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简静默</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088581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酷暑灼人,这个七月于我而言,虽有波折却难以言说。工作中的失误,仿佛让一切努力都归零,所幸,七月已近尾声。人总是在月初满怀希望,到了月末却愁眉不展。那些焦虑的日子,仿佛一场无声的拉锯战,幸而有好友相伴,她总能在最灰暗的时刻,为我点亮一盏心灯。</p><p class="ql-block">她常对我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紧锁的心门。而我,却总在犯错后陷入焦虑,甚至彻夜难眠。她劝我做错了事,最多被老板批评几句,再不济扣点工资,没钱还能怎样?</p><p class="ql-block">她的话朴素却有力,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情绪模式。二十多岁时,我也曾有一套自我开解的逻辑,常劝人只要没人拿刀砍你,就没什么可怕的。可婚后,我却变得敏感脆弱,仿佛每一件小事都能让我觉得天要塌了。我自问,为何会变成这样?也许是因为曾经经历过贫穷与疾病的苦,害怕再度陷入那种无力感。人一旦尝过穷困与病痛的滋味,就会变得谨小慎微,满脑子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就像小时候母亲常说的:富人丢头牛,找一圈回家歇着,明天再找;穷人丢只鸡,满村乱窜。而我,至今仍像那个丢了鸡的村妇,遇事便焦虑万分。</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我身边有这样一位豁达的朋友。她不仅懂我,还总能用她的方式让我释怀。我们相识二十多年,她清楚我的每一分缺点,却从未嫌弃。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最温暖的鼓励。人生路上,能有一个说得上话的朋友,是多么难得的事。就像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写的那样,人们奔波一生,其实只是想找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有时候,不是生活太难,而是心太累,是那些无法沟通的人和事,让人失去了坚持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她不仅情商高,更有一颗柔软的心。我曾见过她开车追着一个精神失常的老同事,为那疯癫的人递上一份食物和一点零钱。她做这一切没有违和感仿佛理所当然,毫无迟疑。换作别人,恐怕早就避之不及。她还常提起那位同事曾经的闪光点,言语中没有怜悯,只有尊重。她讲起这些时,语气平和,却让我内心柔软。她擅长讲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简单好董又充满人生哲理,都像一剂良药,治愈着我。故事讲完,她还会为我总结,让我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放下。</p><p class="ql-block">每当我情绪低落,她总会说:走,爬山去。而每一次同行,山风拂面,烦恼也随之飘散。在爬山或散步的过程中,她用轻松的闲聊化解我心中的郁结,有时一句话,便能让我豁然开朗。她总说人要多出门去接触大自然,任何烦恼在大自然的怀抱都烟消云散,中国的古语“走运”走出去换换好运气。人要多接地气人才不容易生病,再好的人整天宅家里没病也会宅出病。今天,我们约在无为县森林公园散步,她讲起一个朋友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p> <p class="ql-block">那位朋友叫张工,是一位在铜陵四线城市拥有稳定事业编制的中年男子。他每周五到周日,都会从铜陵驱车前往无为县的一座寺庙做义工。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他在寺庙里捡垃圾、扫地、为佛像除尘,还跟着僧人诵经修行。我问:那他性格一定很安静?她点头:是的。</p><p class="ql-block">我听后心生敬意,说:“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人有了信仰内心便有了依托,即便身处浮躁尘世,也能活得从容。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中年男子,能在红尘中修行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我忍不住说:我也想做义工。她却轻声提醒:“做义工是没有报酬的。”</p><p class="ql-block">我顿时羞愧,也许我常在她面前话题焦虑的,都是与生计和金钱有关的事。她这一句,像一记温柔的提醒。我改口说:等我退休了,我也想去做义工,顺便听故事听多了也有东西可写。</p><p class="ql-block">她笑了说:“这个可以。”</p><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的闲聊转瞬即逝,我们抵达森林公园。大自然的风裹挟着树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在我镜头下随着车速缓缓后退。心情也随着自由的风飘荡,七月的酷热仿佛在这片森林中悄然退去。</p><p class="ql-block">树林翩翩飞舞的黑蝴蝶,仿佛在为我们引路,也像是命运的隐喻,告诉我:即使在七月最炎热的季节,也能找到一片清凉的天地。心若向阳,无畏悲伤。心若简单,处处皆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