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下午,我和爱人在汇和时代国际影城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14时20分,影厅的灯光渐次暗下,一段尘封的历史,在大银幕上缓缓铺陈开来。随着《南京照相馆》的放映,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1937年南京城那片被战火与血腥笼罩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影片开场,南京城沦陷,吉祥照相馆成为一群普通百姓的避难所。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巡警宋清等,这些原本有着平凡生活轨迹的人,因战争命运交织。为求生存,他们被迫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不想,洗出的竟是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那狭小昏暗的暗房里,红灯闪烁,一张张照片显影,同胞的惨状刺痛着每个人的心。阿昌,影片的主角之一,最初只是想在乱世中保住性命,可为日军冲洗照片的过程,让他内心的良知被狠狠唤醒。他眼中的恐惧、愤怒与挣扎,被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同身受。还有老金,那个有着南京人热辣与正义的照相馆老板,平日里他或许只是为生活忙碌的普通人,可当面对日军的威胁与同胞的苦难时,他挺直脊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大家与真相,其担当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电影中,有一幕让我热泪盈眶。众人在照相馆躲避日军时,小姑娘轻声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老金便展开照相馆的幕布,上面是各地名胜风景——北京故宫、杭州西湖、武汉黄鹤楼、万里长城……大家用带着方言的口音,念着这些地名,眼中闪烁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即便身处黑暗绝境,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也从未熄灭。这情怀,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更是在民族危亡时刻,支撑着人们抗争下去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影片对日军暴行的呈现,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却更直击人心。“百人斩竞赛”后日军狰狞的合影、城门前“胜利”的留影、江边被屠杀百姓染红的江水……这些画面,是对侵略者罪行的铁证,每一幕都像一把利刃,刺痛观众的心。而日军强迫百姓摆拍亲善照片,企图粉饰太平的行为,更让我看到他们的虚伪与丑恶。</p> <p class="ql-block"> 走出影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的历史,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无数同胞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惨痛记忆。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那段悲剧永远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 《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是历史的回响,是时代的警示。它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人性在黑暗中的光辉。愿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铭记,能在每个人心中种下和平与自强的种子,在岁月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李康忠,笔名澄怀观道,军队转业干部,国家公务员。自幼对文学怀有浓厚兴趣,多年来始终保持着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在笔墨间捕捉生活的温度与意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