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次聆听《梁祝一化蝶》时,惊叹音乐的美,将自己带入到那个宁静而梦幻的画面,悠悠长笛伴着小提琴的絮语,蝴蝶翩翩,心境纯净而洗练。心无形弦般震颤,像隔着玻璃,看月光静静地流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风景从眼眸流过,就像树梢遇到了风,静谧的时光短暂的停留在了那一刻,你觉得它美,瞬间如感光底片般留下影;倘若在此时响起了一段旋律,你可能会觉知到莫名状的情愫,突然涌动,就像树梢迎风而摇曳。后来才明白,为什么树梢要迎向风?为什么人需要音乐?因为语言不够,因为太细碎的心绪,说不清、也道不明,没有搁处安放。只是,他们听见了,风听见了,那个默然的自己,留下一段旋律、一句话,让我们去听见、去看见、去触摸到,关于情感、关于爱;关于理想、关于现实的复杂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音乐再次响起,身体便有了呼应的渴望,随之悄然起舞,音乐便成了托举着身体旋转的风,身体不由自主的力量随之而打开,随之而进入那充满张力的舞蹈世界,这便是身体对音乐自然而然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后,在一个闲瑕的午后,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我随手折下竹枝背在身后,拟成蝶羽般模样,口中哼着旋律,即兴中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漫步入场,没有冗长的音乐过门,也没有刻意设计结束的尾声,所有的一切都搁置于此时的即兴,没有排练,像一个打了包的蛹沉睡在茧里,将蜕变的过程悄然留给了岁月,而将竹羽也随之扬去,留给了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听《化蝶》,已是千帆过尽,不再是那个隔着玻璃窗,看别样年华的观众。我们有幸亲临台前,和同行的舞者,宛然成了剧中人,感受着舞台的角色塑造,身体也亦如器具,随自己起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足尖犁铧般划过冰冷的地板,也划破了旧时光的印迹;抬手间肌肉里早已刻着音符的记忆,在关节转动时,柔软可触;膝盖里开始有着疼痛的质感,让人感受到的,不再是世间的流逝,而是时间,在自己的身体里,找到了形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乐声缓缓升起,呼吸绕过语言和思维的壁垒,用最原始的图腾,跳跃到灵魂深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指尖,蜿蜒流淌着气息,从胸腔发出,含在胸廓,划过看不见的轨迹,指向漂渺的远方;足尖,支撑着整个身体宇宙的重量,核心却凝聚在唯一的锚点,定格端庄;扇羽腾空时有过那短暂的失重,那是羽蝶渴望自由,又带着地心引力的那一声叹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span>体承载着这些音符的记忆,随剧情里的那些痛疼,快乐,道别和未说出口的话沉淀在肌肉纹理里,成为了舞蹈的潜台词;成为了动作形态的注脚。<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不再是幽冥的灵魂,不可触摸和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在我们舞动时,额头滴落的汗;身后扬起的尘;在身体里质感的存在。</span>每一次转身也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动作,而是对身体的重新雕刻,对灵魂的丈量;每一次对技巧的领悟也自然成了蝶化过程中的挣扎与蜕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典作品留下的文化造影,随着音乐声潜默移化的,具象化的投影在内心世界,也悄无声息的沉淀在个人的文化修养中,铺陈着审美的底色。音乐从舞蹈中找到出口,在我们的肢体脉络里延伸;在肌肉紧绷与放松之间顿挫;我们触摸到的,亦是生命本身的韵律。人生亦如是,曾经的每一次跌倒仿佛都是与地面的确认,让掌印稳稳拓在地心;而每一次站立,又是对存在的重新定义;亦如每一次弯膝,是隐忍、是缓冲,也是承接,慢慢站起来,将虚空的愿望转化为大地的实在。此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有的排练仿佛正与过去肢体的磕磕绊绊和解,也仿佛是对明天,未来的期待和邀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听《化蝶》时,在既定的时刻,这方寸的舞台艺术仿佛成为了人生的镜像与升华的空间。那些贯穿人一生中美好的生命记忆,仿佛解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关于爱、理想与遗憾的原型;映现着美好生活的缩影;历经悲喜,完成各自人生的角色塑造,重新转化审美价值和艺术形式——超越物理死亡,走向灵魂的自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亦如此,不困于过往形态而惧怕脱变的疼痛,如蝶破茧,将过程托付给岁月。以极致的本真,慢慢展开属于自己的翅膀,打开生命的模式,成为自己,成为瞬间的创造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刻,我们既是那个生活中被动的接受者,也是艺术的载体;在塑造舞台角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人生角色的塑造。我们既是舞台,是存在本身,感受着存在与虚无的对话:身体、舞台、音乐,共同构成了这片刻的微缩宇宙,让我们成为了那只,用身体书写存在的,真实之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舞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龚云辉老师的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同屏的舞者共同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