物理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心,当时段一士正好在此进修,由他接待引领代表团参观了核子物理、高能物理、中子物理、理论物理实验室并担任翻译。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江校长记住了这个小伙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后,江校长到任兰大不久,在校园里认出了段一士并直呼其名:“段一士!小段!”。小段听到有人叫,回头一看,竟是江校长,他十分惊喜:“江校长,您好!我是段一士,您还记得我!”江校长亲切地说:“小段,咱们是老相识,我到兰大已有一段时间了,怎么不见你找我呢?有时间到我家做客,咱们好好聊聊。”小段诚惶诚恐地答道:“啊啊....江校长,大家都知道您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工作,我怎么好意思上门去叨扰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年后的一天,段一士来到了江家,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江校长一边十分热情地招呼他坐,一边在身后的柜子里翻找东西,小段看到江校长找出了一小包白糖,亲手为他冲了一杯浓浓的糖水。今天的人们哪里知道,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经济生活困难时期,甘肃是重灾区,物质更是极度匮乏,白糖无异于奢侈品。段一士双手捧着这杯热气腾腾的糖水,心里涌上了一股股暖流。他沉吟半响,方才对江校长谈起自己的情况:“我是1957年底回国的,到教育部报到,原以为可以回南京大学工作,没想到,组织上让我到兰州大学工作,我服从分配就来兰大了。可是,我老家在四川,之前老母亲跟我在南京生活,我还是想回南京。回不了南京的话,带上我妈回老家,去四川大学也行。我已经给人事处递了调动申请,江校长,您看……能不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校长听罢心中了然,他笑着对小段打趣说:“啊!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你躲着不见我,是这个原因呀!”。江校长思忖片刻接着问:“你爱人干什么工作?”小段答:“我还没结婚,有个女朋友,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认识的,也在读副博士。”这一天,小段博士与他的校长促膝交谈了许久……临别时江校长热诚地说:“小段啊,你调动的事能不能缓一缓,兰大需要你啊,等你女朋友毕业了,我在兰大给你办个热热闹闹的婚礼,把你母亲也接过来,好不好?”一席饱含体恤关爱的家常话,使这位遭受异地工作困扰的青年博士眼含热泪、心潮起伏,他回去后就到人事处撤回了调动申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一士在兰大兢兢业业地干了一辈子,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新的能量守恒定律等等几项新的理论,在国际上得到了该领域权威者高度评价,1976年杨振宁评价段的工作是“具有国际水平的美妙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隆基在兰大工作期间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动容的故事,也是兰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七年,是兰大的黄金时代。2025年是教育家江隆基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江校长的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赵继文2025年7月26日于西安。原文标题为“一杯糖水留人才”,发表时酌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释</b></p><p class="ql-block">段一士(1927—2016)是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学教育家,兰州大学理论物理学科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在规范场理论、拓扑场论、广义相对论等领域有重要贡献,被誉为“段学派”创始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7年生于北京,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理论物理教研室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协助诺贝尔奖得主朗道整理文献,被赞为“最聪明的中国青年”。 1956—1957年在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进修,1957年回国后扎根兰州大学,1979-1994年任系主任 ,1994年后任荣誉系主任 。他执教65年,培养了大批物理学人才。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1年获国务院 “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一士先生于2016年12月21日在兰州逝世,享年90岁。段一士的学术遗产和奉献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理论物理学界,其手稿与著作至今仍是重要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中间为作者赵继文,其旁边为李振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