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彩天空)</p><p class="ql-block"> 凌晨五点的锡林浩特还浸在睡梦里,我们已发动了车子。</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目的地是距离锡林浩特六百多公里的阿尔山。因为全程没有高速,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们决定借着晨光赶路。</p><p class="ql-block"> 刚驶出市区,太阳便从云层里探出头来,太阳刚一出来,漫天的云彩霎时换上了彩衣,整个天幕像被一个顽皮的孩子打翻了调色盘---白的像棉絮,橙的似熔金,靛蓝与烟灰交织,桔红又漫过天际……天与地在眼前铺展开来,活脱脱一幅流动的巨幅水彩画,早起的困倦,竟被这突如其来的绚烂涤荡得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两百公里,是草原给的初见礼。路直得像被尺量过,没有一个弯儿,只有连绵的上坡下坡,把车子轻轻托起来,又缓缓放下去。车轮碾过的地方,尽是草原腹地,路况好得不像话,车辆也稀稀拉拉,路的尽头仿佛就抵着地平线,两侧是望不到边的绿。直到此刻才懂,“绿”哪里是单一的颜色?新绿带着怯生生的嫩,嫩绿像刚剥壳的豆,黄绿掺着阳光的暖,青绿裹着草叶的汁,油绿是厚得化不开的浓,墨绿又藏着深不见底的静。车子像艘小船,在这片绿色海洋里慢慢游弋,两百公里的路,竟走了三个小时。不是车速太慢,是风景太贪心——羊群在远处像撒落的珍珠,马驹蹦跳着踏碎晨露,老黄牛趴在草地上反刍,连路边的野花都不肯示弱,粉的、紫的、蓝的、白的,一团团挤着,像对着我们笑。风拂过草尖,沙沙的声响里,全是草原的絮语,让人忍不住一次次踩下刹车,把自己扔进这无边的惬意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上下下的G331)</p><p class="ql-block"> 转入G331国道时,恰遇边防检查。出示证件的间隙,望向山那边的蒙古国,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安稳日子多好,偏要偷渡的人,究竟图些什么?摇摇头,把这莫名的思绪甩在风里,车子已轻快地向前驶去。</p><p class="ql-block"> 距离阿尔山还有百余公里时,两个弯道过后,眼前的景象突然换了天地。草原的辽阔被收了起来,漫山遍野的白桦林涌了过来。蓝天白云下,它们的树干白得发亮,像一群修长的舞者,顶着青翠的枝叶轻轻摇晃。若说草原的绿是铺天盖地的拥抱,让人想张开双臂奔跑,那白桦林的白便是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阳光穿过枝叶洒在地上,光斑跳着细碎的舞,空气里都是草木的清香,连呼吸都变得轻柔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小站)</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车子终于驶进阿尔山市区。停好车子,我们几个人在街道上信步,不远处一座黄色小楼忽然撞进眼里。“那是阿尔山火车站呢。”一个热心的当地人笑着介绍。</p><p class="ql-block"> 走近了才看清,这竟是座低檐尖顶的二层小楼。一层外墙用粗粝的花岗岩砌成,石头的棱角带着不加修饰的野趣;二层是明黄色的墙面,配着墨绿色的木质窗格,屋顶覆着赭色的水泥,色彩鲜明得像幅老油画。当地人说,这站房建筑面积才671.49平方米,售票厅和候车室挤在一块儿,总共不过20平方米,是出了名的“中国最小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可它的故事,却重得让人心里发沉。“是日本关东军那会儿建的,日本人设计,抓来的中国劳工修的。”热心人的声音低了些,“这其中有两百多个劳工啊,都没熬过那段日子。”后来小楼几经粉刷,墙体上的弹孔早已模糊,但门窗的木料从没换过,斑驳的木纹里,像藏着无数没说出口的痛,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滔天罪行。2013年,它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日两班往返白城的列车驶过,载着游客,也载着不该被忘记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阔无垠的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浓时,再看这座小楼,夕阳给它镀上一层金边,明黄的墙更显温暖,可想起那些故事,心里又泛起复杂的滋味。它确实美,是那种带着历史沉淀的、让人心头一颤的美。难怪人们说它是“中国最美火车站”,这美里,有建筑的精巧,有自然的馈赠,更有沉甸甸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站在火车站前,望着远处的山和近处的街,忽然觉得,今天这一路的风景,从草原到白桦林,从晨光到暮色,都像是为了铺垫这座小楼——它让阿尔山的美,不仅有自然的馈赠,更有了让人驻足深思的重量。</p>